說起通過“靖難之役”篡逆而起的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除了“篡逆”的行為后世頗多指摘,以及登基之后倒行逆施,大肆屠殺建文舊臣的行為招致抨擊外,對其在位二十二年的評價還是甚高的。
而縱觀朱棣執政的二十二年,也可謂豐功赫赫:重開大運河,編修《永樂大典》,經營邊疆,西部建哈密衛,東北設努爾干都司,冊封蒙古三部,西南改土歸流,冊封西藏活佛,往吐魯番,伊梨,哈密派駐署理宗教事務的“僧綱司”,鞏固發展大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對外遣陳誠通西域,派鄭和七下西洋,通好外邦,向大明稱臣的屬國多達八十余個,最遠抵中非地區。派軍平安南,不戰而威服日本,五次北征蒙古,平韃靼,克瓦剌,大展天朝軍威……文治武功,偉業赫赫。
因而《明史》在承認其“倒行逆施,慚德亦可掩哉”的同時,也贊道他“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而這“卓乎盛矣”的時代,自然英杰輩出,文有編修《永樂大典》的大明三大才子之一解縉,操持國事,開大明內閣先河,創“閣體詩”的“三楊內閣”,武有平安南的名將張輔,以及五次親征漠北的朱棣本人,還有“威服四夷”的杰出外交家鄭和,陳誠。
然而諸多光輝奪目的人物,卻掩映不住一個人的光輝-——永樂朝戶部尚書,被海內外諸多明史學家贊為“永樂盛世大賬房”的名臣---夏元吉。這全因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這個集列朝所有“鴻業”于一身的時代,列列偉績,歸根結底都離不開一個字---錢。
為這最簡單的道理,且讓我們看看他默默無聞,卻值得尊重的一生吧。
夏原吉,字維喆,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生人,生于江西德興,后隨做教諭的父親遷居湖南湘陰,據說其母生他時,夢見屈原來到房中,故稱他是三閭大夫(屈原)轉世。
看似出身“高貴”,卻自幼家境貧寒。十三歲時父親過世,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小夏元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不但刻苦讀書,更兼在附近教蒙學以貼補家用。
他學蘇東坡之法,將每月的工錢分三十份懸掛在墻上,每日取用一份,微薄的收入,竟能被他支配得井井有條。其師知道后驚嘆道:小小年紀,尤善理財,來日必理大明天下之財。數年之后,身擔大明朝戶部尚書重任的夏元吉,果然實現了老師的這一預言。
洪武年間,夏原吉考取舉人,為節省學費,他進入了大明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其刻苦態度頗得執掌翰林院的宋濂的賞識,經宋濂推薦被選入翰林院負責抄寫文稿,別人時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上班時間”嬉笑打鬧,唯獨夏原吉正襟危坐,安心抄錄,每次都既快又好的完成任務。
其兢兢業業的態度也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隨即破格提升為六品戶部四川司主事,從此,在這個掌控大明朝財政大任的部門里,夏原吉開始了終其一生的辛勞。
和大明朝首任戶部尚書楊思義相比,夏原吉為人低調沉默,但一語既出,必切中要害,與喜好旁征博引,口才卓越的楊思義全然不同。
但兩人都是“通才”,不拘泥于四書五經,于算學和工程制造都多有研究,更重要的是,兩人也都有過“貳臣”經歷,建文皇帝朱允文即位后,升他為戶部右侍郎,“靖難之役”三年間,他操持國家財政,供應前線軍糧,費心費力。
后建文帝事敗,永樂皇帝大兵入城的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1403年),不知城中變故的夏原吉正在值房“上夜班”,連夜點算城防所需用度,卻被最先賣身投靠朱棣的兵部尚書茹常率兵闖入,綁了交到朱棣面前,聲言夏原吉在靖難之役中“助紂為虐甚多”,激得朱棣也頗為惱火,問夏原吉有何辯解,夏原吉卻不慌不忙答道:“君上殉難,臣子理當死節,只是請殿下容臣三天。”
朱棣一愣:為什么?夏原吉答:“戶部尚有賬目未點算完畢,此事關乎黎民生計,請容臣三天內做完,再隨先君赴死。”
這個臨危不懼且至死還“牽掛工作”的能臣,終于打動了朱棣,當即下令將夏原吉釋放,官復原職留任,兩個月后又提拔為戶部左侍郎,事實證明,他沒有看錯人。
就在升官為左侍郎數月后,永樂元年(公元1404年)四月,夏原吉得到了他任上的第一個重要差事:赴江南治水。彼時江南,是大明朝物產最為豐富之地,但是稅收的主要財源。
可自洪武三十一年以來,連年暴雨成災,導致糧食減產,國家賦稅大損,此事朱棣頗為重視,早在入主南京初期,就先后派遣工部侍郎吳中,兵部侍郎方賓于建文四年八月,十二月兩次下江南治理,可這兩位跟從朱棣北來的“老班底”不通南方水情,以至徒耗民力,勞而無功。因而夏原吉此行,朱棣甚為重視,行前專門派督御史俞士吉送水利書籍給夏原吉。
兩個月后,又派戶部右侍郎李文郁前往協助,夏元吉到后,先反復考察水情,然后力排眾議,更改傳統治水方法,提議從吳淞河至太湖之間開鑿運河,并在沿途設置水閘,控制流量,以求“澇則分洪,旱則灌溉”之效,動用民工10萬人,夏原吉以身作則,布衣麻服吃住在工地,親自督工,旁人勸他注意休息,他卻答道:民工都在辛苦,我怎能獨享安逸。
眾人聞之感奮,工程大進,次年,他又督造了連通白秋河至太湖的工程,將江南兩大河流貫通起來,至永樂二年九月全線竣工,從此“蘇淞農田大利”。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采用相同的治水方法,則還要等到二百年后的美國田納西水利工程時。其江南治水功績,連朱棣的第一謀士姚廣孝也為此稱贊夏原吉道:古之遺愛也。
初建奇功的夏原吉自此得到朱棣榮寵,歸南京后愈加器重,不久后升為戶部尚書,正式擔當“大賬房”。他更借此勸諫朱棣廢除“文字獄”,并為朱元璋時代因文招禍的文人們“平反昭雪”。
一番開導,終令朱棣下達了“大明朝不因文殺人”的訓誡,一批之前蒙冤幾十年的文人,諸多被封殺的詩文著作,均從此重見天日,而明朝此后文化繁榮,百家爭鳴,更從此開始。
而夏原吉在永樂時代的最重要作用,卻是和永樂時代一系列“大功業”緊密相連的:造寶船下西洋,編修《永樂大典》,南征安南動兵三十萬,五次北征蒙古,平均每次動兵五十萬,經濟花費更是天文數字,對比前朝后世,號稱“豐庶”的隋朝煬帝時代,后人贊為“富宋”的北宋徽宗時代,累積“十大武功”的清乾隆時代,上述的“大動作”僅進行了一兩樣,便招致國庫空虛,苛捐雜稅叢生,百姓負擔激增,以至變亂四起。
但永樂時代,雖說難免勞苦百姓,卻終能將這些“大動作”一一完成。個中的奧妙,正在于夏原吉的“理財之能”,清朝歷史學家趙翼曾贊嘆說:歷朝論理財能者,唯桑弘羊夏原吉二人也。將之與西漢經濟學家桑弘羊相比,評價可謂甚高。
而夏原吉之所以能順利解決這些問題,正在于他高人一籌的經濟眼光,朱棣的歷次“大動作“中,不斷有人提議用增加賦稅的辦法解決籌款問題,每次夏元吉都堅決反對,他的訣竅,可以概括成一句話:“裁冗食,平賦役,嚴鹽法,錢鈔之禁,清倉場,廣屯種,以給邊蘇民,且便商賈”。
這些方法中,“裁冗食”最難辦,其內容涉及到“機構精簡”,減少皇室開支用度,甚至限制朱棣本人花費等問題,夏原吉知難而上,永樂四年,借籌措下西洋經費為由,請旨裁剪中央到地方閑散衙門200個,分流近千人。
朱棣每年給諸皇子的賞賜,也經其諫勸,每年儉省近三分之一,朝廷禁軍,經其核算淘汰大量老弱殘兵,建成兵少戰力精的“三大營”,這件件事情都是“得罪人”的,曾有人向其賄賂以圖“方便”,夏原吉將眾人的賄賂之物盡數掛在家中屋檐下,以表清廉之意。
接著流言四起,不斷有人在朱棣面前進讒言,好在朱棣對其信任有加,多次告誡群臣:“構陷夏原吉者,處重罪”。
其他的幾條也開展起來,“平賦役”,增加對富戶階層的稅收,減免貧民階層稅收,并允許鄉民出錢代勞役,“清倉場”,即清理各地倉庫,嚴查貪污,每遇貪墨要案,他親自核算,屢屢揭穿貪官伎倆。
“廣屯種”,招募內地無地鄉民去邊塞耕種落戶,卻不是朱元璋時代的“強制遷移”,而是國家出臺“優惠”,用免稅政策和經濟補助吸引農民前去落戶,結果九邊各地二十二年來“戶口增倍”,最早從內地“闖關東”的人,也恰是這一時期。而各個政策里,最關鍵也最難辦的卻是兩樣---“嚴鹽法”,“錢鈔之禁”。
“嚴鹽法”,即洪武朝時楊思義倡導的“開中法”的再調整,“開中法”自洪武年間實施以來,對鞏固國防,加強邊地防務起了重要作用,但到永樂時期卻情形大變,自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起,朱棣開始主動出擊,先后五次大規模對蒙古用兵,雖捷報頻傳,但每次出師都在30萬人以上,加上“下西洋”“開運河”“通西域”等大動作同時進行,財用自然捉襟見肘。
無奈之下的夏原吉“跳躍性思維”,變“開中法”為“嚴鹽法”,即由每年商人向九邊輸糧換取鹽引,變為商人僅向北征蒙古的“出發地”集中輸送糧食換鹽引,這小小的調整,雖減少了九邊其他邊鎮的收入,卻保證國家可以短時間集中大量錢糧,打好北征之戰。
后來遷都北京時,也故伎重演,解決了大明遷都的經濟難題,雖說是“權宜之計”,可畢竟解決了問題。“錢鈔之禁”卻是朱元璋時代的“歷史遺留問題。”
洪武時代,朱元璋發行紙幣,即“洪武寶鈔”,但當時明朝發行紙幣并無“準備金”,導致紙幣貶值,物價飛漲。
到永樂時代,雖出臺禁令,嚴禁民間金銀交易,但老百姓依然對寶鈔采取抵制態度,具體方法是,每到用寶鈔交易時,就故意哄抬物價,每到用銅錢交易時,便恢復常價,雖時常重懲,卻屢禁不止,以至一度“紙不如銅”。
夏原吉卻反對用強,反而對癥下藥,一方面緊縮銀根,保障寶鈔信譽,另一面讓寶鈔價格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食鹽掛鉤,以維持寶鈔經濟價值。“經濟手段”確是管用,不久后物價漸趨穩定,國家財政日益平穩。
身為“大賬房”,又面臨國家每年“花費如流水”的情景,自然養成了夏原吉“用度謹慎”的特點,每年他“諫阻奢靡事百件”,甚至包括宮廷開支和藩王用度等行為,永樂時代的各式“大活動”,如接待外國使節,修筑河道,乃至練兵設防,樣樣用款,但凡是由他負責,皆小心百倍,認真核算,做到能省則省,為此也時常與兵部,戶部等部門的官員發生爭執,由此得了一個綽號:夏刺頭。所謂“刺頭”,在當時民間方言里,是“小氣鬼”的意思。
而這“刺頭”也終于刺得朱棣龍顏大怒。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欲發動第三次北征,一舉平滅韃靼太師阿魯臺。
但深感國家財政日益吃緊的夏原吉竭力阻止,觸怒了朱棣,加上一直深恨夏原吉的國公張輔以及漢王朱高煦的爭相挑撥,夏原吉被解除職務,送“內宮監”長期關押。幸好深知其才的太子朱高幟從中調解,方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抄家的時候家中僅布衣和瓦器,朱棣聞之感嘆:“果然刺頭也”。而北征的結果也不幸被夏原吉所言中:朱棣連續發動遠征,“嚴鹽法”漸被濫用破壞,國家財稅捉襟見肘,國庫空虛,從夏元吉下獄的永樂十九年(1421年)至朱棣病逝于第五次北征歸途的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僅大米的價格,就從一石一貫寶鈔,上升到五十貫寶鈔。
朱棣病逝后仁宗朱高幟登基,赦夏原吉出獄官復原職,首任要務還是解決這“通貨膨脹”問題,夏原吉殫精竭慮,再改“嚴鹽法”,允許商人用寶鈔直接換鹽引,規定以三百貫換一引,另外繼續對皇帝“刺頭”,禁絕宮廷奢靡消費。
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夏原吉主持改革商稅,減少國內關卡,鼓勵商品流通,削減收稅比例,做到“稅少而財增”,經永樂時代日益空隙的國庫,終重新充裕起來。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夏原吉退休,數月后病逝于家,贈太師。
這位歷事洪武,永樂,洪熙,宣德四朝的“大賬房”,堪稱“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兩大黃金時代的關鍵人物。
補充一點的是,素來被認為“刺頭”的夏原吉,也有大方的時候,比如每年劃撥給各地收養孤寡老人的養濟院的經費,從來都是逐年增加。
但凡有各地鬧災,劃撥救濟糧米均大大超過預算,私生活方面,其親弟弟從老家來看他,他僅贈米兩石,但京城周邊乃至老家的孤苦學子,卻時常得其無私資助。在這位“大賬房”眼里,錢用在老百姓身上,也就用在了“刀刃”上。
朱棣不是昏君。朱棣不是昏君,拋開他喜歡殺人,被很多人稱為暴君不說,他完全是一代明君。
他在位期間將由靖難之后的瘡痍局面發展至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盛世,史稱“永樂盛世”。大明成祖朱棣,漢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號永樂,故后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永樂皇帝等。
朱棣在位期間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制度,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交趾),在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西北設立哈密衛,在西南貴州等地區建立行省行政區劃,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版圖的統一與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 。
相關說明
朱棣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帝王之一,也是最具爭議的帝王之一。有人認為朱棣文治武功,功勛卓著,是一代明君的楷模;也有人認為朱棣不僅是逆臣賊子,而且殺人無數,手段殘忍到令人發指,是不折不扣的一個暴君。
朱棣奪取皇位并不能算作惡,但他在奪位后濫殺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并株連眾多無辜的人,這一點就不能為他洗白了。比如《大明風華》中女主角孫若微的生父景清就是被株連九族,景清從小長大的陜西真寧寨子村被屠成了廢墟,所以真實歷史上根本沒有孫若微這個遺孤。
朱棣在位22年,期間干出了不少大事情。比如五征漠北(包括《大明風華》中所說的遠征阿魯臺部)、占領安南(今越南)、遷都北京等等。這些事情乍看上去都非常了不起,可在這些所謂的功績背后,卻是無數明朝百姓的噩夢。
朱棣得位不正,所以他急于想通過開疆拓土來證明自己才是真命天子。可是連年的征戰卻迅速耗光了明朝的國庫,百姓們不得不為滿足永樂大帝好大喜功的心愿而背上沉重負擔。
話又說回來,如果開疆拓土能有所收獲也算是物有所值。可五征漠北從來沒有取得過決定性的勝利,占領安南雖實現了開疆拓土,但安南各階層人民不斷反抗,明朝方面花費了極高昂的代價才勉強維持住了在安南的統治。后來朱棣去世,宣德皇帝朱瞻基很快就下令放棄這塊讓明朝耗盡國力的屬地。所以這兩件被記在朱棣名下的開疆拓土功績,其實沒有那么輝煌。
以上內容參考:-朱棣
在大明朝初期,能人異士數之不盡,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劉伯溫。常言道:''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能與諸葛亮齊肩,甚至略勝一籌,可見劉伯溫的非凡之處。然而,我們今日要將的并非劉伯溫,而是一個和尚——一個不輸于劉伯溫,甚至再造大明的和尚,其名姚廣孝。
姚廣孝何許人也,他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黑衣宰相。有明以來,能夠以文臣的身份入大明祖廟的人唯有姚廣孝,可見他在大明初期帝皇心中的地位。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和永樂盛世,都隱藏著他的身影。那么這個和尚究竟有過人之處呢?以至于后世的李贄曾言,''我國家二百余年以來,休養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飽暖,人忘其戰爭,皆我成祖文皇帝與姚少師之力也。''
一、和尚一悅,浮尸漂櫓
姚廣孝,生于元朝后期至正年間,家中世代行醫,其年幼時,元朝僧官氣勢之浩大,令他嘆為觀止,并心懷向往。年方十四,他便剃度出家,法號道衍,廣孝之名緣自后來成祖朱棣授予。
顯然,道衍和尚是個懂得培養自己,韜光養晦之人。他成為和尚之后,潛心學術,精通儒學以及陰陽術數,善吟詩賦。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待道衍學有所成之時,他便開始游歷大好河川,廣交善緣。
期間,他游經嵩山寺之際,曾結識術士袁珙。當時,道衍和尚并未要求其為之相面,但袁珙見他相貌不禁大異,并言道:''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
按照正常出家人的觀念,''形如病虎,性必嗜殺''之言,并非是何種好話,可是道衍不驚反喜,這又是為何呢?原來劉秉忠正是姚廣孝心中欽慕向往之偶像。劉秉忠是何人?他乃是元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道衍以其為楷模。顯然,袁珙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中去了。
然而,縱然道衍心中有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志向,但世事變幻,風云際會之際,他卻不急于尋找自己的明主,而是虔心在寺廟修行。因為道衍是個非凡的和尚,他具有非常的野心,在他心中堅信著,自己要成人之所不能成之事,方能證明自己。
終于,道衍的機會來了。與其機會來了,不如說他自己把握住了機會。
二、王戴白帽,熒惑守心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朱元璋一生摯愛的馬皇后病逝,被安葬在南京鐘山南麓的孝陵。此時,明成祖朱棣已經奉父皇之名鎮守北平,是為燕王。這位并不被父親看好的王子,自然不會錯過向父親展現孝心的機會,因為他的心中跟道衍一樣,有著非同常人的野心。
馬皇后葬禮之后,幾個從外地趕回應天的藩王為表孝心,希望朱元璋派高僧隨他們回藩府,助他們回守藩地后,為馬皇后誦經祈福。朱元璋見兒子們如此有孝心,自是高興得答應,遂命僧錄司推薦僧人。
當時的道衍和尚聽聞此訊后,主動向僧錄司主持該事的僧人表示,希望將他推薦給朱棣。說起來道衍的選擇看似懸奇,但人以類聚,道衍和尚雖人在寺中,卻心懷四海,并趁著此次諸王在京,早已諳熟諸王的性格與才干。當其初見朱棣之時,便認為其有帝王之相。
其實初次見面,常年征戰的燕王朱棣對這個看似羸弱的和尚其實并不是很能瞧上眼。然而,當道衍出口說出一番話后,朱棣當即改變了他的看法。那么道衍說了什么呢?他曾與朱棣密談:''如果燕王能讓我跟隨你,我一定為您奉上一頂白帽。''朱棣雖然心有猛虎,但聞言也不禁大驚失色。這話有何深意呢?原來''王''戴上''白帽''便成了''皇''。
當朱棣心中平復以后,又感到驚奇與欣喜,因為這些年來,能洞悉他內心深處想法的僅有道衍和尚,所以他認定這個和尚不一般。于是,朱棣也不藏著掖著,與道衍相談甚歡。后來,道衍得以和朱棣前往北平。到了北平后,道衍任慶壽寺住持,市場出入燕王府,與朱棣密談。
三、逆天改命,出兵靖難
公元1398年,明太祖駕崩,建文帝即位,當即便迫不及大實行削藩之策。朱元璋在位期間,為了留給太子朱標一個太平盛世,把與他征戰天下的開國元勛都屠戮待盡,可他卻沒想到,朱標走得太早。后來,由二皇子和三皇子都因各種緣故和意外而無緣皇位,朱棣心想怎么也該輪到自己當皇帝了。可是令他失望的是,他的父皇絲毫沒有念及他為大明王朝征戰天下的功勞和苦勞,堅持嫡長繼承之制,立朱標之子朱允文為皇太孫,是為建文帝。
朱元璋走后,留給朱允文的政事官員不少都是迂腐的儒生,缺乏主政經驗和豐富的斗爭經驗,全憑書生意氣做事,有心無膽。他們深知皇帝朱允文最忌憚自己的四叔父,因為不管于理于法,或者論勞苦功高,他的這位叔父都是他皇位的最大威脅者。
然而他們卻不敢直接對朱棣下手,他們若想奉行削藩之策,就只能挑軟柿子捏,于是對那些實力較弱的諸王進行下手。這些諸王也不敢反抗,任憑中央的處置。慢慢地,嘗到一點甜頭的中央文臣們信心開始膨脹,不停地試探和挑戰朱棣的權威。
此時的朱棣心中也不禁有些許不安,他知道現在北平城實力不足,還不足以和中央抗衡,于是便和道衍商討應對之策。道衍密勸朱棣不能一味地逆來順受,否則朝不保夕,現在雖然不能動手,但也應該準備起兵之事。朱棣反問,''現在百姓都支持朝廷,又該怎么辦''?本來自古以來藩王謀反,極少有成事之人,特別是太平盛世之際。姚廣孝卻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為了起事把握更大,道衍還向朱棣舉薦了故人方士袁珙以及卜者金忠,堅定朱棣的決心。于是,朱棣開始率領著幾經朝廷苛責后,只縮軍剩余二百的死士在元朝皇宮地下修建厚墻環繞的地穴,打造兵器,訓練軍隊。終日在地表飼養雞鴨以掩蓋兵器之聲。
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公元1399年,即建文元年,燕王府中百戶倪諒發現朱棣準備起兵之事,當即向應天告發朱棣謀反。此時建文帝和朝中大臣都認為朱棣的實力已經被削弱得所剩無幾,可以開始下手了,當即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屬。
此時,燕王老部下都指揮使張信暗中向朱棣報信,朱棣見此時雖然只有二百兵力,但已經退無可退,只能立即起兵。于是,朱棣以誅殺建文帝老師齊泰和黃子澄以清君側之名義,奉天之命,靖難王師。
四、靖難功成,藩王稱皇
起事當日,朱棣舉辦了一個誓師大會,以鼓勵為數不多的軍隊,增加他們的士氣。可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當時風云變色,將紫禁城屋檐的瓦片刮落下來,這不僅令當眾的軍官大驚失色,更令朱棣惴惴不安,因為他本就并非名正言順。然而,此時姚廣孝挺身而出,大聲叱道:''真龍飛天,定有風雨相隨;屋瓦落地,天令更換黃瓦。''
要知道,在明清時期,黃色已經成了帝皇專屬的顏色,黃色的瓦片只有帝皇的寢宮才能采用。道衍一番急智硬是令大兇之兆變成大吉之兆,令那些惶恐不安的士兵比原先更加振奮,同時還安定了朱棣的內心。
接下來就是商討起兵的具體事宜了,畢竟朱棣早先還未完全做好準備,朝廷便率先發難了,令朱棣十分被動。朱棣經過多年作戰經驗,再加上與道衍等人商議之后,決定他率軍出征,而道衍則負責輔助太子朱高熾鎮守北平。
并且經由道衍分析和建議后,朱棣決定先從北平北上,直取寧王屬地。因為朱元璋在位時期,寧王頗為受寵,朱元璋為此將元朝遺留下來的重騎部隊朵顏三衛分給了寧王。這支蒙古騎兵縱然在大明騎兵強盛之際,也可與之爭輝,更何況在已經承平三十年,當年老帥都已化作黃土的今日呢?
在朱棣連蒙帶騙,威逼利誘之下,寧王只能將這支精銳部隊給了他的老哥。結果當朱棣事成之后,他卻違背當初給寧王好處的諾言,逼迫其遷徙至江西。后來到了大明中期,他的子孫不滿先祖遭遇,試圖效仿成祖朱棣,結果被明武宗朱厚照令王陽明率軍將其擊敗,可見寧王這一脈真是憋屈。當然,這是后話。
自從得到了這支精騎部隊,再加上朱棣原本就師從藍玉等名將,以及自身天才般的軍事天賦,一路凱歌,無往不利,勢如破竹得從北平殺往中原大地。
公元1400年,朱棣已經兵至山東,然而在此處他遭遇了靖難之役中最大的勁敵——盛庸。由于盛庸的存在,令朱棣圍城濟南三個月也未能奪下山東,在道衍和尚的要求下,朱棣只能暫時退回北平進行修養。然而,更為嚴峻的事將在不久的東昌之戰中到來,此戰中大將張玉為了救朱棣于生死之間,不慎戰死。
若說道衍作為軍師是朱棣的左膀,那么張玉作為主帥便是朱棣的右臂,張玉的死去令朱棣大受挫折。本來張玉之死令朱棣打算再度退守北平,稍作調整,然而此時道衍卻極力勸諫,堅決不允許朱棣停下步伐。在姚廣孝看來,此時盛庸部隊在久經鏖戰以后,也同樣筋疲力竭,缺乏糧草,只要朱棣堅持下去,勢必能夠取得勝利。果不其然,朱棣聽信道衍建議后,雖然歷經慘敗,但也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轉眼間,1401年都快結束了,然而此時朱棣卻還在長江以北,此時朱棣不禁懷疑自己猴年馬月才能取得勝利。于是,他再度跟道衍商議他心中所感。后來,久經思索后的道衍跟朱棣建議,他們戰爭之初打得旗號就是清君側,而實際上,只要他們除掉朱允文,這大明的江山仍是朱家的,既然如此,攻城拔寨的意義就顯得不是很大,這樣也會耗光靖難之師的精力,不如繞道直取南京。
在道衍的建議下,朱棣如夢初醒,一改以往的戰略方針,不再拘泥于一城的得失,轉而擊敗淝水和靈璧一帶的南京,渡江進入應天。
五、事了拂衣,不念榮華
公元1402年,朱棣在南京稱帝,是為明成祖。但聽聞姚廣孝的建議后,朱棣遷都北平,更名京師。
朱棣在位時期,道衍被授予僧錄司左善世。兩年后,道衍拜太子少師,復姓為姚,被永樂賜名廣孝。姚廣孝在位時期,朱棣都稱他為少師,不直呼其名,禮遇盛隆。期間,朱棣命姚廣孝蓄發還俗,但卻被他拒絕。然后朱棣又賜予他府邸和宮女,姚廣孝仍堅持不受,并一直居住在寺廟中,上朝居官服,下朝后仍著樸素的僧衣。
后來縱然他賑災有功,得到的豐厚獎賞也被他散盡給鄉人。似乎他生來便只是為了完成為自己和朱棣逆天改命的使命,財色在他面前只是虛妄。
若說朱棣在位時期,姚廣孝除了治理國家外,其最大的貢獻當屬與解縉一同督造《永樂大典》,這本百科全書的存在,令中國許多典籍在后來近代百年動亂中不至于連姓名都給丟失了。與此同時,他對太子朱高熾的教導,也令大明朝在永樂盛世之后,出現了仁宣之治。可以說,姚廣孝再次締造了一個大明朝。
然而,令他感到遺憾終生的是,到了晚年以后,姚廣孝卻因靖難之役,而被姐姐所擯棄責罵,心中不禁悵惘。
縱觀姚廣孝一生,如果作為一個和尚,那他的確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得道高僧,他的心中始終牽掛著凡塵俗世,甚至早先出家的目的便醉翁之意不在酒,貪念功名。然而他卻是一個出色的陰謀家以及出色的政治家。因為他的存在,大明朝建國初年掀起了腥風血雨,但也因為他的存在,才會令朱棣有機會一展抱負,創造后來的永樂盛世,以及后來的仁宣之治。
姚廣孝既是亂世梟雄,又是盛世能臣,是雄主身邊的絕世魔兵。古人有云:''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但也看引領之人如何取舍。就如現今美國之于中國的關系一般,如果正確認識雙方,能夠堅持和平,正確引導中美關系,最終便是共贏;倘若雙方只看到彼此的''缺點'',那最終只會留下矛盾和沖突。''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所以堅定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是中國最為睿智的體現。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333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為什么我選擇新加坡 這7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