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雄才大略的君主,一般想到的是唐宗宋祖,康熙乾隆之類的,但實際上,這是有問題的。比如唐太宗,被吹捧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皇帝,但現在據學者研究,貞觀之治其實是個偽盛世,其實力遠不如隋煬帝的大業初期,要不是靠隋朝的存糧,簡直就活不下去,而唐太宗和魏征的那段納諫佳話,更像是兩個人串通好的雙簧戲,欺世盜名而已。唐宗如此,宋祖就更不成話了,只有半壁河山,你好意思說雄才嗎?至于康雍乾,那不過是帝國日落前的回光返照,在歐洲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風起云涌的背景下,一聲無助的悲鳴罷了,完全不值一提。
其實,中國歷史上最雄才大略高瞻遠矚的君主是隋煬帝——楊廣。對此,肯定一片反對的,說你這不是故作驚人之語嗎,楊廣是亡國之君啊。大家對楊廣的印象,大多來自于評書演義,什么弒父殺兄辱母,什么驕奢淫逸敗德亂常之類的,這些,基本上源于唐人的造謠抹黑,隨后又經過評書戲曲一千多年的添油加醋形成的,和真實歷史沒什么關系。(順便說一句,隋唐演義是所有演義里最差的一部書,里邊的真實歷史成分少的可憐,和三國演義這類才子書完全沒法比)而亡國之君,也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都是胡不食肉糜的癡傻呆捏兒,相反,很多都是能力極其出眾的,比如夏桀,外號移大犧,意思是一個人可以搬動一頭大牛,而商紂更是曾有托梁換柱的傳奇壯舉,此二人的事跡,頗有古希臘神話或圣經中那些半人半神英雄的色彩,看來上古最崇尚的都是此類人物。后世則更重視文采,像南唐后主李煜,詩詞的成就冠絕他那個時代。而楊廣,則集中了以上各位的優點,是古代帝王中少見的文武全才的人物。
先說武,楊廣帶兵平過南陳,統一了中國,東征過遼,北伐過突厥,擊敗過當時亞洲大陸上最強的政權。再說文,楊廣的漢文化造詣極深,尤其詩詞方面,可稱隋朝最杰出的詩人,我們今天就從他的一首詩來解析楊廣的雄才大略。
我夢江南好,征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相逢只今年。
這是楊廣的一首名詩,詩很簡單,五絕,20個字,但一千多年過去,又有誰真能讀懂這首詩,解寂寞楊廣的其中滋味呢?我們現在一句一句地看,我夢,就是我有一個夢想,就是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那么楊廣的夢想是什么呢?三個字,江南好。那么江南好不好?江南當然好,魚米之鄉,富甲天下,蘇湖熟天下足,能不好嗎?但江南好至少都是南宋以后的事了,北宋的時候,江南還不行呢,蘇東坡去黃州,宋江去江州還叫發配呢,這兩個地方就是今天的黃岡和九江,就在長江邊上,還沒深入江南腹地呢。腹地什么樣?劉禹錫被貶到湖南做官,寫詩哀嘆: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江南那個時候是凄涼地呀,到那個地方自己就如同垃圾一般被丟棄了。這是唐宋時期的光景,在更早的隋朝江南就更是蠻荒之地了,而楊廣卻在此時敏銳地看出了江南的好,天才地預見到了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偉大趨勢,還不叫雄才大略,高瞻遠矚嗎?
說到這,又有人不服了,說你就從他一句詩就能得出這么大的結論嗎?當然不是,楊廣不光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首先,他把他爸爸剛剛新建的都城長安舍棄,另建東都洛陽,他統治的早期就住在洛陽,洛陽比起長安就更靠南了,而到了楊廣統治的后期,他更是搬到了江都,今揚州,徹底扎根在長江流域,實踐了他江南好的夢想。另外,楊廣還開鑿京杭大運河,溝通了江南和中原,這條運河,在以后各朝都肩負著漕運重任,即把江南的糧食運到中原和華北,解決了經濟重心南移而政治中心在北的困惑,可以說,這條運河擔負著中國大物流的半壁江山,要是沒有這條運河,元明清的朝廷根本就沒法生存。楊廣不僅預測到了經濟重心南移的大趨勢,而且還提前埋伏了解決方案,這份大才,這份魄力,又有幾人能比。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后邊的唐朝,李淵李世民李隆基,都號稱雄才大略,卻襲周秦漢故事,把都城建在長安,結果是吃沒吃的,喝沒喝的。首先是長安水皆咸鹵,無法飲用,后來唐朝政府只得耗費一年的鐵產量,修建黃河大鐵橋,從河東往長安運水,這個大鐵橋的遺址就在今天的山西永濟,鸛雀樓旁邊,要知道,古代的鐵是多珍貴的戰略物資呀,農具工具兵器都離不開鐵,結果全年的鐵產量都干了這個了。至于吃的就更不夠了,唐朝皇帝多少次帶著文武百官軍民人等十幾萬人,出走長安到洛陽就食,什么叫就食?說白了就是要飯,一粒糧食不帶走哪吃哪。就這個跟楊廣比起來好意思說雄才大略嗎?
看看,就一句詩五個字就有這么深刻的含義。再看第二句,征遼亦偶然,這句很清楚了,跟經營江南這個大戰略相比,征遼不過是個偶然事件。在楊廣眼里,江南在戰略上是大重心,而東北則是小重心。楊廣再次天才地預測到了東北在中國戰略重心中的突出位置,要知道,在楊廣以前,從沒人這么重視過東北。楊廣征遼征的是誰呢?是高句麗,想想看,如果現在東北是被外國控制的,什么感覺?太可怕了,過了山海關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啊,中國哪里還有安全可言?事實也的確如此,后世中國最大的威脅基本都來自東北。北宋先敗于遼,后亡于金,遼金都是東北來的。明末的滿洲八旗兵,也是從東北來的。清朝時期康熙朝的俄國人,甲午時的日本人,還是從東北來的。1937年,鬼子進了中原,鬼子從哪來?依然是從東北打過來的。不守東北,則無以守中國呀,所以楊廣才連續三次征遼,吐了血也要拿下東北。
怎么樣,對楊廣是不是有點五體投地的意思?可是不對呀,這么英明神武的帝王怎么會亡國呢?這就要從詩的后兩句說起了,但存顏色在,相逢只今年。楊廣把這事想的太容易了,他的意思是一年就隨隨便便解決東北問題,然后回過頭去踏踏實實經營江南。可誰曾想征遼一連征了三次,損兵折將,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說到底,楊廣的優點在于高瞻遠矚眼光超前,而他的問題也恰恰是眼光太超前了,比別人超了好幾百年,江南,東北,大運河,在后世的重要性怎么說都不過分,但在隋朝,顯然還沒有那么重要。這玩意跟買股票一樣,你看準了這個股票會漲,但你眼光太超前了,買的太早,也是不行,光資金成本就把你壓死了。
在這點上,楊廣有點像秦始皇,秦始皇實行的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等等,直到今天都是光芒萬丈的,跨越兩千多年彰顯著它的先進性,可當時人不理解呀,項羽推翻秦朝后馬上恢復了周的分封制,西漢初年也是分封制,所以后來才有了七國之亂。別說他們倒退,他們的做法在當時是符合民意并得到廣泛擁護的,隨著時間的沉淀,人們才逐漸理解了秦始皇,慢慢回歸了郡縣制,投入了這個自己最恨的人的懷抱。有人說過,天才往前多走一步就成了傻瓜,而以楊廣的超前眼光,比起一般天才來,又何止多走了一步啊,如今秦始皇已經基本得到了公正的歷史評價,而楊廣卻還是那個昏君暴君,嗚呼楊廣,哀哉。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328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