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堪比天上星辰的眾多皇帝中,不乏有名的君主,如唐太宗、康熙帝之流;昏聵的皇帝也不在少數,如周幽王、隋煬帝之輩。昏聵的無非是好色,不懂管理之道又不肯聽從良言,只知道享受、壓榨老百姓最終斷送了小命和江山。但是這些明君就不一樣了,每個人不僅治理國家、用人有一套,還多多少少會一些別的技能,有的精通騎射、打獵,有的擅長會寫字吟詩畫畫。
比如乾隆皇帝,在一眾皇帝里面創紀錄了,據統計寫了4萬多首詩,不論都是自己寫的還是有人代筆,總之數量上無人能比。但是也有這么一個皇帝,大家都罵他是罪人、昏君,但是藝術方面的成就卻非常高,他就是宋徽宗趙佶。趙佶年少的時候就對繪畫、書法這些文藝氣息濃厚的事情感興趣,也喜歡養稀奇古怪的花鳥石頭。因為他并不是太子,所以對皇位這件事情也沒有什么興趣,就整日浸淫在這些事情中,寫寫畫畫,很是悠閑自得,一派富家公子哥的德行。
不料,后來自己的哥哥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也沒有子女,這下誰來繼承了皇位就出現了分歧。大臣們有的說讓宋哲宗的大弟弟趙佖,但是他視力有問題。后來這個僵局在太后的主持下打破了,最終扶持了趙佶當了皇帝。本無帝王心的趙佶上位以后顯眼有點不適應,不知道該做什么。畢竟之前主要面對的都是字畫花鳥,現在要管理這么大這么復雜的國家,頭疼的不是一星半點。于是大多數時間朝堂上的事務還是由向太后和其他大臣比如蔡京、高俅。
有人替他把煩惱的國事管了,他又可以專心在自己喜歡的藝術上了。趙佶在這一階段大力發展宮廷繪畫,開辦畫院,親自培養除了一批有名的畫家,比如咱們比較熟悉的張擇端。此外,他還特別喜歡收藏,在全國各地收集前世今世有名的花鳥畫,數量接近三千件,非常驚人。書法方面,他是“瘦金體”之父,自創了一個書法流派。此外,他還是非常喜歡黃庭堅,經常模仿他的作品,所以趙佶也非常擅長草書、行書,也有很多作品流傳到現在。
正因為這么喜歡藝術,追求美,所以導致整個社會上風氣開始偏向于浮夸、奢靡,從皇宮到老百姓,都特別注重外表。宋徽宗當時還創辦了兩個部門,專門從蘇杭兩地運送稀有罕見的花果樹木、怪石珠寶,供自己欣賞參考。很多大臣也跟風學習起來,為了“美”的追求,穿的是華麗富貴,家里的庭院也修得精致氣派。最不可思議的是宰相王黼還邀請宋徽宗去參觀自己的家,趙佶都連連感嘆,說住在這里肯定很快活!既沒有追查建造豪屋的錢從哪里來,還夸了一番,實在是讓人咋舌!
這股奢靡浪費之風到百姓中間,大家就在服裝上做文章,出門一定要穿昂貴的服飾,如果誰要是穿了粗布麻服肯定會被人恥笑,攀比之風嚴重。于是,這樣的風氣之下北宋國力日漸衰微,開始走向下坡路,最終導致北宋亡國的結局。其實這也是命運的陰差陽錯釋然,趙佶如果只是個普通人,一輩子鉆研在藝術領域,那么他肯定會成為一代名家。可惜他生在帝王家,還登上了寶座,要做自己不擅長也不喜歡的事情,自然不會有好結果。我們后人也要吸取教訓,只有干自己擅長的事情才能有的好結果!
宋徽宗之所以沒出息,那是因為他身為皇帝,卻處處把自己看成一個詞人、一個文雅之士,對于繁雜的國事一概不理,一門心思地鉆在他文學帝國里。
可宋欽宗是否沒出息,那其實很值得商榷,畢竟當他從老爸手里接過大宋這個爛攤子時,金軍已經打到開封城下了,他最后的被俘更多是因為形勢所迫,而?非戰之罪?。
一、宋徽宗趙佶,總的來說他并不是個暴君、也不是個昏君
當年短命的宋哲宗駕崩后,宰相章惇提議要立哲宗弟弟趙似或者趙佖為帝,可當時垂簾的向太后卻以趙佖眼睛不好,主張立神宗次子趙佶為帝,得到了知樞密院曾布、尚書左丞蔡卞、中書門下侍郎許將的支持,章惇無言以對,?輕佻?的端王趙佶就這樣被推上了大宋帝位。
向太后此舉主要是因為和章惇的執政理念不同,章惇是一個比較激進的改革派,他堅定地執行王安石的改革政策,執政時恢復了王安石變法中的很多被廢的法令,罷免司馬光掌權后招進朝廷的守舊派官員,并對司馬光進行政治清算,就連章惇的好友蘇軾,就因政見不合而被送回鄉下養老了,這對支持守舊派的向太后來說無疑是一個可怕且強大的政治對手。
章惇所建議的趙似、趙佖等人,在守舊派等人的眼中,自然都會認為這是章惇為了繼續行駛改革而立的改革派帝王,所以他們要堅決反對,立了沒什么政治屬性的端王趙佶為帝。可誰曾想,這一因為新舊黨爭而引發的帝位之爭,最后活活地葬送了整個北宋江山。
乃召端王入,即皇帝位,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
剛開始執政的宋徽宗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在向太后去世后開始重用改革派的蔡京,把守舊派官員韓忠彥和曾布都給罷免了,這兩人一個是向太后留給趙佶的輔政大臣,一個是趙佶繼承帝位的有力后盾,而蔡京更是王安石認為的三位可以繼承自己遺志的人之一(其余兩位為王元澤和呂惠卿),在被任命為右仆射之時,趙佶就曾向他請教改革的方法,可見趙佶對改革的力度和決心。
制下之日,賜坐延和殿,命之曰:?神宗創法立制,先帝繼之,兩遭變更,國是未定,朕欲上述父兄之志,卿何以教之??京頓首謝,愿盡死。二年正月,進左仆射。
在趙佶的支持下,蔡京將改革的目標指向了大官僚和地主階層,給北宋江山攢下了不少財富,可也就是因為這財富,讓不懂?居安思危?的趙佶、蔡京等人日益驕滿,在對政事上昏招迭出,加上蔡京以公肥私,官僚、地主、百姓的利益都禍害了遍,北宋大地上開始爆發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比如《水滸傳》中的宋江以及方臘,歷史上都是集中在宋徽宗執政中期爆發的。總的來說,宋徽宗執政初期的功績可以總結為:
任用蔡京推行新法,并下達了不少的惠民政策,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制度囊括了百姓生老病死等環節,是真的達到了?老有所養,幼有所依?,并且興辦學校,對北宋教育事業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任用童貫在對西夏戰事中取得了非凡的戰績,收復四州、臣服西夏、穩定西北戰局,對內一年就平定規模浩大的方臘起義,維穩了北宋內部。可是在之后的合金攻遼的戰事中,被遼朝最后的名臣耶律大石擊敗,也讓金軍看到了宋朝軍事的弱點; 在人稱?無能?的宋徽宗治下,北宋經濟卻是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最高峰,人口超過一億,稅收達到每年一億貫,據英國經濟史學家麥迪森推算:北宋徽宗時期的人均GDP高達六百美元,這一水平就連公認北宋最強時的太祖太宗朝都追不上。 北宋最后亡于金國,最主要還是因為童貫、蔡京等人的好大喜功,他們慫恿宋徽宗接納遼降將張覺的投降,本來這人是投降了金國的,他的軍隊和地盤在名義上都是金國的,可此人屬遼籍漢人,對宋朝的感情要比金朝高,所以他上表朝廷,表示愿意以四州之地投降宋朝。
此舉原先受到了宋徽宗的否決,可在蔡京、童貫的攛掇下還是欣然接受了,最后惹惱了金朝,引得金軍南下才至于亡國。這一情況就和戰國秦、趙因為韓國上黨之爭而爆發的長平之戰類似,主要還是最高領導者的問題,但就此來說宋徽宗毫無出息,那也是過于片面的。
二、相比于最后禪讓避禍的宋徽宗,宋欽宗趙桓從一開始就不愿做這個皇帝
趙桓對皇位有著天生的抗性:
此時金軍已即將兵臨開封城下,父親趙佶為了避禍,自己跑龍德宮做了道君皇帝,把一個爛攤子全部扔給自己; 江山不是趙桓搞亂的,金軍不是趙桓引來的,可現在卻要他一力承擔,罪魁晚上們要么隱居避世,要么身居高位,弄權亂政,趙桓不是圣人,也自認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 金軍到了相州后,道君皇帝甚至拔腿就跑,完全不顧兒子和江山,那當時也才二十五六的、自幼長于深宮之中、政事、軍事一團亂麻,不知道誰能輔助,誰奸誰忠的趙桓,又該如何保家衛國呢? 所以從一開始,趙桓就十分抗拒那件黃袍,多次請辭父親要他繼位的旨意,是宋徽宗先斬后奏,先下詔由趙桓繼位,然后自稱道君皇帝,直接沖入太子宮中為他親手披上龍袍,把他推到風口浪尖處,趙桓這時候也只能現實,盡自己所能挽救祖宗基業了。
首先大赦天下,拿出宮廷財物獎賞諸軍; 其次捉拿蔡京、童貫等六賊,處死童貫、蔡攸,罷免蔡京,最后蔡京死于流放途中。趙桓違背宋朝?不殺士大夫?的鐵令,除了是為了撫慰當時的民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讓人看到自己的雷厲風行,給各路軍隊加強士氣; 任命主戰派李綱協助保衛開封城,并打算御駕親征,可被勸了下來。 在趙桓的各種努力下,北宋爆發出了他最后的硬氣,金人兵臨開封城下之時,李綱守衛宣澤門,斬首一百多金兵,通津門、景陽門兩戰,李綱再斬首數千金兵,完顏宗翰都已經派人來議和了。如果不是趙桓在戰與和之間猶豫不決,靖康之恥或許真的不會發生。
李綱守城有余、進攻不足,在戰事白熱化的階段,宋軍曾經有一次襲擊金軍大營的軍事行動,可惜不成功,而且金軍強大,宋軍除了李綱外其余各路都敗于其手,趙桓畢竟還是個沒有經驗的執政者,剛一上臺就遇到這么大的情況,他自己也怕了,所以在金兵打算議和之時就罷免李綱,起用主降派的李師彥等人,而到了金軍來攻時又再起用李綱,這樣來來往往,使得宋軍始終無法在守城戰中消滅金軍的有生力量,才給了金軍多次卷土重來的機會。
總結:宋徽宗趙佶不是一開始就耽于享樂的,同樣宋欽宗趙桓也不是一出娘胎就習慣投降的
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趙佶上臺之初,國家已經因為新舊之爭而日益頹廢,趙構深深明白這一點,為此不惜在新舊派系之間和稀泥,甚至到最后堅定地站在改革派一邊,打壓守舊派,把北宋又拖了正軌,這是典型的?生于憂患?。
可到執政中后期,國家承平日久,趙佶本人又重文學過于國事,在蔡京、童貫等人的隱瞞下,將國事交于他們管理,自己潛心于文化事業,想著做一個文治武功的皇帝,這點比起安心房事的唐玄宗來或許要好上數倍,這兩人都是讓國家由盛轉衰的直接負責人,只是唐玄宗有兒子李亨、大將郭子儀來給他救火,而趙桓和李綱卻不能做到君臣相知,最后一把金火把北宋給燒了精光,徽欽北狩,死于異國,讓史書給狠狠地記上了一筆。
至于趙桓那就更無辜了,他在位僅一年,完全就是被父親強行推上救火的,他能力、經驗不足又得日夜擔驚受怕,作為一個消防員是很不合格的,但趙桓卻足以做一個太平治世的皇帝,在位期間,?聲技音樂一無所好?,沒有失德之處,甚至差點就逼退金兵,這點比起他那遇事就跑的父親要好多數十倍,可惜?亂事已成,無可救藥?,趙桓對此不應該負上全責。
宋徽宗在位時廣收古物和書畫,擴充翰林圖畫院,并使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對繪畫藝術有很大的推動和倡導作用。吹彈、書畫、聲歌、詞賦無不精擅。平生著作極多,都散佚無存。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圖。有詞集《宋徽宗詞》。
趙佶
趙佶(1082.11.10—1135.06.05),即宋徽宗(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宋神宗趙頊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趙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歷任鎮寧軍節度使、司空、昭德軍節度使等要職。
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后于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即位之后啟用新法,在位初期頗有明君之氣,后經蔡京等大臣的誘導,政治形勢一落千丈,后來金國兵臨城下,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靖康之變后與長子欽宗趙桓被金人俘虜北去。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宋徽宗趙佶駕崩于五國城,時年54歲,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徽宗棺槨被迎回南宋,葬于都城紹興永祐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東南35里處)。
趙佶在位25年,在太上皇位1年零2個月,趙佶善書畫。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后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在位時信任蔡京、童貫、王黼等奸臣,敗壞朝綱,使得北宋滑向滅亡的深淵,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采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并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
藝術主張
趙佶的藝術主張,強調形神并舉,提倡詩、書、畫、印結合,他是工筆畫的創始人,花鳥、山水、人物、樓閣,無所不畫,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點。他用筆挺秀靈活,舒展自如,充滿祥和的氣氛。他注重寫生,體物入微,以精細逼真著稱,相傳他曾用生漆點畫眼睛,更加生動、栩栩如生,令人驚嘆。趙佶的畫取材于自然寫實的物像,他構思巧妙,著重表現超時空的理想世界。這一特點打開了南宋劉松年、李蒿和夏圭在山水畫構圖方面的變革之門。
他還強調形神并舉的繪畫意念。勞倫斯·西克曼在《中國的藝術和中國的建筑》一書中曾說,趙佶的畫寫實技巧以“魔術般的寫實主義”給人以非凡的誘惑力。趙佶提倡詩、書、畫、印結合。他創作時,常以詩題、款識、簽押、印章巧妙地組合成畫面的一部分。這成為元、明以后繪畫派傳統特征。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326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