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一年(1885年),慈禧太后當眾提議,說自己想要修復頤和園,預計花費兩千萬兩。此話一出,朝堂上鴉雀無聲。大臣們都知道,如今國庫空虛,處處都需要節省開支。太后想要花這么多錢修園子,只能從北洋海軍的軍費中扣除了。
可是,國防一事非同小可,萬萬不能受到半點損失。大臣們不贊同挪用海軍軍費,又不敢違抗慈禧太后,只好保持沉默。慈禧太后見眾人低頭不語,心中暗自高興。看來,此事要如自己所愿了。就在這關鍵時刻,戶部尚書閻敬銘站了出來。
他理直氣壯地擺出財政困難的事實,反對慈禧耗費重金來享樂。其用詞之激烈,態度之強硬,讓滿朝大臣都感到震驚。往常,慈禧太后對閻敬銘非常關照。閻敬銘字丹初,慈禧太后就經常稱呼他為閻丹初,以示親近。能被太后以字相稱,舉朝上下也不過寥寥幾人。
慈禧太后一直將閻敬銘看作是自己人,萬萬沒有料到他竟然敢公然反對自己。為了繼續修頤和園,也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沒過多久,慈禧便找個緣由免去了閻敬銘的戶部尚書一職。
古代社會,很多大臣都是對君主嚴格,對自己寬松。他們在勸皇帝簡樸的同時,自己在暗地里大撈特撈,并且毫不為此而感到羞愧。這種現象,在晚清時期不在少數。但是,閻敬銘卻是一個異類。因為,他不僅敢于直言犯上,而且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當時招權納賄的氛圍之下,閻敬銘的所作所為,可謂是一股清流。
自從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了進士之后,閻敬銘的仕途之路順風順水,很快便做到了四品官。同治元年(1862年),湖北巡撫嚴樹森對湖北的官員進行一一考評。結果出來后,兢兢業業的閻敬銘名列第一,連剛剛即位的同治皇帝都聽說了這件事。
晚清時期,官場上的歪風邪氣有很多,大部分人都把講究吃喝、攀比服裝當作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有一次,新上任的學政前去拜訪閻敬銘。在學政看來,閻大人身居高位,一定會用美酒佳肴來款待自己。即便不是滿漢全席,也和山珍海味相差無多。
于是,他興沖沖地來到閻敬銘的家門口,準備飽餐一頓。
但是,進入閻敬銘的家中后,學政看到閻敬銘竟然穿著一件老舊的布袍子。剛開始,學政以為這件袍子所用的布料定然很是珍貴。可仔細看后,他發現這確實是一件非常普通的袍子。低頭看看自己的綾羅綢緞,學政感到很是尷尬,只好干笑幾聲。
看著學政手足無措的樣子,閻敬銘毫不在意,依然談笑自若。到了飯點,閻敬銘將學政留在家中吃飯,并吩咐家人把飯菜端出來。待幾碗米飯和幾個燒餅擺上餐桌后,便再無任何食物了。學政盯著眼前的米飯和燒餅,不知道從何處下口。無論如何,也要配上幾盤菜啊!
他正想開口詢問,不料閻敬銘卻拿起燒餅吃了起來。他先咬幾口燒餅,再扒一點米飯,然后抬起頭,用疑惑的目光看著還未動筷的學政。學政咽了幾口唾沫,硬著頭皮吃了起來。離開閻敬銘的家中后學政很是不解,還以為是閻大人對自己不滿,這才用如此方式來招待自己。
他越想越害怕,不禁冷汗直冒。后來,他聽說了很多關于閻敬銘的傳聞,這才明白自己是虛驚一場。原來,穿粗布袍子,吃燒餅米飯,只是閻敬銘日常的行為而已。閻敬銘的生活作風就是這樣簡樸,哪怕是日后當了京官,還是一般無二。
升任戶部尚書后,為了節省開支,閻敬銘力排眾議,堅持取消了大臣們下朝后所吃的點心。在閻敬銘看來,開完朝會,完全可以用自己所帶的食物充饑,沒有必要吃那些精致的零食。可是,很少會有大臣會像閻敬銘那樣,上早朝的時候還隨身攜帶食物。
下朝后,他們腹中饑餓,又沒有東西可吃,一個個餓得叫苦連天。有幾個大臣站在閻敬銘旁邊,不停地說風涼話,譏諷閻敬銘為人小氣,一點也沒有尚書的氣度。但是,閻敬銘就像沒聽到一樣,還是微笑著坐在那里。大臣們越抱怨聲音越大,可閻敬銘卻充耳不聞。
過了一會,他從懷中掏出幾塊燒餅,旁若無人地狼吞虎咽起來。看著滿口留油的閻敬銘,大家哭笑不得,只好拂袖而去。在閻敬銘的引領下,官場中追求奢靡的風氣有了些改善。可惜,腐敗的清王朝,已然容不下閻敬銘這樣兩袖清風的大臣。
因反對慈禧太后修園子,閻敬銘被革職,再無施展才能的機會。兩千萬兩銀子,沒有成為北洋水師的裝備,反而化作了頤和園中的一草一木,這實在是令人嘆息不已呀。
參考資料:
【《清史稿·列傳二百二十五》、《晚清廉吏閻敬銘》】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311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為何古代的窮知識分子也能妻妾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