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為我們生動詮釋了啥叫“有才無德”。
單就能力來說,楊素是標準的文武全才,出將入相、在兩種性質的崗位上都能做到極致,即使放在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上也極為罕見,讓人不得不仰視;
但在性格、為人方面,楊素卻令人鄙夷。他手段兇殘,屠戮將士、殺害無辜百姓;心狠手辣,排除異己、陷害忠良;善于鉆營,溜須拍馬、見風使舵,甚至涉嫌弒殺隋文帝楊堅......
因此,史書中用“奸相”一詞來評價楊素,可謂極為貼切。
在風云詭譎的北朝時期,楊素歷經兩朝三帝而屹立不倒,備受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的一致垂青,幾十年中出將入相、功勛卓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規律仿佛不存在。那么,他的成功秘訣是什么?
簡單來說,有以下兩方面。
其一,打鐵還需自身硬,能力強、有擔當。
人如其名,楊素的個人素質極高:
他出身弘農楊氏、家世顯赫,祖、父兩輩均擔任高官;
為人好學勤奮,自幼精心研讀各類知識,三教九流均有涉獵,書法、文章、占卜尤為擅長,草書、隸書造詣堪稱一代大家;
他的外形條件也特別過硬,史稱“美須髯,有英杰之表”,后來他率軍攻打南陳時,陳朝軍民遠遠望見他的英姿,紛紛感嘆他就是活脫脫的“江神”。
毫無夸張的說,楊素正是北朝政治精英的代表人物,這些優越的素養支撐他在政壇如魚得水。
北周時期,楊素原本是為權臣宇文護所用;當周武帝宇文邕除掉宇文護后,他的處境按理應當顯得尷尬。然而,由于敢說敢當、有氣魄,加上文筆極佳,起草詔書時揮筆而成、辭意兼具,由此逐漸被宇文邕重用。此后他還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軍事方面的建樹也令人矚目。
隋朝建立后,楊素積極為攻打陳朝獻計獻策,并親自在信州訓練水師。公元589年的滅陳之戰拉開序幕后,他率領軍順流而下,勢如破竹、戰勝在以水軍見長的敵人。
下一年,江南爆發大規模反叛,楊素臨危受命、以行軍總管的身份全權負責平叛,他率領來護兒、史萬歲等將領虛實結合、穩扎穩打,先后經歷100多次浴血戰斗,徹底平定了江南、維護了政權統一。
公元599年,楊素參與了北伐突厥之戰。面對突厥達頭可汗率領的主力,他以騎制騎、與對方展開對攻,把敵人打到崩潰,達頭可汗本人身受重傷、突厥殘余痛哭而逃,其英姿、雄風令人念之而神往。
由于在戰場上的優越表現,楊素早在公元592年就位居宰輔,與名相高颎一同處理朝政。由于辦事利索、執行力強,他獲得了楊堅的高度信任,經常處理一些關系重大的機要事務,并且總是完成得漂漂亮亮,由此越發深受信賴。
而在隋文帝晚期,楊素積極幫助楊廣奪嫡;楊廣即位后,他又替主分憂,率軍平定了漢王楊諒之亂,由此官拜尚書令、太師、司徒,成為楊廣的頭號寵臣。
才華橫溢、文武兼備,而且善于解決各種難題,任何帝王都離不開楊素這樣的大臣。不過,在伴君如伴虎的時代,尤其接連面對楊堅、楊廣這兩位以猜忌心聞名的帝王,楊素是怎么擺脫“功高震主”嫌疑的呢?
這就是他的第二項特長:高超的政治智慧。
其二,政治嗅覺敏銳,善于站隊。
在任何時期,能力突出的人從來都不稀缺,但既有能力、又懂鉆營的就極為罕見了。而楊素就是這種人。
在北周時期,由于孜孜不倦替客死北齊的父親爭取名分,楊素一度惹得龍顏大怒、差點人頭落地。危急時刻,他以自己對周武帝宇文邕的了解,不僅沒低頭求饒、反而口出大話:“我給無道的天子做事,死也應該”,以此兵出險招、成功引起了對方的注意,不僅保住了一命、替父親爭取到了榮譽,自己也獲得任用。
而到了楊堅執掌北周權力、謀劃篡位自立時,楊素看準風向、主動與其結交,并且積極參與討伐尉遲迥。這等于是在楊堅最需要支持的時候、送來了一場及時雨,雖然不是雪中送炭,但好歹也是錦上添花,自然讓楊堅對其產生好感。
在為楊堅服務期間,楊素不僅主動解決各種難題,平日里也尤其精于察言觀色、阿諛奉承;凡是楊堅喜歡的,他就迎合、順從,無論事情本身對錯與否,這與為人正直、剛直不阿的高颎形成了兩個極端。
到了楊堅晚期,太子楊勇逐漸不招隋文帝夫妻待見,而晉王楊廣則極富心計、野心勃勃、善于收買人心。楊素敏銳判斷形勢,得出了晉王必將獲勝的結論,于是迅速倒向了楊廣,成了其奪位的最可靠助手。
但到了后來,楊素如日中天的威望、顯赫的家族勢力,也沒逃過楊廣的猜忌;為了避免晚節不保、禍及家族,他果斷地以拒絕吃藥的方式死去,真可謂把“精明”演繹到了極致。
聰明能干,善于判斷形勢、積極鉆營,這就是楊素在幾十年中官居高位、威震朝野的秘訣。然而,他的一切作為,其著眼點都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而已;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他不惜把其他人都當成墊腳石,手段、權謀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皇帝也成了他的棋子。
概括來講,楊素有以下令人詬病的地方。
一、為人殘忍,“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忠實踐行者
戰場上的楊素百戰百勝,但他帶兵的方式卻讓人不寒而栗。
楊素御軍嚴格,任何人違反了軍令,都會被立即斬首,沒有絲毫寬容。如果僅僅這樣倒罷了,歷史上幾乎所有名將差不多都是這種方式,不過接下來就很驚悚了。
每次戰斗開打之前,楊素總是雞蛋里面挑骨頭、費盡心思地從手下將士身上找毛病,然后把他們當眾斬首;多的時候達到上百人,最少也不下十來個,以至于每次他的大帳前都尸體遍地、血流成河,其他將士無不戰戰兢兢,沒人敢違抗命令;
開打后,不管對方有多少人,楊素一般先讓一兩百名將士與敵人對陣;如果達成任務,則萬事大吉;否則,失敗了還活著回來的,一律就地處死,隨后加派人手繼續按這個套路進攻,直到獲勝為止。
照這種做法,在楊素手下打仗只有兩個結果:輸了,被敵人殺,或被自己人殺;贏了,皆大歡喜。因此,鑒于反正橫豎都是死,不如拼命獲取功名,楊素手下的將士打起仗來個個不要命,戰斗力極其強悍。
不過,楊素也有個優點:跟著他打仗,即使功勞再小,也會被如實記錄下來,回師后論功欣賞。在這方面,當時大部分將領都做不到,因此雖然他帶兵殘忍,將士們還是愿意跟著他干。
對待軍人尚且如此,面對尋常老百姓時楊素就更加兇殘了。公元593年,他負責監造仁壽宮期間,為了討好隋文帝,絲毫不愛惜民力、肆意驅使,兩年的施工過程中,共有上萬名民夫累、病、熱死,尸體都被焚燒、就地掩埋,其殘暴無情令人發指。
二、欺凌大臣、黨同伐異,無所不用其極
楊素依仗自己所受的寵信,肆意排除異己。對于那些敢于冒犯自己、觸犯自己利益的大臣,無論對方對國家有沒有功勞、是否對朝廷忠心,他都會設計陷害,他的老戰友、名將史萬歲,就是因為在一次戰役中的表現超過了自己,被其在楊堅面前百般污蔑,落得被活生生當朝打死的下場;
而對于那些見風使舵、積極奉迎自己的人,即使對方一無是處,楊素也會利用自己的權力對其提拔。
在這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氛圍下,隋朝廷中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風氣日漸盛行,以至于引起了隋文帝的警惕。在楊堅執政晚期,楊素被有意地疏遠、架空,這也是他選擇站隊楊廣的一大因素。
三、毫無忠誠度可言,甚至不惜踐踏封建政治倫理
楊素曾經對楊堅無比忠誠,但隨著形勢的變化,為了自己的利益,他開始無條件地背叛了楊堅,甚至不惜背上弒君、禍國的惡名。
為了幫助楊廣奪嫡,楊素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一方面,他找準一切機會在楊堅、獨孤皇后身前進讒言,數落太子楊勇的不是,鼓吹晉王楊廣的優秀;
另一方面,他還利用自己的勢力網,費盡心思地在東宮安插內線,把楊勇的舉動添油加醋之后上報,以此離間父子/母子感情。
正是在楊素的一手導演下,楊廣才成功奪取了太子之位。而到了公元604年,楊堅臥病在床、奄奄一息,此時的楊素安排自己的親信控制了宮內外的所有渠道,將一切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防意外因素干擾楊廣即位;
隨后由于楊廣對后宮無禮,憤怒的楊堅試圖改立楊勇時,楊素迅速調集東宮衛士掌控了局面,隨后和楊廣派張衡入內“照顧”楊堅。
結果就在當晚,開創了開皇之治的一代雄主隋文帝駕崩,楊素在其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不得不讓人猜測。
楊素固然聰明絕頂,而且辦事能力在當時也首屈一指;然而,所謂“有才無德是小人”,他的一切作為,都是為了自己的富貴和名利,甚至不擇手段、不惜危害國家的利益;而他的聰明才智,也讓他具備了極大的破壞力。就像司馬光所說的那樣:“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這種有才華的惡人,才是最可怕的。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293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銘記奮斗歷程,擔當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