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李氏入主關中,這位李家女兒立下功勛,但記載中似乎有所偏差隱瞞

塵封歷史 2023-09-19 15:26:15

隋朝末期,隋煬帝治下的隋帝國開始走向崩塌,其耗竭國力的諸多行為導致內亂叢生,各地義軍四起,豪強并立,隋帝國已經失去了對全局的掌控。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淵于太原起兵,一路南下入關,攻占關中,并以此為根基開啟了大唐統一戰爭,在李氏起兵之初,不容低估一位女子的功勞,也就是李淵的第三女,平陽昭公主。

她在李淵起兵之后,幫助李氏在關中打下一片基業,并且在李世民進軍至渭河北岸,即將攻打長安的時候,平陽昭公主率萬余精兵,于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幫助李氏攻下了長安城,從此奠定李唐根基。

不過根據歷史記載來看,后世的記載,平陽昭公主的部分功勞似乎被李世明給搶了。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先來看看隋煬帝楊廣為何最后堅持第三次南下江都。

對于這位亡國之君來說,他能夠成為強大帝國的繼承人,眼界還是有的,個人認為,楊廣應該是看到了天下動亂將起,自己已經失去了對全局的掌控,因此,他要為自己和隋帝國找尋一條后路。

去江南,控制南方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楊廣應該意識到,北方大部分地區,短時間很難平定,但是部分大城市還在隋朝的名義控制之下,不排除楊廣已經做出了舍棄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決策。

之后帶著百官去江都,在江都建立行政樞紐,利用沒有遭受太多戰火荼毒的南方,利用自己可以征調的兵力,快速撲滅南方的各地動亂,以此為根基,在做圖謀,同時保證南方與洛陽以及關中的聯系,這樣的話,隋朝還有掙扎一下的可能。

或者說,楊廣就是奔著享樂去的,知道大勢已去,想要過幾天享樂的日子。

《隋書.煬帝紀》幸江都宮……奉信郎崔民象以盜賊充斥,于建國門上表,諫不宜巡幸。上大怒,先解其頤,乃斬之。

這次南下江都,遇到大臣的反對,楊廣是直接下令將其砍殺,堅持南下,顯然楊廣是有著強烈的意愿的。

但問題是,楊廣南下江都后不久,北方就亂成了一鍋粥啊,同時李密的快速崛起,對隋帝國來說,局勢急轉直下。

《隋書.煬帝紀》李密自號魏公,稱元年,開倉以振群盜,眾至數十萬,河南諸郡相繼皆陷焉。

《舊唐書.高祖本紀》群賊蜂起,江都阻絕,太宗與晉陽令劉文靜首謀,勸舉義兵。

李密的瓦崗軍在中原之地快速壯大,直接威脅了洛陽的安危,同時切斷了江都和關中的聯系,而洛陽守軍,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消滅李密的勢力,割據太原的李氏看到了機會。

其實不用別人勸,李淵手里的大刀早就饑渴難耐了啊,但凡有野心之人,這個時候還需要別人勸著起兵,趁早回家抱孩子去,這是刀與血的游戲,機會稍縱即逝,不可以有任何猶疑。

李淵決意起兵,必然把給自己的孩子們送消息啊,擔心他們被隋朝殺害,畢竟李淵和隋朝皇室的關系是很緊的,他父親是北周唐國公,母親是楊堅皇后的姐姐,因此和隋朝皇室是有著緊密聯系的。

李淵起兵前,李建成和李元吉就不在太原,而在河東之地,他的女兒平陽昭公主和夫君柴紹在長安,可以說如果不提前給他們消息,那么一旦李氏在太原起兵,他們幾個人的結局必然是被人家抓起來,甚至是直接砍下首級,被拿去領功了。

《新唐書.諸帝公主傳》紹曰:「尊公將以兵清京師,我欲往,恐不能偕,奈何?」主曰:「公行矣,我自為計。」紹詭道走并州,主奔鄠,發家貲招南山亡命,得數百人以應帝。

柴紹和平陽昭公主得到消息后,謀劃如何脫身,柴紹是急于奔去太原起事的,但是兩人一起匆忙離開,可能會引起他人懷疑,這個時候,平陽昭公主展現出了足夠的魄力,那就是自己留下,以免他人起意。

夫君柴紹走后,平陽昭公主才離開長安的,到了鄠縣(今陜西省戶縣),散盡家財,招攬流民,拉起了一支隊伍。

平陽昭公主選擇去的鄠縣也是一個很好躲避隋朝打擊的地方,因為其周圍有很多義軍,長安的隋軍若前來攻打平陽昭公主,那么勢必引起其他各路義軍的敵視,這樣的話,平陽昭公主也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間。

柴紹北上太原之時,路過河東,見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這兩人露怯了。

《舊唐書.柴紹傳》義旗建,紹自京間路趣太原。時建成、元吉自河東往,會于道,建成謀于紹曰:「追書甚急,恐已起事。隋郡縣連城千有余里,中間偷路,勢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賊,權以自濟。」紹曰:「不可。追既急,宜速去,雖稍辛苦,終當獲全。若投小賊,知君唐公之子,執以為功,徒然死耳。」建成從之,遂共走太原。入雀鼠谷,知已起義,于是相賀,以紹之計為得。

簡單來說,李建成和李元吉擔心北上太原的路上,遭遇隋朝官員的抓捕,這要是自己身份暴露了,肯定難逃一死啊,所以說兩人就想著找個山頭投靠,落草為寇也行,總之保住自己的性命為先,之后等著李氏大軍到來了就行了。

柴紹一聽這話,腦瓜子嗡嗡的啊,因為這無異于把自己的性命交在別人手上,況且他是去太原建功立業的,落草為寇的事,他干不了。

但是他也不能把兩人扔下,這要是兩人真的被殺了,自己在李淵那里解釋不清楚啊,所以極力勸說,一行三人才秘密北上,逃到了太原。

而留在關中的平陽昭公主,這先后收復了鄠縣周圍的勢力,兵力一度達到七萬,更是連勢力遠遠強于自己的何潘仁都給收復了,成為關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新唐書.諸帝公主傳》帝度河,紹以數百騎并南山來迎,主引精兵萬人與秦王會渭北。紹及主對置幕府,分定京師,號「娘子軍」。

最終在渭河北岸,她率萬余精兵和李世民會師,長安城內守軍雖然想堅守,但是已然是抵擋不住來勢洶洶的李氏大軍了。

因此李氏能夠入主關中,平陽昭公主是功不可沒的。

《新唐書.諸帝公主傳》武德六年薨,葬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路、麾幢、虎賁、甲卒、班劍。太常議:「婦人葬,古無鼓吹。」帝不從,曰:「鼓吹,軍樂也。往者主身執金鼓,參佐命,于古有邪?宜用之。」

平陽昭公主死后,李淵更是力排眾議,以軍禮下葬自己的女兒,這在歷史上是唯一一次的,一位女子按軍禮下葬,這給了平陽昭公主極高的哀榮,賜謚號“昭”,可見李淵多么看重她的軍功。

不過在歷史記載里,似乎有些貓膩在里面。

《舊唐書.太宗本紀》太宗自趣司竹,賊帥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皆來會,頓于阿城,獲兵十三萬。長安父老赍牛酒詣旌門者不可勝紀,勞而遣之,一無所受。軍令嚴肅,秋毫無所犯。

《新唐書.諸帝公主傳》于是,名賊何潘仁壁司竹園,殺行人,稱總管,主遣家奴馬三寶喻降之,共攻鄠阝。別部賊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各持所領會戲下,因略地盩厔、武功、始平,下之。乃申法誓眾,禁剽奪,遠近咸附,勒兵七萬,威振關中。

這里說一下,舊唐書和新唐書,在這段關于平陽昭公主的記載是基本一致的,那么這就有問題了。

看《舊唐書.太宗本紀》中的記載,更側重于,李世民急速進軍司竹,也就是今陜西周至縣東十五里司竹鄉,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先后歸降,李世民的部隊實力得以壯大。

但《新唐書.諸帝公主傳》則不同,是平陽昭公主,派人說服了,實力強于自己的何潘仁,之后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義軍首領先后歸附,因此,在司竹,更應該是這些人受命于平陽昭公主,前去和李世民會和的啊。

造成這個記載側重不同的情況,我個人的理解是,這些人為何會先后歸附于平陽昭公主,應該是看重了李氏的實力,認為李氏集團會是關中的新主人,所以及早投靠,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忽視平陽昭公主的功勞。

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應該是先歸附平陽昭公主,之后才受命于李世民大軍會合的。

而《舊唐書.太宗本紀》的記載更多的是,忽略了平陽昭公主的功勞,主要原因還是,太常議:「婦人葬,古無鼓吹。」,和這句話有關吧。

也就是當時有很多人不想過于夸耀平陽昭公主的功勞,因此在記載時,就選擇性記載,有所偏差隱瞞,但也是客觀事實,才造成的這個結果,不過這樣掩蓋不了,平陽昭公主,這位為李氏打天下的女中豪杰。

參考資料《隋書.煬帝紀》《舊唐書.高祖本紀》《舊唐書.太宗本紀》《新唐書.諸帝公主傳》《舊唐書.柴紹傳》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265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