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讀史書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唐朝以前的帝王,大多數都用謚號稱呼他們,比如漢魏時期常見的文帝、景帝、武帝,直到離唐朝最近的隋朝,亡國的隋煬帝。而在此之后,幾乎所有的帝王都用“宗”或者“祖”稱呼,等到了明清時代,用年號指代相應皇帝的情況更多,就像康熙或乾隆,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謚號是什么?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還要從最早擁有帝王名號的商湯說起。
商湯之所以有能力滅夏,離不開他兩個得力的臣下:左相仲虺和夏桀都是姒姓本家,他祖先奚仲據說掌管著夏禹的車馬,而仲虺本人也是賢名遠遐,治國輔政有自己獨特的方法,無奈這履癸人品太差,只知道欺負弱小的親戚稱王稱霸,同宗有緡氏被他打垮,徹底讓很多姒姓子孫心寒淚灑,面對天乙的誠心接洽,仲虺不輔佐商湯還能去哪?右相伊尹更被后人贊夸,有人說商湯曾經五次去主動請他,還有一種說法更佳——說伊尹擅長捕魚捉蝦,為了能被天乙接納,甘心當個廚子去做陪嫁,故意不好好做菜等著挨罵,為的就是有機會接近自己的老大,把治國說得如同煎炒烹炸,這讓商湯聽得非常驚訝,“治大國若烹小鮮”的佳話,很可能就源自他們君臣倆。
有了仲虺和伊尹的巧妙謀劃,商族的軍隊好像老虎增添了爪牙,可履癸沒有感到害怕,盡管曾因為天乙的四出征伐,夏桀將他捉拿,但很快就將這些恩怨消化,履癸最終在鳴條受到了懲罰,戰敗的夏桀逃到了南巢稱孤道寡,再也沒有誰替他抵擋廝殺,他的死活更不會有人牽掛,因為商朝已經讓夏朝成為了明日黃花。
功成名就的商湯,因為覺得自己的勇武天下無雙,便給自己封號為武王,這和后世的謚號不一樣,謚號是根據前人的一生功過做衡量,由后人給出評價表示貶低或者褒獎,據說這是元圣周公制定的典章,曾經廢除謚號的是秦始皇,他認為這種方法并不妥當,后代評價祖先的是非過于荒唐,所以他和兒子秦二世的名號顯得很平常。
天乙自封武王可以求證史書,可還有人說他的廟號是商太祖,難免顯得有些證據不足,更別忘了是“玄鳥”生下的契建立商族,真正的祖宗可不能疏忽。索性再說說廟號這種稱呼,可以說廟號是比謚號更早的制度,開始并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資格被列入,只有那些建立國家開疆擴土,或者是真正為萬民造福,確實有大作為的賢君圣主,才有配得上廟號這一尊崇的專屬。可是唐宋以后的帝王貪婪無度,對稱號越來越有企圖,幾乎誰都有廟號加護,同時謚號又臭又長又惡俗,后代想要更容易地把他們記住,只有越簡單才能記得越熟,比如朱元璋明太祖就很“酷”,謚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后面還有好多個字符,誰看過之后恐怕都不愿意讀,還不如那簡單“洪武”或明太祖讓人聽著舒服。
所以說,在唐朝之后,大家為了方便,很少再有人稱呼他們的謚號,相應的廟號或者年號這些更簡單的詞匯,成為了他們的代稱。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265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