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我們漢民族傳承悠久得文字,漢字的特征就是象形,但是經過了千百年的演變象形已經成了象征,復雜變成了簡單,再幾千年的演變至中形成了今天的簡體漢字。20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距今發現的最早的完備漢字存在,就是在一個夏朝遺址中發現的,該地址位于河南省登封。
夏朝是我國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的朝代,是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王朝。在河南登封的夏文化遺址發現的文字是我國擁有確切時代的最早的文字,這代表這漢字的歷史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
漢字也是世界上使用的人數最多的文字,據官方統計,現在使用漢字與漢語的人數在世界上已經達到16億之多。漢字也是現在仍在使用的字體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文字,歷史上人類最早的文字之一,距今所知的就是古埃及的圣書,但是早就已經消亡了。類似的還有瑪雅文,蘇美爾文等等,只有漢字歷經滄桑但青春永駐。
漢字在世界的歷史上,也是作為其他后發明的文字的母字存在的。如朝鮮韓國這種國家,他們一直受著中國古代的文化制度影響,早期時一直使用的就是漢字。但是他們依據漢字也發明了自己文字,將其稱為洋文,即非正式漢字的意思。可一直沒有的到應用,一直到二戰后韓國的“去漢化”政策實施,才開始正是使用諺文,朝鮮當時也一樣發布了“去漢化”政策。
越南也和朝鮮等國一樣受中國影響頗深,甚至再十世紀以前的越南就是中國的一個郡縣,當地人一直使用的都是漢字。一直到十三世紀時,越南才以漢字為基礎,創造了本國自己的文字—字喃。直至十五世紀,才完全取代了漢字。
而與我們臨近的日本,雖然也一樣擁有古老的文化,但是自己本國的文字創造的卻十分晚,人民都是用漢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還稱漢字為“真名”。一直到五世紀初期,一種借用漢字的表音文字“假名”才出現在日本。
而后來的日語“片假名”則是由吉備真備根據漢字楷體的偏旁造成,而“平假名”則是由空海大師借用漢字的草書而早就。而后“假名”日本文字就在日本盛行,但是漢字卻依舊未曾廢除。時至今日,在日本的文字中還保有了一千多個漢字,
二戰時期關于漢字還有一個有趣的笑話,當時的日本準備大舉入侵中國,前期就有這么一個軍官前來中國考察。這時候要給自己做好一個偽裝工作,于是費勁腦力絞盡腦汁準備給自己去一個中國名字,因為葛姓算是中國最久遠的姓氏之一,于是決定姓為葛,而后又給自己取名為”山衫“。這三個字拆開又很好,但是放在一起卻讓人忍俊不禁。
要說”葛山衫“還算好的話,那么接下來的名字”范統“是不是讓你忍不住笑破肚皮。這是當時有個叫山本健的日本軍官跟風給自己取得名字。而且她的弟弟叫做”范健“。還是他主動給自己的弟弟顯擺給取得。不過”飯桶''''范健“這兩個名字當時侵略中國得日本人身上也算是貼切了。
他叫松野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日本士兵的覺醒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從九一八到抗戰勝利,在14年的時間里,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軍民造成的傷亡超過3500萬人。以至于一提起日寇,老百姓都稱之為鬼子。其實這些鬼子也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受害者,他們當中的一些人來到中國后幡然醒悟,毅然加入到抗日的隊伍中,而松野覺就是其中一個。
從被俘士兵成長為一名反法西斯戰士。松野覺1918年出生于日本廣島,也就是1945年美國扔原子彈的地方。1940年,日本侵華兵力不足,于是松野覺以被抓壯丁的形式逼迫來華,一年后在江蘇如皋雙灰山戰斗中被新四軍俘虜。被俘后的松野覺感到非常害怕,曾兩次自殺,但是最后經過教育后逐漸轉變思想,并于1943年加入日本反戰同盟蘇中支部,任宣傳委員。
穿著新四軍軍裝向日軍喊話。1944年2月,新四軍攻打日偽軍涇口據點。敵人在碉堡里負隅頑抗,為了減輕部隊傷亡,松野覺主動要求到最前線。為了能讓碉堡里的日本兵聽到喊話,松野覺不顧個人安危,潛伏到離碉堡不足50米的鐵絲網下。“尼洪洛喬達耶(日本弟兄)”,“鐵波哦五支那(不要打槍)”,聽到有日本人喊話,碉堡里的機槍沉默了,松野覺把自身經歷一遍一遍地喊給碉堡里的日本兵聽,最終說服里面的人放下武器,極大的減輕了部隊傷亡。
長眠于車橋鎮。1944年3月新四軍發起車橋戰役,為了減輕部隊傷亡,也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松野覺再次隨部隊沖到一線。這次被軍國思想麻痹的日本兵把槍口對準了松野覺,松野覺在喊話中被擊中頭部,壯烈犧牲,這一年距離他來中國4年,此時他才26歲。
松野覺作為一個被日本軍國主義的毒害的士兵,來到中國后他的思想受到洗禮,他幡然悔悟,毅然加入到日本反戰同盟里,成為一名光榮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日本士兵的覺醒流盡最后一滴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松野覺入選江蘇省“為新中國做出突出貢獻的江蘇英雄模范人物”,2015年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松野覺是唯一的一名日本人。
銘記歷史,我們要記住日本軍國主義給我們帶來的傷害;緬懷先烈,我們也要記住無數個為中國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
日本就沒舍棄過漢字,只不過是自己修改加了些外國傳入的
朝鮮大概是1945年,韓國從殖民地統治中解救出來。新生的韓國提倡國粹主義。表音字學者站在弘揚民族精神的最前列,提出全部使用表音字等于愛國。1948年政府一成立,立即制訂了《表音文字專用法》,規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但是,公文的附加條款允許漢字與表音字并用。
韓國法律規定,以表音字為專用文字。1948年獨*立之后,為了弘揚民族精神,政府制訂了朝鮮拼音文字專用法,規定公文只能用表音字書寫。但是鑒于歷史的緣故,暫時允許兼用漢字。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朝鮮表音字。在其后的30年當中,小學完全取消了漢字,初中高中僅向學生
教授1800個漢字。這一原因造成韓國20--40歲的人幾乎完全不懂漢字。他們被稱為"表音字的一代"。
帶給這代人的后果,是古典文化修養欠缺,與傳統脫離,完全脫離了東亞文化圈,深陷孤立與凄楚之中。韓國青年一代連漢字讀法都不清楚,書寫漢字就更困難了。很多人用漢字寫不出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也寫不出,走出學校進入社會之后還要自學漢字。韓國面向成人的漢字函授機構遍布各地。
朝鮮也從1949年起全面廢除使用漢字,逐漸過渡到一律使用表音字。不過1968年在金日成指示下,修改了一律使用表音字方案,逐步恢復漢字教育。目前朝鮮小學生從五年級開始學習漢字,至高中畢業止學習1500個漢字。大學期間再學習1500個。共計教授3000個漢字。同樣是在1968年,韓國的樸正熙總統下令從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強行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在樸總統堅決推行使用表音字的背后,強調的是土著民主主義以此解釋自己的偏執。當時的樸總統企圖終身獨*裁****,于要求實行歐美式民主的人們針鋒相對。以倡導土著民主主義,竭盡全力強調各國各自的土著制度和精神,在此基礎上推行文字拼音化。總統的一句話就廢除了漢字教育。
當然,由于歷史原因,當韓國和朝鮮廢除漢字以后,確實對生產和生活方面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有的地方一個漢字能夠表達的意思,但是在韓語里卻要用很多個音節來表達。所以只有極個別的地方,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朝鮮半島用漢字的地方。
比如,花圈里面一般有一個“奠”字! 中國、韓國、朝鮮都有。而這個字無法用韓語來表達,所以依然保留了下來。
hehe 呵呵,所以到了2005年,歷史文化又發生了有趣的逆轉。2005年2月9日,韓國政府宣布:在所有
公務文件和交通標志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
世界化的時代潮流。并且提出了《推動漢字并用方案》,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
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
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并用,以解決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
題。
方案指出:凡地名、人名、歷史用語等不寫漢字就容易發生混亂的語匯,均在韓文后面注
明漢字。為了給中國和日本的觀光者提供方便,將逐步在道路交通標志上實行漢字和英語
雙重標記。此外,還將同教育部門協調改善漢字教育體制,前韓國總統金大中說:“韓國
的各種歷史古典文章和史料仍以中國漢字書寫,如果無視中國漢字,將難以理解我們的古
典文化和歷史傳統,有必要實行韓、漢兩種文字同時并用”。而且韓國的許多專家、學者
和居民都強烈呼吁加強漢字教育,要求全面恢復使用中國漢字。
朝鮮1949年起全面廢除使用漢字,韓國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強行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
原因:1945年從殖民地統治中解救出來。新生的韓國提倡國粹主義。表音字學者站在弘揚民族精神的最前列,提出全部使用表音字等于愛國。
西漢未年,漢字開始傳人越南,并且逐步擴大了影響。 越南上層社會把漢語文字視為高貴的語言文字。朝廷的諭旨、公文、科舉考試,以至經營貿易的賬單、貨單都用漢字書寫,小孩讀書也像當時中國一樣先從《三字經)開始,接著讀“四書”、‘五經”,學習寫作古漢語文章詩詞。因此,當時越南的文學作品也是以漢文、漢詩的形式記錄留存。12世紀(公元1174年起),漢字成為越南國家的正式文字。
到公元13世紀,出現了越南文字。它是以漢字為基礎,運用形聲、會意、假借等造字方法,創造出的一種新型文字。往往用兩個漢字拼成一個新字,;即借用一個同越南語音相近的漢字和一個同越南語義相近的雙字,把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新字。例如,越有語中的‘二’,音為“hai”,這種新字寫作“臺二”;越南語中“三”,音為“ba”,新字就寫作“巴三’;越南語中的“手”,音為“tay”,這個音又同“西”字的音相近,因而新字就寫作‘手西”,又如新字‘鴆”,讀作“公’字音,意為孔雀,因為越南語 中孔雀音為“cong”。新字“圣”,讀作“崖”,意為天上。也有單表音不表“的。例如,“一”字在越南語中讀音為“mot”,新字寫作“沒’;“有”字在越南語中為“co”,新字寫作“固”。這就是喃字,用以區別儒字(即漢字)。喃字同直接借用的漢語字詞(仍用原來的漢字書寫)混合使用。 陳朝的阮詮第一次用喃字書寫《祭鱷魚文》。此舉得到陳朝皇帝的賞識,皇帝賜阮詮姓韓,稱為韓詮。從此,喃字得以逐步推廣,喃字的文學作品也隨之出現。阮鷹是以撰寫漢字詩文著稱的。他也著有喃字的《國音詩集》。 閱讀喃字書籍,可以明顯看出用喃字記錄越南語的原則。相當多的是根據漢越音對應的規律直接借用漢字,特別是文學、哲學等方面的詞語;有的是借用與越南語同音的漢字,但字義不同:有的是借用漢字字形,但讀音稍有不同,或者有漢字有上角加兩撇,表示該字可能讀音偏差或字義不同;有的用漢字再加部首偏旁,或將兩個漢字拼成一個新字,原則上一部分指音,一部分指義,這就是前面提到的組字方式。此外,還創造若干新喃字,也使用漢字的筆劃偏旁,但這些新喃字是漢語中所沒有的,而且這些新字還可以再加部首而成為另一個新字。
由于哺字的上述組合情況,所以長期借用的漢語漢字仍然大量保留下來。而且喃字也只是在胡朝(公元1400~1407年)和西山阮朝(公元1788~1802年)作為國家正式文字,其他朝代漢字仍占統治地位。實際上在越南漢字漢文一直延用到法國統治越南的整個時期。不過近百年來漢字是跟拼音文字并行的,二者同時合法存在。 1945年8月革命勝利后,漢字才最后退出歷史舞臺,代之以完全的拼音文、越南語中稱這種新的拼音文字為“國語字”。 現今通用的越南語“國語字”,是17世紀葡萄牙、西匝班牙,法國等國到越南的傳教士開始創造的。不過他們當初擬定的講音方案和讀物,現在在越南已經見不到了,現今能見到的越南文字拉丁化的最早的文獻,是法國人Rhodes編的《越南文~葡萄牙文拉丁文詞典》。葡萄牙人草擬了越南文字拉丁化的方案,法國人Rhodes進行了加工整理,后來又有幾個人(包括越南人張永紀、阮長祚)對方案進行了修改。如此這番之后,現行的越南語國語字事實際早已不是葡萄牙人的原來的方案了。 在當今越南語中,漢語借詞約占越南語全部詞匯的70%左右。這些漢語借詞的發音,完全按照漢越音對照的規律,受著越南語的影響。在越南語中,除其他外語借詞外,詞的構成都來自單音節詞根,這同漢語有特殊的相似之處。越語、漢語音節有對應的形式,每個漢字在越文中都有固定的拼寫法。同時,越語和漢語又都是以聲調區別詞意的語言。漢語普通話四個聲調,越南語有六個聲調。越南語同漢語一樣,其語法功能都是靠詞匯來完成的,所不同的是,漢語的修飾語在前,而越語的修飾語則放在后面。
韓國、朝鮮人使用中國漢字有1000多年的歷史,絕對是中華文化的后裔,可是為什么后來
廢除了中國漢字呢?首先因為朝鮮的語言屬于阿爾泰語系,與中國的漢藏語系不太一樣,
但是古代朝鮮文化落后,一直沒有發明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沿用中國漢字。但是漢字還
是無法充分的表現韓語的發音和朝鮮民眾的思想感情,普通朝鮮平民根本不識漢字,只有
朝鮮貴族、官員會使用漢字,稱為“吏讀文字”,而普通朝鮮平民只能以口頭方式進行文
化交流,他們的生活知識和年積月累的農業耕種經驗和農耕方法也都無法長久的流傳下去
。
到了1446年的朝鮮世宗大王時期,就是中國的明朝時期,作為中國附庸國的朝鮮在政治、
經濟、文化、科技、軍事上都得到一定的發展,因而朝鮮民眾對擁有自己民族文字的愿望
比較強烈了,世宗非常同情國民的處境,作為一個想要發展民族文化,推進國家獨立的朝
鮮君王,世宗開始苦思冥想,夢想創造出一種獨特而易學易懂的朝鮮本土文字,讓普通的
朝鮮庶民也可以輕松駕馭朝鮮的語言。
世宗在發明朝鮮文字時,受到音樂和北方游牧民族拼音文字的啟發,了解到簡單的音樂符
號(1 2 3 4 5 6 7)就能夠記錄世界上所有的音樂,那么,相對簡單的拼音字符也應該可
以記錄全部的朝鮮語音,從而拼寫出朝鮮的文字。所以世宗組織起當時包括他本人在內的
許多朝鮮“集賢殿”的優秀學者,還特意派遣一位朝鮮知名學者,前后十幾次到中國來學
習、研究漢字精髓,歷時達三十年之久,才最終在1446年發明創造了朝鮮文字,于是朝鮮
在使用了近千年的中國漢字以后,終于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世宗大王(1418-1450年),他精通儒家學問,極力提倡儒學價值觀念以外的哲學觀念,博
學多聞,政治手段高明,能夠對付朝鮮的兩班學者(兩班:指的是集‘貴族’與‘官吏’
于一身的朝鮮學者們,他們享有極高的政治文化權利,甚至可以曄映?使?酰?K?諭?治期間,對國家管理、語音學、民族文字、經濟學、科學、音樂、醫學和人文學研究方面
都表現出積極的思想。他建立了集賢殿,以促進傳統和政治經濟方面的研究,最著名的成
就之一是創立了韓文字母。
《訓民正音》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世宗大王在公告序言中寫道:“中國文字是基
于中國歷史應運而生的,因此無法清楚的表達朝鮮韓語特有的語境,無法充分表現庶民的
想法和感情。考慮到我國子民的實際情況,我創立了這28個字母(注:經過字母的演化與
合并,現代朝韓社會只使用24個字母,比26個英文字母還少2個,是歐美學者比較公認的簡
化拼音),這些文字簡單易學,希望能提高每位朝鮮國民的生活質量”。從這篇序言中可
以看出世宗大王對朝鮮文化的獨立、國民的繁榮所持的執著和獻身精神。
創造韓文表音字母的世宗大王和集賢殿的學士們認為人類的發音不僅僅是單純的生理現象
,還有一股雖然人們看不到,但實際上更強大的力量在支配著這一行為。他們認為人類的
發音和文字的筆畫,以及所有的宇宙現象均與中國道教的陰陽、五行密不可分,并由此推
測聲音與季節變化以及音樂是必然相通的。韓語的音節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輔音、元音、
尾音,這是世宗大王和集賢殿的學士們創造韓文字的基礎。尾音不是單獨創建的,而是根
據輔音的重復而創,因此韓語是充分有效地結合元音和輔音而成的,應該說是不錯的拼音
文字。
朝鮮的“諺文”與“諺語”一樣是民間的語言文字,由于政治文化地位的低下,諺文屬于
二流文字。只有貴族和官吏使用的“吏讀文字”屬于朝鮮一流文字。早期的朝鮮拼音文字
就是“諺文”,而現在的“諺文”卻是中國漢字了。古代朝鮮的文字實際上有三種:1、純
漢字:完全使用中國的文法規則。2、吏讀文字:用漢字拼寫朝鮮語言,但是保留漢字的意
義與基本文法。3、純朝鮮字:就是朝鮮世宗創造的拼音字,古代朝鮮的“諺文”。
雖然1446年意味著朝鮮韓文的正式誕生,但是并不意味朝鮮拼音文字的真正使用,由于中
國漢字在朝鮮的強大文化影響力,朝鮮拼音文字一直作為“韓語拼音” 而存在,被朝鮮婦
女和沒受過良好教育的朝鮮人使用,被稱為二流文字的“諺文”,而朝鮮的貴族、官員還
是繼續使用漢字“吏讀文字”。朝鮮拼音文字的廣泛使用是從二十世紀初才開始的,比世
宗頒布“訓民正音”晚了450年,為什么?
這當然不符合世宗450年前的本愿,也是一個對歷史的疑問:朝鮮拼音文字一直到十九世紀
末都被視為“諺文”,與“諺語”一樣是民間的語言,直到十九世紀末,拼音文字在朝鮮
都被看成二流文字。是什么原因使朝鮮人在450年后,突然將婦女和平民使用的拼音文字的
地位大力提高,在短短的幾十年中將其地位扶正,成為官方語言?而且將使用了千年之久
的高雅的官方文字――中國漢字幾乎干凈徹底地清除出南北朝鮮,使漢字的地位從母體文
字被貶為“諺文”的呢?
其實很簡單,原因就在于中國自身的衰落!
朝鮮世宗450年以后的1896年,中國清朝被日本擊敗,二十世紀中國清朝被歐美列強瓜分,
已經自身難保的中華文明古國自然不再是被朝鮮、日本尊敬的國家,甚至成為日本欺侮的
對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中國的文化和文字也就自然而然的在朝鮮走下神壇,被
降格為朝鮮“諺文”的二流文字了,朝鮮世宗十五世紀苦心創造的韓文在使用漢字的母國
中國強大之時得不到實質性的應用,卻在中國衰敗,朝鮮被日本人占領之時得以通行,曾
經的二流拼音文字卻成為朝鮮一流的官方文字,實在是諷刺啊。
朝鮮半島在1945年被蘇聯、美國分割成為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也叫南北朝鮮,西方社
會稱為南北高麗(Korea)。所以世宗450年前創造的拼音文字在朝鮮被稱為“朝鮮文”,
在韓國被稱為“韓文”,其實都是一樣的。區別是:韓國的“韓文”至今還允許少量夾用
漢字;而“朝鮮文”在1948年和1954年兩次‘廢除’漢字,不允許夾用漢字,現在的朝鮮
文已經是純朝鮮文了,而且中國東北吉林省的朝鮮族自治區的學校也使用純朝鮮文。
可是到了2005年,歷史文化又發生了有趣的逆轉。2005年2月9日,韓國政府宣布:在所有
公務文件和交通標志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
世界化的時代潮流。并且提出了《推動漢字并用方案》,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
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
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并用,以解決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
題。
方案指出:凡地名、人名、歷史用語等不寫漢字就容易發生混亂的語匯,均在韓文后面注
明漢字。為了給中國和日本的觀光者提供方便,將逐步在道路交通標志上實行漢字和英語
雙重標記。此外,還將同教育部門協調改善漢字教育體制,前韓國總統金大中說:“韓國
的各種歷史古典文章和史料仍以中國漢字書寫,如果無視中國漢字,將難以理解我們的古
典文化和歷史傳統,有必要實行韓、漢兩種文字同時并用”。而且韓國的許多專家、學者
和居民都強烈呼吁加強漢字教育,要求全面恢復使用中國漢字。
為什么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中國漢字的含義呢?
因為朝鮮拼音文字雖然是象征著朝鮮民族的獨立,顯示出他們是區別于中華漢民族的朝鮮
本土民族,但是,朝鮮拼音文字根本還是脫離不開漢字。它們歸根到底是漢語的拼音化文
字——除了語法結構不同之外,無論韓文的詞匯如何變形,它們的發音卻接近于它們曾經
的母體——漢語,于是就有了中國人聽起來十分熟悉的“大宇”、“現代”、“三星”等
詞的韓語發音。他們語音區別并不比中國的廣東話、上海話等地方語言與中國標準普通話
之間的區別大!除了語法結構不同之外,韓文可以被理解為漢語的旁系,或者是一種遙遠
的、異化的大中華方言,韓文字母中最大的創意大概就是圓圈了,中國漢字里面沒有圓圈
的寫法。
中國漢語拼音有四聲,也不能完全解決中國漢字同音字的問題,而韓語中沒有四聲,所以
用韓文表注漢字的發音就是一件十分費力而且頭痛的工作,很難做到準確。一個韓文發(
Kang)的字,既表示“姜”字,又表示“康”字、“江”字,到底是什么字?要根據前后
文的意思而定,要望前后文才能生義,而且要先理解母體漢字的中文語義才可能得到正確
的結論。于是就只能請母體文字---中國漢字出來解決問題了,所以就有了目前漢字占四分
之一的大韓民國《憲法》。
由于漢字是朝鮮語的古老載體,所以學習韓語時必須先充分掌握漢字,必須知道所要標記
的原中國文字的意義,否則就要去按約定的意思去理解,去猜測。那當然不可能做到非常
準確,也不可能成其為準確、高雅的朝鮮語言。所以一直到六十年代漢語漢字都是韓國學
校中學生的必修課,但是到了七、八十年代以后,政府逐漸 ‘廢除’了中國漢字,現在韓
國政府又要求全面恢復漢字,累不累?
中國人幾千年的文明是韓國、朝鮮,甚至是日本的母體文明,他們傳播融合以后成為東亞
的亞文明,子體的亞文明必然與母體形似,但是文化上的‘廢除’行為,卻使他們逐漸失
去了母體文明的靈魂!如果不與中國母體文明再次聯接,韓文、朝鮮文、甚至日本文,都
將成為風干的、沒有靈魂的文化‘木乃伊’,所以韓國政府全面恢復使用中國漢字是必然
和明智的歷史抉擇,其實也別無選擇!
漢字在日本
中國的漢字很早就傳到了日本,據《日本書紀》應神天皇十六年條記載,百濟的王仁初到日本時,帶去了《論語》、《千字文》。從奈良的平城京、藤原京遺址實際出土的寫有《千字文》語句的木簡看,日本很早就使用《千字文》學習漢字了。在日本慶云四年(武則天去世的第二年)抄寫的唐代詩人王勃的詩文集里,我們也可看到相當于“天”、“月”的則天新字。由此可知,漢字與日本文化的淵源之深,只是后來,日本把部分漢字作為表音文字,進而又利用漢字字形的一部分創造了假名。
雖然現在日本仍然在使用漢字,但是,戰后不久,日本國語審議會就制定了《當用漢字表》,在撰寫公文、學校教育等場合,對使用漢字做出了一定限制。日本東京大學教授阿哲次說:“40年前讀小學,老師說:‘你們現在好好學漢字;等你們兒子、孫子輩,就不用學了。’結果呢,目前日本的外語學院中,選中文作為第二外語的學生占1/3,超過德文、法文。”現在人們學漢字除了實際應用的需求,還是一種流行。如今日本政府每年舉辦的漢字檢定考試,參加的受測人數已超過200萬。阿哲次說,日本有8000萬部手機,其中2/3可傳輸漢字短信,“現在年輕人,為了寫短信拼命學漢字。”因而,他認為,漢字與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密不可分。
隨著影視行業的飛速發展,在熒幕上也出現了很多電視節目的題材,比如仙俠劇、諜戰劇、抗日劇、甜寵劇等等,每個人的喜好不同,這些電視節目的涌現也為觀眾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那些抗日神劇,如今大部分都被央視叫停了。這些曾經的抗日神劇,似乎每一部都非常侮辱觀眾智商,你看過哪些?
《向著炮火前進》
1945年,抗日戰爭已進入最后階段。中國北方小城——團城,因日軍運送密碼的飛機無意中被狐牙峰山寨土匪雷天忌打下而成為八路軍、日軍和各路土匪爭相搶奪的戰略要塞。八路軍特派員上官于飛與獨立三團團長劉建功奉命拿回密碼機,卻全隊傷亡殆盡。
雷天忌發現上官于飛與自己去世的妻子一模一樣,將其救出后安頓在狐牙峰。日軍為尋回丟失的文件下令屠殺下口村,村中少年石敢當帶領玲瓏和胖墩幾個孤兒發誓報仇。雷天忌的武裝早已成為日軍的眼中釘,日軍拉攏未果便下令誅殺其母,這終于激發了雷天忌聯合上官于飛共同抗日的決心。
劉建功和雷天忌在共同抗日的過程中從互相排斥到無堅不摧,在解放團城大戰中,劉建功為了救雷天忌犧牲,雷天忌恢復了獨立三團的建制。
主要原因是喜歡夸大人物和劇情發展,并且所傳承的理念也有了偏差,損壞了抗日戰爭的正面精神。不僅會飛檐走壁,而且還刀槍不入,直接脫離了現實,違背牛頓定律。這簡直就是在惡搞歷史,因此續集就沒有送審成功,這部作品也遭到了廣電總局點名批評。
一出場看到吳奇隆的造型帥氣的很,皮夾克,大奔頭,結果看了兩分鐘發現不對勁了,這是抗日片?我當時真是看不下去了,雪豹穿越吧,也就是兩三把武器而已,這不光是武器,連頭型衣服也跟過去了。
《一個鬼子都不留》
回村的路上,橫行鄉里的惡霸鄭八斤領著一幫歹徒,突然圍攻莊繼宗。莊奮起反擊,英勇無比。一頓拳腳將歹徒們打得四散奔逃。他擒住外號叫“大叫驢”的歹徒小頭目,得知鄭八斤受雇于屠戶彭疙瘩等人來教訓他。他趕回鎮上“太行酒家”與彭疙瘩等人論理。屠戶們驚慌失措,連連賠罪。并稱頌莊技法超群,堪稱本行老大。
這部神劇的名字倒是取得挺霸氣的,但是編劇的腦洞似乎有點太大。片中的殺豬刀、石塊、彈弓、飛針等等都被用來打鬼子,而且屢屢得手。原本毫無作用的東西到了主角手上就變得非常厲害,有一點太夸大人物特征,不太符合實際情況。
主演演得還行,神劇情就不展開講講了但是人物性格處理真的很爛很爛,像王金龍最后直接崩得沒眼看。偶爾搞幾個惆悵的掙扎的日本人想表現人性?而且這樣笨的敵人,根本就體現不出我黨人民的機智。而且一部抗戰作品為什么要描寫愛情呢?
《抗日奇俠》
該劇講述了齊魯大地上四位身懷絕技的民間俠客,通過高超絕世武功來進行抗日活動,最后投奔八路軍,組建“神風特遣隊”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抗日故事。
這部作品當中有非常多叫觀眾們大跌眼鏡的故事情節。手撕鬼子這樣精彩的操作就是出自于這部作品。說這部劇是抗日劇,還不如說這部劇是科幻大片。畢竟人人都會超能力啊。
這部電視劇已經不能用語言形容了。角色無時不刻在證明日本人的實力不行,也證明了編劇導演是一群智商很低的家伙。看到這種電視劇我很憤怒。中國人的抗戰時用無數鮮血換來的勝利。片中的人物全是金鐘罩鐵布衫之軀,槍林彈雨之不入,槍孔穿身不死最后都活了過來真是不可思議!而這部電視劇竟然還想要拍攝第2部,結果不僅沒能通過審核,還遭到了央視平臺的批評。
《槍神傳奇》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少佐谷野彰和軍械專家池田用活人試驗定點爆破雷,村民應德在實驗中存活,后加入八路軍。得知谷野再入龍頭溝,應德用兩把壞槍拼成了一把怪槍,用錘頭引發機關,射殺了谷野。他的造槍才能被八路軍師長發現,把他安排進修械所。
在修械所成長為兵工廠期間,應德和神槍手柳寶、留洋回來的兵工專家楊墨、女游擊隊長姚芳、教會醫院醫生江燕等人從誤解爭執到默契合作,互相砥礪,造出槍榴筒、定時雷等武器,而同時,谷野彰的叔父谷野正雄,成立了別動隊,多次進攻兵工廠,應德等人面臨一次次苦戰……?
《槍神傳奇》的主演是范雷,其實范雷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演員,拋開作品劇情來講,他的演技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導演實在太不走心了,劇情太糟糕,這部作品的演員陣容可以說是十分宏大。在亮劍當中出現的許多演員,也都在這部影視劇當中有過出演。
一群名演員在一個爛導演手下果然就是一群渣,果然不好好看看劇本直接撲上去就是對自己的名聲自己的觀眾自己的粉絲極大的不負責任。這行業,單憑和導演的感情遠遠不夠呀。此劇的最牛之處是:子彈會拐彎……而且這段臺詞還上了幾次熱搜。
《箭在弦上》
《箭在弦上》是由東陽華海時代影業出品發行的一部現代抗戰革命題材電視劇。由九年編劇、?余明生執導,?靳東、?蔣欣領銜主演。講述了承德民眾以他們的方式,不屈不撓地和日寇周旋,演繹出一系列愛恨情仇,國仇家恨交織的故事。
這部神劇整體看起來其實沒有什么毛病,但是邏輯思維存在很大的問題。不少人都會想到在漫威當中那位使用弓箭的超級英雄,其鏡頭的夸張堪稱神作。只是劇情注水太嚴重,而且也很少涉及國家仇恨的描述,整日想的就是情情愛愛,也算是一部腦洞清奇的作品了。
《利箭行動》
《利箭行動》講述了1941年的夏天,一座中國小城中發生的故事。此時中國軍民抗擊日寇已到了相持階段,日軍松井旅團長調集優勢兵力向“中條山”抗日根據地,展開瘋狂的掃蕩。八路軍偵察連長李劍(于震 飾)假扮南京汪偽政府的密使章云飛,潛入偽45旅部,斡旋在日軍、偽旅部、軍統特務之中。
李劍率領部下六人,組成了一支驍勇善戰的抗日特攻隊,代號“利箭行動”。偽45旅部的電報員肖嫣(吳曉敏 飾)與叛變軍統的章云飛有血海情仇,她在執行本職工作的同時,更要暗中調查李劍的真正身份,肖嫣的一舉一動也成為利箭行動成敗的關鍵……?
在這部劇作品不少人都把它當作武俠劇來看,畢竟凌波微步使用的出神入化。別人都是讓子彈飛一會兒,我們是讓人再飛一會兒。我不能說在現在這段抗日熱潮的時間里,拍一部抗日連續劇來獲得收視率是錯誤的決定,但是最起碼得尊重事實。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172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屬龍女孩什么時辰出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