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潮州的韓愈,韓愈的潮州

東方風物 2023-09-16 11:04:28

潮州韓文公祠

文 | 這和那

【一】

在潮州,人們提起韓愈,往往不直呼其名,而尊其為韓文公。哪怕是鄉村里的布衣,都知道韓文公是何其人也——準確來說是何其神也。

也是湘橋區磷溪鎮下轄的美堤村、仙美村、古堤村、后洋堤村、內坑村等八個村莊,在每年九月九日輪流祭拜韓愈。這是一個重大的節日,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并搭建戲棚請來潮劇團演出助興,在外工作的村民都趕回村里參加祭典。

在祭拜儀式中,村里的老人主持,老人們身著唐裝,整齊有序地向韓文公畫像行禮。隨后,戲臺上的演員按照習俗身著戲服走下臺來,向韓文公的畫像行禮。

在潮州,從城市到鄉村,韓愈不僅僅是文學世界里的唐宋八大家之首,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人物,也被神化。

潮汕人常常將品格高尚、功勞突出的人神化,在廟宇里供奉起來,世代虔誠朝拜。潮州文化學者陳漢初先生認為,“潮汕人的尊神、祭神風俗是頗有特色的。潮人大體上都神化自然、天象,神化祖先、先賢、民族英雄、帝王和忠臣,并把他們當成神來頂禮膜拜……但也不能簡單地稱之為迷信而一了了之,應該把它作為一種特殊的人文現象來分析和對待。”

但在多神的信仰體系中,韓愈的地位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城鄉間許多地方可見韓文公祠。而對韓愈最隆重的紀念則是,當地人直接把當地最重要的江河和山改為“韓江”和“韓山”,潮州人稱之為“江山改姓”。

而且對韓愈的祭拜已經不僅是單純的紀念了,而是將其作為一種神靈,祈求得到他的護佑。而這種從尊敬幾年到祭祀、神化的變遷,發生在宋代。

北宋神宗和南宋寧宗先后追封韓愈為“昌黎伯”“昌黎公”,配享孔廟,等級大大提升。潮州當地的官宦鄉紳也建立祠廟頌揚和祭祀韓愈,就這樣,韓愈在潮州有了從人到神的轉化。

蘇東坡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寫到,“潮人之事公也,飲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禱焉。”足見在宋朝時,潮州人已經將韓愈敬奉為能佑福民眾的神圣了,人們凡有事想求助于神靈時,一定要到韓廟里去作祈禱。

清朝乾隆年間,學者檀萃在《楚庭稗珠錄》一書中記載了潮州女人簇擁到韓文公廟祭拜以祈求生子育后的情形。“潮婦求子必于文公廟,廟祀處處有之,有求無不應者……直視公為多子母矣!”在當時,韓愈竟然還具備了送子觀音的功能。

【二】

一個遠離國家政治中心的邊角地方,一個被貶黜的士大夫,兩者的命運有過短暫的交集。那是公元819年,韓愈已經51歲,因為勸諫皇帝唐憲宗李純不要過度禮佛,遭到憲宗的不滿,于是從刑部侍郎貶黜為潮州刺史。

潮州離長安城如此之遠,直到今天,這里的人還自稱為“省尾國腳”。對于遠在長安的皇帝來說,對于韓愈的貶黜有無數種,但他選擇了一個極為偏遠的地方。可見李純對韓愈有多不滿,也可見韓愈有多失意。

但對潮州這個地方而言,這卻是大幸。盡管韓愈在潮州時間很短,只有7個多月,但在這短短的時間里,他卻能給潮州帶來長久的影響,這實在令人感嘆。

一般說來,被貶謫的官員如同罪人,不會積極參政,韓愈卻不然,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刀闊斧連續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和好事。

韓愈在潮州的7個多月內,他主要做四件事:一是殺鱷魚;二是興修水利,推廣北方先進的耕作技術;三是贖放奴婢。下令奴婢可用工錢抵債,錢債相抵就給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錢贖,以后不得蓄奴;四是興辦教育,請先生,建學校。

史料記載,韓愈剛到潮州就聽百姓反映江中的鱷魚之禍,便決心除掉鱷魚,還寫了一篇《祭鱷魚文》。然后,挑選人使用毒矢射殺鱷魚。至今,韓江中游沿江鄉村仍然傳承著糊制紙鱷作為香船驅鱷戮鱷的習俗。

韓愈在潮州建立了一批學堂,大興文化教育。資料介紹,韓愈找來了潮州有名的秀才和他一起辦學,并將自己在潮州的所有俸祿幾乎全部投入辦學。

自天 “安史之亂”以來,大唐開始呈現衰敗凋頹之象,思想文化界則彌漫著頹廢、消極的風氣,儒、佛、道“三教”矛盾交錯。以韓愈為首的一些具有用世之志又信守儒家傳統的士大夫,決心以重新振興儒家精神和經典倫理道德的形式,來挽救社會危機,而韓愈也一生致力于“儒學復古運動”。

韓愈以一個人之力,不惜觸犯皇帝直言進諫,深處貶黜逆境卻沒有低靡消沉,而能繼續果敢剛毅,勇于任事。宋代大儒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韓愈豈不就是這一儒家士大夫精神的典范。

【三】

韓愈在百越蠻荒之地栽下重教育、重讀書的種子,使得潮州的好學崇文之風尚開始形成,并且延綿千年至今。因此也有“韓愈被貶,潮州受益”的說法。

潮州當地著名文史專家曾楚楠認為,韓愈帶給后代潮州人最大的影響是振興了潮州的教育。“潮州人為什么崇拜韓文公,從他來了,振興當地教育,文化素質相對大大的提高。”

韓愈開啟的好學之風,在宋代開始顯示出了效果。潮州元代《三陽志》記載,潮州在南宋時曾有兩座書院,這在當時非常罕見,所謂“潮二書院,他郡所無,文風之盛,亦所不及也。”

“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也成了潮州人的格言,古代潮州文風之盛令人驚嘆。曾楚楠從史志中發現,在南宋末年潮州人參加科舉的考生超過萬人。而當時潮州人大概7萬戶。

“以一戶5口人計,整個潮州40萬人。半邊天沒有資格參加科舉,去掉一半,剩20萬人。上歲數的老人、小孩去掉,青壯年才剩多少。這種文化氛圍如何?”

韓愈之前,潮州只有進士3名,韓愈之后,到南宋時,登第進士就達172名。潮州人將這一科舉的共來算給了韓文公。

至今在潮州,總能看到一些人沉醉于筆墨詩詞的世界里。曾楚楠有自成一體的書法。我們一起吃飯時,在上菜之前他將自己最近寫的一組詩歌遞給了我。

當地人中書法寫的好,對聯出的好的人總是受到尊重。潮州人家門口的對聯,有楷書、隸書、小篆。配上家家戶戶精心種養的蘭花等植物,精細的雕刻中總有博古架、漁樵耕讀等內容,詩禮傳家、耕讀傳家則幾乎是潮汕地區每一個規模較大的家族的家訓、祖訓。

潮州地處廣東省的東南隅,三面環山,這種地理位置使潮州被本地人習慣稱作“省尾國腳”,有趣的是,中華文脈卻在這個角落之城傳承至今。1200年多前,被貶官的韓愈開啟了這一切。

韓愈被貶潮州不足八個月,卻贏得潮州人一千多年的敬重和崇拜。趙樸初先生說,韓愈“不虛南謫八千里,贏得江山都姓韓”。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169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