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如何啟動胎息 修煉胎息之前要準備四調!

道教丹道 2023-09-16 10:48:13


胎兒在母腹內是(shi)用(yong)臍帶呼(hu)吸(xi),臍帶是(shi)生命的真(zhen)諦。落地后,臍帶剪斷了(le),于是(shi)呼(hu)吸(xi)就顛(dian)倒(dao)(dao)了(le),大多數(shu)人是(shi)采用(yong)胸式呼(hu)吸(xi),少數(shu)是(shi)采用(yong)腹式呼(hu)吸(xi)。即使是(shi)采用(yong)腹式呼(hu)吸(xi),也不是(shi)胎息(xi)。所以(yi)說:胎息(xi)法就是(shi)要(yao)把顛(dian)倒(dao)(dao)了(le)的呼(hu)吸(xi)再顛(dian)倒(dao)(dao)過(guo)來,即回歸自然。

練(lian)胎息(xi)時,雖不能(neng)像胎兒在母腹內那樣,既吸(xi)精微營(ying)養物(wu)質,又吸(xi)真(zhen)陽(yang)之氣,但是練(lian)胎息(xi)卻能(neng)把從母體(ti)帶來的(de),已存肚(du)臍(qi)和已分(fen)布全(quan)身的(de)先天真(zhen)陽(yang)之氣激活起來,使其(qi)同全(quan)身的(de)經絡,特別是較(jiao)快地同十(shi)二(er)經十(shi)五(wu)絡溝通,能(neng)迅速地同宇(yu)宙萬物(wu)之真(zhen)陽(yang)相融合。

以心肺(fei)為例:胎息的一吸(xi)百脈(mo)皆合(he),一呼百脈(mo)皆開,呼吸(xi)結(jie)束,百脈(mo)皆通,氣血通暢(chang),百病皆除。

一、調身

依據體情或病情,先從(cong)仰臥式(shi)開始練(lian)習胎(tai)息,在肚臍(qi)未自動呼吸之(zhi)前(qian),必(bi)(bi)須(xu)放松,主(zhu)(zhu)要(yao)是(shi)大(da)腦要(yao)放松;必(bi)(bi)須(xu)寧靜,主(zhu)(zhu)要(yao)是(shi)排除雜念;必(bi)(bi)須(xu)自然,不宜一本正(zheng)經。

二、調息

胎息是(shi)肚臍本身(shen)的(de)自然呼吸,這種(zhong)自然呼吸與人為導引的(de),種(zhong)種(zhong)呼吸鍛(duan)煉方法是(shi)大(da)不(bu)相同(tong)的(de)。因(yin)為臍帶剪斷后,人的(de)呼吸方法顛倒了,現在要把它(ta)顛倒過來,所以還要經過一(yi)段導引才(cai)行。

養生訣云:“調(diao)息(xi)(xi)要(yao)調(diao)真息(xi)(xi)”。真息(xi)(xi)者(zhe),胎(tai)息(xi)(xi)也。嬰兒在(zai)胎(tai)中,如無吸無呼(hu),氣(qi)自轉(zhuan)運。養生者(zhe),呼(hu)吸綿綿,如兒在(zai)胎(tai)之(zhi)時,故曰胎(tai)息(xi)(xi)。調(diao)息(xi)(xi)三要(yao):一者(zhe)下著(zhu)安心,二者(zhe)寬中體,三者(zhe)想氣(qi)毛孔出入,通用無障,而細(xi)其心,念念微微此(ci)為真息(xi)(xi)也。

三、調心

開始練(lian)習時,吸氣--肚臍(qi)凸(tu)起--意想(xiang)全身慢慢擴(kuo)大(da),把身子(zi)擴(kuo)大(da)到(dao)宇宙(zhou)(zhou)一(yi)樣大(da)。同(tong)宇宙(zhou)(zhou)融為一(yi)體。同(tong)時,意想(xiang)宇宙(zhou)(zhou)的(de)巨(ju)大(da)能量(liang)、巨(ju)大(da)信(xin)息由肚臍(qi)和(he)每個孔(kong)穴(xue)進入我的(de)丹(dan)田,同(tong)先(xian)天的(de)真陽(yang)之氣融為一(yi)體。

劉真(zhen)人(ren)養息訣(jue)說:若(ruo)修(xiu)胎息之(zhi)道之(zhi)法,心(xin)不(bu)(bu)(bu)(bu)(bu)殺、不(bu)(bu)(bu)(bu)(bu)欲、不(bu)(bu)(bu)(bu)(bu)盜、不(bu)(bu)(bu)(bu)(bu)偷、不(bu)(bu)(bu)(bu)(bu)邪、不(bu)(bu)(bu)(bu)(bu)顛(dian)、不(bu)(bu)(bu)(bu)(bu)狂。心(xin)自明朗,常(chang)(chang)守戒。真(zhen)息常(chang)(chang)調,觀照遍身世界,身心(xin)清凈,邪氣(qi)不(bu)(bu)(bu)(bu)(bu)入一(yi)身無病患乃長生(sheng)之(zhi)人(ren)也。

四、調氣

善攝生者(zhe)(zhe),必明調氣之(zhi)故(gu)。欲修調氣之(zhi)者(zhe)(zhe),當設密室(shi)閉(bi)戶安(an)床暖(nuan)席,仰(yang)臥閉(bi)目,先習閉(bi)氣,以(yi)鼻吸入,漸漸腹滿;及閉(bi)之(zhi),不可忍(ren),乃從口細細吐出,不可一吐即盡(jin);氣定復如前閉(bi)之(zhi)始(shi)而十(shi)息,或(huo)二十(shi)息不可忍(ren)漸熟漸多,如能閉(bi)七(qi)、八十(shi)息以(yi)上,則藏府(fu)胸膈之(zhi)間。如日夜,行得一二度(du),久久耳目聰(cong)明,精神(shen)完(wan)固體健身輕,百病消滅(mie)矣。

調氣之法就是從鼻吸氣,慢慢閉氣20-60秒以上,然后從口緩緩呼出。明朝《壽世保元》說:一呼一吸數至三百八十息為止。太多太多,常人能做到?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卷27《調氣法》說:彭祖日調氣三(san)百息,耳無所(suo)聞,目(mu)無所(suo)見,心無所(suo)思。壽三(san)百六十歲。

道家的(de)玄門胎息修練法

就(jiu)算(suan)(suan)真(zhen)的(de)有(you),也不會是在網上(shang)隨便就(jiu)能找到(dao)的(de)。不然豈不是真(zhen)人滿街走,半(ban)仙多如狗?這種東西從來(lai)都講究機(ji)緣,道統和(he)老(lao)師(shi)的(de)言傳身教。就(jiu)算(suan)(suan)你得到(dao)了(le),沒有(you)老(lao)師(shi)的(de)指(zhi)導你敢練(lian)?不怕(pa)練(lian)岔氣,練(lian)走火?所以說了(le),還是淡定點..除非有(you)把握,否則還是算(suan)(suan)了(le)。選(xuan)我滿意(yi)答案吧(ba),謝謝!

陳摶《胎息訣》

陳希夷《胎息訣》

夫道化少2,少化老3,老化病4,病化死5,死化神6,神化萬物7,炁化生靈8,精化成形9,神炁精三化10煉成真仙11。故云:存精、養神、煉炁,此乃三德12之神,不可不知。子午卯酉13四時,乃是陰陽出入之門戶也。定心不動,謂之曰禪14;神通萬變,謂之曰靈;智通萬事,謂之曰慧15;道元16合炁,謂之曰修17;真炁歸源18,謂之曰煉19;龍虎相交20,謂之曰丹21;三丹同契22,謂之曰了23。苦修行之人,知此根源,乃可入道近矣。

【注釋】

1《》:本篇文字摘自《》,[1]其后半部分與《》所收《》基本相同。

2夫道化少:“夫道化少,少化老,老化病,病化死,死化神。神化萬物,氣化生靈,精化成形,神炁精三化煉成真仙。”此段話本來是描述人由生到死的自然規律,而道家反其道而行之,通過丹道修煉又由萬物化為三,三化為二,二化為一的逆向求索,獲得生命再生的煉丹理法。這在《》中也有類似說法。但是陳摶在這里如此描述的目的不止于此,這其中隱藏著一種丹道行氣方法。此種行氣(呼吸)方法,是將呼吸次數逐漸減少。

3少化老:呼吸光少還不行,還得綿弱細勻而長久。老,久長也。

4老化病:即將呼吸的“呼”去掉,只存“吸”氣。然后將吸入之氣藏于體內,守于臍下,閉息數點子,至1000數,胎息之功方才漸成。《》卷三十五《》曰“初可數得三十、二十點子,漸可數百及二百后五百,若能至數及千點子,此小胎息,長生卻老之術”。病,缺也。

5病化死:最后將呼吸的“吸”也去掉,口鼻呼吸全無,“心如死灰,形如槁草。”死,無也,槁枯也。《》云:“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6死化神:口鼻呼吸沒有了,于身形枯槁、萬念俱寂之中,體內氣息隨著臍內“呼吸”而自然生發、萌動、循環,即實現了胎息。神,自然規律也。就人體來說,指秉自然而動的東西,乃人體的先天本性,是與生俱來的天生的生理機制。《》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陰陽不測謂之神。”

7神化萬物:世間萬物自然有其自然規律主宰,由其內在規律而化生。這里主要指氣息在體內自然循環、融動,甚至人體千孔百穴與體外氣息吞吐交換,汲取營養,從而實現了“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胎息的實現,猶使人返回先天,猶返嬰兒;嬰兒再生,猶人體經絡氣血、肌膚骨節、五官毛發、千孔百穴之再生。這就象:神化萬物而為三(精氣神),三化為二(陰陽),二化為一(太極),一化為虛(無極);然后又由無極生太極,一生二,二生三,三又生萬物的一個循環不斷的過程。

8炁化生靈:萬物的功能表現,是由其本性所化生的。如人體的臟腑功能、氣血的布輸、經絡的流注等等,都是由“炁”[1]的先天本性決定的。氣,是萬物生成的根本,所謂氣絕人亡。靈,就是人體千姿百態的功能表現或各種各樣生理性變化的具體表現。

9精化成形:精是構成萬物及維持其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由它生化出形態各異的豐富的物質世界。《》云:“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10三化:指“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的內丹修煉過程,簡稱為“神炁精三化”。《》(經陳攖寧批注的抄本)云:“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化道,三寶之旨也。”

11真仙:道教指修真得道而長生不死的人為真仙。真,得道升天之人。《》云:“得天地之道,故謂之真人。”仙,超脫塵世、神通廣大、長生不死的人。《》云:“老而不死曰仙”。

12三德:即三合成德,指精炁神和合相交。《》云:“涵養之功,必自黃庭。腎中藏精,精中生炁,交合街心,心液相煉于黃庭。儻知交會不差,則精合于炁,炁合于神,神合于道,則生生之理不失天地之中,故曰三合成德。”

13子午卯酉:夜晚12時前后一小時之間為子時,中午12時前后一小時之間為午時,早晨6時前后一小時之間為卯時,傍晚6時前后一小時之間為酉時。丹道修煉之人講究擇此四時煉功,理由是此四時為人體隨日月星辰的陰陽交替發生轉折性變化,因此擇四時煉功效果最佳。

14禪:為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其意在于“定”,故有禪定之說,也就是“安靜而止息雜慮”的意思。道家佛家,互相學習,互相融合,互相借用修煉方法,比比皆是。如《》中的“禪觀法”,即為道家的存思行氣法。

15慧:亦出自佛教,是指明白真實的道理,不起一絲一毫癡心妄想的念頭。《》釋文:“智慧與聰明,一般意是基本相同的,但必競有所不同。聰明可以用在正路上,也可以用在邪路上;智慧則是能夠分明正邪的道理的。”

16道元:均指氣,“道”指天地的沖和之氣;“元”指丹田中腎間所發真氣。將大自然沖和之氣與人體元氣,進行聚氣、煉氣最后結丹,故曰“道元合炁”。

17修:指修真,即保養神氣。《》云:“神養于炁,炁會于神,神炁不散,是謂修真。”

18真炁歸源:亦稱真氣歸元,指體內真氣上朝于頂,為道家“屈伸吐納煉形之術。”

19煉:即煉己持心,煉己筑基,為丹道修煉之基礎功夫。明伍沖虛《》云:“即古所謂言行其當行之時曰煉,熟行其當行之事曰煉,絕禁其不當之時亦曰煉,精進勵志而求其必成亦曰煉,割絕貪愛而不留余親亦曰煉,禁示舊習而全不染習亦曰煉。”

20龍虎相交:指心神與腎氣交媾。《》云:“腎氣投心氣,氣極生液,液中正陽之氣,配合真一之水,名曰龍虎交媾。”

21丹:指道家在丹道修煉過程中在體內所結的內丹。《》云:“氣能存,生內丹也。”

22三丹同契:通過一系列的丹道修煉,結成三丹,即元精、元氣、元神融合,在丹田初結丹坯;一點落黃庭,在中丹田結為神丹;再經過七返九還,在上丹田結為金丹,即所謂三丹同契,“三花聚頂”。

23了:指大功告成的意思。“大功告成”謂之了,“行道飛生”謂之當。所以丹道修煉中,以三丹田精氣神合而為一,元精、元氣、元神合一相融,出現了三花聚頂,即謂之大丹結成,如此才稱之為“了”。

【譯文】

陳希夷胎息訣,是道家存精、養神、煉氣的靜功方法。所謂胎息,乃道家行氣術中最主要者,即如嬰兒在母腹中,不用口鼻呼吸,而行腹中呼吸。《》曰:“習閉氣而吞之,名曰胎息。習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曰:“胎息者,如嬰兒在母腹中十個月,不食而能長養成就,骨細筋柔,握固守一者。”其說源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一語。

胎息的修煉方法,是將人的呼吸由多變少,由短變長,由粗變細,由急變緩,由亂變勻,最后由有變無,出現內呼吸,直到煉出真性、神靈出現,這就是元神。這就象一個自然人,由少到老,由老到病,由病到死,由死歸于虛無,歸于自然之“道”的一般規律。也就象老子所描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樣一個人類生存、發展、歸宿的自然規律。道家在修真過程中則將這一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即所煉之元神可以將萬物化合為“三”,即神氣精;“三”可以化生出含有陰陽二氣的靈物“二”,即陰陽合抱之物;陰陽二氣化合為圣胎,這個圣胎最開始是由精氣化生的,即“一”,或太極;太極再歸于無極,即返先天。經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這“三化”次第,就可以達到“煉成真仙”的目的。所以說丹道修煉的根本途徑就是“存精、養神、煉氣”,這三種方法修真之人不可不知。

在一(yi)天(tian)一(yi)夜中,夜晚12時(shi)(shi)前(qian)后(hou)一(yi)小時(shi)(shi)之間的(de)子(zi)時(shi)(shi),中午12時(shi)(shi)前(qian)后(hou)一(yi)小時(shi)(shi)之間的(de)午時(shi)(shi),早(zao)晨6時(shi)(shi)前(qian)后(hou)一(yi)小時(shi)(shi)之間的(de)卯時(shi)(shi),傍晚6時(shi)(shi)前(qian)后(hou)一(yi)小時(shi)(shi)之間的(de)酉時(shi)(shi),是人體(ti)隨日月星辰(chen)的(de)陰陽交替發生轉折性(xing)變(bian)(bian)化(hua)的(de)關鍵時(shi)(shi)段(duan)。丹(dan)道(dao)修(xiu)煉(lian)之人選擇這四個時(shi)(shi)辰(chen)練功(gong),效果(guo)最(zui)佳。同時(shi)(shi)還要堅(jian)持心神(shen)(shen)不動,驅(qu)除一(yi)切雜念(nian)的(de)“禪(chan)定(ding)”方(fang)法;采取外應接物來(lai)去(qu)自便,內(nei)景變(bian)(bian)化(hua)神(shen)(shen)靈通變(bian)(bian)的(de)“機變(bian)(bian)”方(fang)法;通過(guo)千山萬水,破經問道(dao),最(zui)后(hou)實現智(zhi)通萬事(shi)的(de)“大智(zhi)慧”;經常(chang)神(shen)(shen)守丹(dan)田,抱元(yuan)(yuan)守一(yi)的(de)“修(xiu)煉(lian)”法則,使天(tian)地(di)人之元(yuan)(yuan)氣(qi)都會合于(yu)人體(ti)內(nei),聚養成先天(tian)真一(yi)之氣(qi),并復歸于(yu)生發它的(de)地(di)方(fang),濡養元(yuan)(yuan)神(shen)(shen);再(zai)經過(guo)精(jing)氣(qi)與元(yuan)(yuan)神(shen)(shen)的(de)交合,初結成“丹(dan)”;丹(dan)道(dao)修(xiu)煉(lian),使元(yuan)(yuan)精(jing)、元(yuan)(yuan)氣(qi)、元(yuan)(yuan)神(shen)(shen)融合,結成三丹(dan),實現“三花(hua)聚頂”,大丹(dan)結成,叫做“了(le)道(dao)”。只有立下弘誓,堅(jian)忍(ren)不拔的(de)苦苦修(xiu)煉(lian)的(de)志士,而且獲得了(le)真師的(de)嫡傳,才(cai)算步入了(le)丹(dan)道(dao)修(xiu)煉(lian)的(de)正途

【胡(hu)孚琛(chen)】辟谷與胎(tai)息

《云笈七簽》卷六十載《中山玉柜服氣經》云:“夫求仙道,絕粒為宗;絕粒之門,服氣為本;服氣之理,齋戒為先”。

丹家傳有《內經圖》,這張圖實際上是把人體看作一架卷揚機,內中布滿很多機關消息,丹家謂之關竅,一旦發動起來,它會自動運轉,從吃飯、喝水、穿衣、走路、呼吸、說話等后天動作轉化為不吃、不喝、不冷、不熱、不病、不老、不呼吸、不思維卻仍然生氣勃勃的先天運轉機制,這就是我說過的無食、無息、無念、無身的四無境界。

平常人身體靠后天機制運轉,人體有呼吸、消化、循環、內分泌、生殖、運動、泌尿、神經等多種系統維持生命,餓了要吃,口鼻呼吸不能停,如果不吃不喝不呼吸,就是死亡。

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是人體向外部攝取能量的兩大通道,是人體后天生理運行機制的關鍵,一天也不能停止。“一口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呼吸停止是鑒別死亡的指標。

丹道并非將人體八大系統全部停止,例如血液循環和內分泌系統就不能停,丹道是通過修煉轉化這八大系統的功能,由后天生理運行機制轉化為先天生理運行機制,即轉化為按自然界和人體本身的規律不受干擾的自動化運行機制。

為達此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選擇吃飯和呼吸兩項作突破口,將這兩項轉化為先天運行機制,修煉辟谷和胎息。

人不吃飯餓兩天尚不致死,但一般人大約餓七至九日便會死亡,人不呼吸則連十分鐘也受不了,故辟谷和胎息相比,修煉辟谷較少危險,故丹家確定以“絕粒為宗”,絕粒就是辟谷。

丹道修煉要從根本上改變人的體質,最有效的辦法是先修煉辟谷,故《中山玉柜服氣經》中的有關絕粒、服氣、齋戒的那段話,乃古代仙家的經驗之談,是丹道的重要法訣。

關于辟谷和胎息,葛洪《抱樸子內篇》早有記述,《云笈七簽》中也載有多種操作方法,我已摘要收入《中華道教大辭典》中,讀者可以參看。

本文不講古代丹家有關辟谷、胎息的記述,僅談一些可操作的經驗和體會。

按《中山玉柜服氣經》所說,要修丹道,首先從辟谷入手,然而人若斷絕食物,靠什么生存?要靠服氣,靠呼吸和思想(存想日月星光等)啟動光合作用,直接通過空氣吸收大自然中的營養和能量,以維持生命。

至于怎么進入辟谷狀態,則以“齋戒為先”,即靠調整心靈信息啟動辟谷程序。古齋戒法,要求獨置一室,焚香沐浴,入室坐臥皆可,素食靜處,咽氣納津,攻下身中濁氣穢物,存思心火焚燒全身,直至感覺室內光明如晝。

現代人辟谷前亦要采納古人齋戒遺意,關鍵是用兩星期時間清理思想,作好辟谷的一切心理準備,增強辟谷祛病健身、修道煉丹成功的意念。從而確定從某日開始,辟谷多少天,辟谷期間對水、水果的要求及定能達到目標的心理暗示,到時如期開始。其中存思丹田起火,陽焰騰空,焚身去穢一節功法,乃丹家秘傳法訣,亦有祛病凈身之效。此類心理暗示法訣師傳不一,要自己體會。

辟谷時間有短期、中期、長期之不同,也要在齋戒期間預先作好心理準備。

短期者有三五天到兩星期不等;中期者半月至百日;百日以上為長期辟谷。

辟谷期間有完全禁水、禁食者;有不禁水但禁食者;有可以每天吃少量水果者;長期辟谷者還有以棗子、核桃等干果調節者。

采用何種辟谷方式,要根據自己的生理感覺而定,進入辟谷狀態后要隨其自然,決不要有心理負擔或施加強迫性觀念。

一般說來,初學辟谷,先采用短期,并每天進食三個水果為好,等找到感覺,取得經驗,再循序深入。

當辟谷狀態堅持到十天左右時,體重逐天下降開始停止,有一段適應期,一般反應比較大,血壓較低,且忌奔跑或劇烈運動,爭取使體質穩定下來。

一般來說,辟谷期間并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甚至仍能參加農業生產勞動。但必須保持心情平和,不驚不躁,走路有輕飄飄的感覺,要穩步前進,小心路人和車輛,不要在熱鬧、混亂場所停留。辟谷至四十天,血壓會恢復至穩定點,一切如常,精力旺盛,危險性就減小了。

必須指出,辟谷狀態是人類本身具有的一種生理潛能,任何人都可以被開發出來。

丹道修煉中人們會發現人體生命還有許多潛能可以開發,例如不饑不渴、不冷不熱、息停脈住、突增神力等,常人以為不可思議,其實毫不奇怪。

內丹學是一門科學,辟谷狀態更是可以用科學手段檢驗的事實,學者們可大膽進行實驗研究,不必理睬那些偽科學家所糾合之無知蠻橫鼠輩的誹謗。

辟谷期間有存思、心理暗示等功法,要嚴肅認真執行,心理學也是科學,也有自己規律。如辟谷期間存思太陽中能量進入身體,開啟玄關接受宇宙能量等,均有實效。特別是遵守齋戒期間心理暗示的預定辟谷時間,如提前進食,會發生腹脹,大便不通等癥狀,直到預定時間才會解除。

心靈誘導可啟動辟谷,這也是千真萬確的。為減少意外,辟谷功法要在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下進行,且要進行醫學監測,將辟谷期間的生理指標和煉功感受記錄下來,特別是要記錄每天的血壓、脈搏、大小便和體重,發現意外立即停止辟谷。

據我所知,辟谷是丹道中最安全有效的入手法門,堅持不住可立即進食,就象吃飯也可撐死、噎死一樣,辟谷也有類似危險,這種易出危險的人丹家謂之業力深重,決非福慧雙全的載道之器,壓根兒就不必修習丹道。

丹道須師傳口授,不能照書自修,辟谷在丹道中雖不可輕視,但技術水平較低,故易實行。

為謹慎起見,將辟谷期間進食水果等禁忌寫出,以備教授辟谷的丹師參考。

一忌飲酒。空腹飲酒刺激黏膜,易引起胃潰瘍、胃炎。

二忌吸煙。吸煙引起胃酸增加,引發饑餓感,易引起煙醉、頭暈、乏力、頭痛。

三忌飲茶。飲茶易刺激神經,引起茶醉,導致心慌、脈快和四肢無力。

四忌吃糖。吃糖會使血糖升高,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影響腎功能和血液循環。且易引發饑餓感,使辟谷失敗。

五忌喝牛奶、豆漿。在沒攝入淀粉時,牛奶等皆難吸收,且不合辟谷本旨。

六忌吃柿子。空腹時易和胃酸結合成難以溶解的硬塊,引起胃潰瘍、胃炎。

七忌吃香蕉。香蕉中含鎂多,易引起血液中鎂鈣比例失調,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

八忌吃蕃茄。番茄易與胃酸發生化學反應合成難溶解的硬塊,引起胃潰瘍、胃炎。

九忌吃橘子。橘子汁含大量糖份和有機酸,空腹會刺激胃黏膜。

十忌吃山楂。空腹吃山楂不僅耗氣,而且會引發饑餓感,出現胃痛。

十一忌吃白薯。白薯中含單寧和膠質,會刺激胃分泌過多胃酸,且和辟谷本旨不合。

十二忌吃生蔥、姜、大蒜,耗人氣息,易引發急性胃炎。其他中醫認為破氣的藥物、食品、蔬菜如蘿卜等,亦不可食。

(注:在陳全林老師的辟谷日記中,有飲普洱茶、飲自制藥酒、進食蘿卜等方面的記錄,還可以促進辟谷的效果。胡教授此處是指一般情況下的禁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禁忌也會有所不同,合道中醫辟谷會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給予具體的指導方案。這也說明如果自己根據書上的方法自行探索辟谷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請朋友們務必重視和謹慎。)

辟谷期間可食瓜果以黃瓜為優,其他如西瓜、蘋果、梨、桃、葡萄、獼猴桃、火龍果等,皆可供選擇。長期辟谷者可服些紅棗、核桃、板栗、百合、黃精等干果和藥材,忌服豆豉湯等物。

辟谷結束時首次宜進食淀粉性流質食品,由少漸增,切莫暴食暴飲。

辟谷期間體重可下降5—— 15公斤之多,恢復飲食后有些反彈,但要自覺將體重控制在合理限度之內。

辟谷期間某些不健全細胞(包括腫瘤細胞)和多余脂肪被轉化為熱量消耗掉,身體生理潛能得到開發,某些疾病不藥而愈,這顯然對人體健康是有利的,在丹道中,辟谷是對身體的凈化。

現代城市富裕階層之人口多病,大約為環境污染、生活緊張乃至吃喝無度所致,因貪吃致病又因病服用化學藥品,結果化學藥品本身又是致病因素,如此形成惡性循環,辟谷無疑是救民良方。

丹道中不少技術有開發價值,諸如這種修煉不饑不渴乃至不寒不熱的功夫,人人能學,不僅有科學價值,也有實用價值。

我不惜將此術從丹道中公開揭出,顯然也考慮到辟谷之術恰似莊子所謂不龜手之藥方,實有富國強兵的戰略意義。

古人辟谷,多以服氣配合,或咽氣一段時日自然進入辟谷狀態。

此術先入室正臥,靜心止念,先吐一口氣,至出息盡時,閉息收腹咽下。息不出而咽氣入腸反易致病,必先排濁氣而出,牽動體內元氣上升,再咽下謂之咽元氣。當濁氣吐盡時,立即閉口咽之,以意送之,以手摩之,直入下丹田。和氣干咽謂之“云行”,和津而咽謂之“雨施”。此法乃丹家秘傳,五十日而谷氣盡,百日而病氣除,其間忽爾靈光現,則入丹道正途。

《胎息經》云:“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注。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胎息銘》云:“三十六咽,一咽為先。吐唯細細,納唯綿綿。坐臥亦爾,行立坦然。戒于喧雜,忌以腥膻。假名胎息,實曰內丹。非惟治病,決定延年。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胎息經》共17句83字,乃唐代丹家所傳。后14句56字,補入咽氣之術,出世稍晚,稱《胎息銘》。

“胎”字是講定神于胎中,不動不搖,如嬰兒之處母腹。“息”字是講伏氣為息,綿綿密密,幽幽微微,粗氣滅絕,如胞胎中之嬰兒,不以鼻口呼吸。胎息之功夫,全在能否伏氣,將呼吸之風相、喘相、氣相之粗氣滅絕,往來無跡,方為息調氣定。如此氣定神慧,心息相依,神氣不二,至虛空大定,則成玉液還丹。

胎息是修煉玉液還丹的基本功法,凝神是得汞的一步性功,是產生定力的關鍵步驟。“胎”是圣胎,圣胎為元神(汞)所結;“息”是真息,真息即命蒂,命蒂乃元氣(鉛)所結,至呼吸不出不入(所謂“內不出,外不入”)之時自得。道在天地間,領悟由一息。

式一子云:“凡息者,呼吸也,人所易知;而凡息中之真息,惟修真者能知之;至真息中之無息,無息中之不息,非真人莫辨。虛極靜篤之時,凡息除而真息見;杳杳冥冥之中,真息現而無息立;綿綿密密之頃,無息安而不息轉。知轉息,即知轉識;知轉識,即知轉幾,知幾其神乎!”

蓋此即以后天呼吸,尋真人先天之息,先天呼吸一動,玄關不遠矣。“后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即此得鉛的一步命功。

人之生命,全靠神氣支撐,神氣入身則生,離形則死。如此神氣不離而相守,神氣相忘則入虛,入虛而道體自圓明無礙。神氣以虛無為根基,能虛其心則神自清,能無其身則氣自靜,能清能凈,固守虛無,則神氣得養。

張三豐《道言淺近說》云:“心止于臍下曰凝神,氣歸于臍下曰調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凈自然曰勿忘,順其清凈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潑而心自在;即用鉆字訣,以虛空為藏心之所,以昏默為息神之鄉,三番兩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炁融合,不覺恍然陽生而人如醉矣”。

曹文逸真人《靈源大道歌》云:“元和內運即成真,呼吸外施終未了”,外呼吸不停難入修真之路,足見胎息為丹道必經之途。

黃帝內經》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胎息之啟動,應從臍下入手。

《莊子·德充符》記載,孔子在楚國恰巧看見一群小豬崽圍在剛死的母豬身上吃奶,一會兒發現母豬已死,不象生時有靈性,就立即丟下母豬驚慌逃走。可見它們愛母親并不是愛其形體,而是愛其生命(神氣)。

《養生膚語》亦云:“人始死,耳目口鼻手足形體具足,而父母兄弟妻子莫之愛者,謂其神之去也。然則人之所愛,在神不在形矣。而今人所養,顧在形不在神,何耶?今人作文神去,作事神去,好聲神去,好色神去,凡動靜運用紛紜,神無不去,人莫之惜,顧神絕,乃獨悲之深焉,是何見之晚也!”

天地間花草樹木,鳥獸魚蟲,凡能生長發育者,莫不有氣;凡能飛游行動者,莫不含靈,足見神氣即是生命。人之死而為僵尸,神氣離形,則如土石泥沙無異。

丹道之修煉,即是以神氣相抱,而守其形。

思慮營營則神耗,呼叫奔波則氣散,貪色縱欲則形疲,神氣形相離則非病即死。胎息之要害,在于神氣相注,神凝氣定而常住于形體之中,使神氣形相融為一,進而體道通玄。神氣混合而入于定則生“汞”,形氣內運引發不息之元氣而得“鉛”,以鉛伏汞性命雙修便成玉液還丹。

《胎息經》僅從神氣入手而不言形,非不要形,實乃道家“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忘形以養氣”之法訣。胎息成則丹田有藥,所得內丹為玉液還丹,比金液還丹尚差一步。蓋末法時代,金液還丹條件難備,不得已由盡性而至命,先成此玉液還丹。曹文逸《靈源大道歌》云:“形神雖曰兩難全,了命未能先了性”,即是此意。玉液修煉無求于人,全從自身陰陽煉起,可公開傳播,較少流弊。

道學乃“反俗”之學,倡導逆向思維,其觀點往往與世俗流行的觀點相反。丹道亦是逆向修煉之術,其效驗多為常人認為不可能的反常之事。

例如常人每日必食,我獨可以不食(辟谷法);常人呼吸不能停止,我獨可以不息(胎息法);常人每天都需睡眠,我獨可以不睡(煉睡魔);常人冬則寒夏則熱,我獨可以不寒不熱;常人每日思慮營營,我獨可以無念;常人貪財貪色貪權好名,我獨可以無欲;常人一生災禍疾病不斷,我獨可以無災無病。

吾人能興反俗之學,行反俗之事,修煉反俗之功,得反俗之驗,則可以稱奇男子、大丈夫。大丈夫居世間,須是成大事業,作大學問,有非常之舉動者。

《丹陽真人語錄》云:“劉高尚居環堵四十年,別無他事,但虛其心,實其腹,去其華,忘其名,棄其利,清其神,全其氣,丹自結,仙自成。乃有贊之曰:塞其兌,閉其門。昔誦此語,今見斯人。可謂簡且當矣”。

先師知非子云:“考仙道下手,即以腹有暖氣為驗,漸至通體充和,口中可以干汞,吹氣可以炙肉,全身一片純陽。夫身體之質,皆陰物耳,陽盛則陰衰,陽純則陰絕,即有干汞炙肉之陽在,烏有血肉之陰不化乎?又考釋氏之言曰:人身之來源,唯是壽、暖與識。壽者,稟之于父母之施予。人壽之長短,皆以所稟之厚薄而有異。暖即動物之生命,暖盛則旺,暖絕則亡。識即靈識,謂去后來先做主公者。故修煉之要,不外培其壽,增其暖,則形體自健,神識有依。依此為基,暖增不已,則形質漸妙,壽命永固,身化虹霓,無有變滅,識絕污染,返于圓明,此與道之九還七返,豈非二而一耶?”

李涵虛真人將此段胎息功夫謂之曰“鉆杳冥”,甚得丹法要旨,且又形象生動。他說:“是時也,心如太虛,有息相依則不虛。心如太空,有息相隨則不空。不虛不空之間,靜之又靜,清而又清,一切放下,全體皆忘,心神默默,氣息綿綿,皆入于杳冥之中,此之謂鉆杳冥。杳冥之中,一神獨覺,此乃真息也”。此句話活脫脫的,將丹家之秘合盤托出。

先師知非子又云:“還有必須知道的,玉蟾仙翁曰:‘昔日遇師真口訣,只教凝神入氣穴’。氣穴,一般都指為臍下之下丹田。實際上所謂氣穴,我得真師指授,乃是在靜定之中,真神與真氣相依相抱而合一。換句話說,即是以氣為穴而神凝之,所謂‘神入氣中,如在深穴之內’者是也。善乎閔一得真人之言曰:‘圓虛圓寂,圓清圓和。何內何外?何有何無?生生化化,一付如如。返還妙用,如斯如斯。成身內身,是名真吾’。此種高級層次功夫的行持,是不拘行住坐臥,只要能祛除一切雜念妄想,不思過去未來,惟用現前一念,將全身放松,與整個宇宙太空法界融為一體,則氣自養。如是熏習日久,自見‘靈光獨耀,迥脫塵根’矣”。

無心即是天心,即是道心,人能“萬緣放下”,將人心契入虛無境界,則天仙有路可通。“人心若與天心合,顛倒陰陽只片刻”,誠哉斯言!

丹家所傳胎息術有多種,以《胎息經》所傳為其綱要。《鐘呂傳道集》中載呂洞賓說:“煉形止于住世,煉氣方可升仙。世人不達玄機,無藥而先行胎息,強留在腹,或積冷氣而成病,或發虛陽而作疾。修行本望長生,似此執迷,尚不免于疾病,殊不知胎仙就而真氣生,真氣生而自然胎息。胎息以煉氣,煉氣以成神”。

胎息術比辟谷術更難掌握,要求修煉出鉛、汞之藥物后自然進入胎息狀態,無藥而急著先行胎息,如無經驗,易出偏差,不可不知。

此外尚有閉息法,先仰臥而靜心,待出息盡,即可閉息。其法宜緩,從容心靜。此法可存想人體八萬四千毛孔皆通虛空,以周身毫竅毛孔呼吸漸至胎息,胎息生則口鼻之息自閉。五百息能閉之而內景觀,閉之千息可易肉換骨煉髓。另外還有全身徹底放松,先行逆呼吸,待松靜自然之時,突然以“哼”字聲震動胸腹,激起橐籥,閉息鼓動而漸入胎息者。

丹家傳有“哼、哈、嗨”三聲口訣,“哼”字訣聲震上焦,“哈”字訣聲震中焦,“嗨”字訣聲震下焦。聲音在丹道中運用頗妙,用以調諧人體生理和宇宙節律同步,故丹家秘傳許多咒語以助煉功,無非是通過聲音啟動玄關以達天人合一之境。然此類功法多由師傳面授,本文不作深究。

本文既然已將咽息法傳出,索性再泄一秘密,即仙家相傳之“十六錠金”,其訣云:“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此功有吸氣,提肛縮腎,意注臍下,咽氣幾個動作,然單修雙修皆可用,辟谷胎息俱有效,采藥煉氣運河車,因目的不同火候有異,變化萬千,丹家視為鴻寶,故字字為金。

世人知此訣者多,然明白其中奧秘者卻百無一見,吾今揭出,此亦丹家真傳。

我主編之《中華道教大辭典》中收入多家胎息、辟谷之術,讀者可與此互參,以求融匯貫通。

人體本是一架蘊藏著巨大潛能的自動機,丹家以“法訣”將其啟動開來,就會自動運轉,不再靠人力操縱,其潛能之發揮亦屬自然。其中具體功法,不可盲修瞎煉,必須有經驗的丹師臨爐指導。

筆者原則(ze)上不指導(dao)具體功(gong)法,僅作學術研究(jiu),然此處所泄露之(zhi)丹(dan)法,皆(jie)千金難(nan)求,別有深意,讀者宜慎(shen)思而明(ming)辨之(zhi)。

睡仙功的鎖鼻胎息術(shu)

頭南腳北正身仰臥,頭下墊枕。兩眼輕閉,舌抵上腭。兩手握固,兩臂自然伸直,放置于距離身體兩側約五寸處。兩腿自然伸直展開,兩腳跟相距約五寸許,腳尖朝向左右方(圖4)。
按以上臥勢躺好后,排除各種雜念,先叩齒36次(即兩唇閉攏,上下齒互相叩擊),然后再將口中滋生的津液分三口咽下,并用意念導引至腹丹田內。
在用鼻子細細吸氣的同時,腹部漸漸凸起充滿,隨后閉息,于心中數數,以計停息時間的長短。待體腔氣悶,難以忍受之際,便從口中再細細吐出。如此練功為一遍,當調息平穩之后再練第二遍。練功遍數不限,但力求每次閉息的時間逐步延長;若能將閉息之數由百至千,且鼻下放羽毛而不晃動者,即胎息初成。
若依古人所言,修持者能閉息至二百五十數,即可華蓋(眉)明,耳目聰,舉身無病,邪不干人,便可長生矣。如繼續堅持修持,可逐漸達到不再用口吐氣,惟鼻中有綿綿短息的大成境界。 (1)此術務于每日夜半后至日中前生氣時修煉,中后至夜半前死氣時勿練。
(2)凡遇天陰、大霧、大風等惡劣氣候,或室內太過寒冷時,暫停修煉。
(3)無論吸氣或吐氣,均要做到兩耳不聞其聲,使呼吸達到微細連綿狀態。
(4)修煉胎息前,可暖一杯溫酒飲之,能起到潤六腑,引氣開關,有益胎息修煉的作用。
(5)飲食上戒酸咸油膩之物,特別是豬肉和生水果,最為忌諱。
(6)進入“鎖鼻胎息術”的修煉之后,便可配合“睡禪功”同時修持,“服氣導引術”即可廢棄不練。 閉息之術是一種非常古老而流傳甚廣的養生功,早在南朝陶弘景的《養生延命錄》,初唐《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以及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均有記載,也是古人用以祛病療疾的重要手段之一。
陳摶所傳的這套“鎖鼻胎息術”有所不同,其閉息原理不僅僅是為了使氣滲透臟腑百脈,通潤全身,而是在“服氣導引術”的修煉基礎上,力求人體的生命能量(內氣)不外泄,或減少到最低程度,由此而作為延年益壽的根本。《服氣經》曰:“道者氣也。保氣則得道,得道則長存”。故《太微升玄經》云:“氣絕曰死,氣閉曰仙”。 北宋杰出的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居士),因讀了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中的養生要旨,便身體力行,勇于實踐,先后治愈了多種疾病,屢獲效驗。他將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練功方法推薦給好友張安道。蘇軾所推薦的乃是“胎息術”,系蘇軾閱讀孫思邈《備急千金方》養生門第五篇“調氣法”的心得體會。文中記述切實,頗合自然之理,文詞樸實易懂,對我們理解陳摶的“鎖鼻胎息術”有很大的參考和啟迪作用。故摘錄如下,以便參照領悟。
養生之方,以胎為本,此固不刊之語,更無可議。但以氣若不閉,任其出入,則眇綿洗漭(guOng,m6ng,形容似水域那樣廣闊無邊,空曠迷茫的意思),無卓然近效;待其兀然自住,恐終無此期。若閉而留之,不過三五十息,奔突而出;雖有微暖養下丹田,益不償于損,決非度世之術。
近日深思,似有所得。蓋因看孫真人養生門中第五篇,反復尋究,恐是如此。其略曰:和神養氣之道,當得密室閉戶,安床暖席,枕高二寸許,正身偃臥,瞑目,閉氣于胸膈間,以鴻毛著鼻上而不動。經三百息,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如此,則寒暑不能侵,蜂蠆(chaj,蝎子類毒蟲的古稱)不能毒,壽三百六十歲,此鄰于真人也。
此一段要訣,弟且靜心細意,字字研究看,既云閉氣于胸膈中,令鼻端鴻毛不動,則初機之人安能持三百息之久哉!恐元(“元”通“原”)不閉鼻氣,只以意堅守于胸膈中,令出入鼻似動不動,氤氳緲緲;如香爐蓋上煙,湯瓶嘴上氣, 自然出入,無呼吸之者,則鴻毛可以不動。
若心不起念,雖過三百息,可也。仍須一切依此本訣,臥而為之。仍須真以鴻毛粘著鼻端,以意守氣于胸中,遇欲吸時,不免微吸,如此,出入元(原)不斷,而鴻毛自不動,動亦極微。則又加意制勒之,以不動為度。雖云制勒,然終不閉,至數盲息。出者少,不出者多,則內守充盛,血脈流通,上下相灌輸,而生理備矣。
兄悟此元(原)意,甚以為奇。恐是夜夜燒香,神啟其心,自悟自證。適值痔疾及熱甚,未能力行,亦時時小試,覺其理不謬。更俟疾平天涼,稍稍致力,續見效。當報弟,不可謂出意杜撰而輕之也。”
為了幫助理解蘇軾所悟出的“出入原不斷”和“然終不閉”之理,特摘錄佛藏《安盤守意經》中有關調身調息方面的論述,以供參證。
“以(yi)謂(wei)凡出入鼻(bi)(bi)中(zhong)而(er)(er)有(you)聲者(zhe)(zhe),風(feng)也(ye)(ye);雖無(wu)聲而(er)(er)結滯(zhi)(zhi)不通者(zhe)(zhe),喘(chuan)也(ye)(ye);雖無(wu)聲亦不結滯(zhi)(zhi),而(er)(er)猶粗悍(han)不細者(zhe)(zhe),氣(qi)(qi)也(ye)(ye)。去是三者(zhe)(zhe),乃(nai)謂(wei)之息。然后自鼻(bi)(bi)端(duan)至臍下,一二數之,至于十;周而(er)(er)復(fu)始(shi),則有(you)所系而(er)(er)趨于定。定則又數,以(yi)心隨息,聽其出入。如是反復(fu)調和(he),一定而(er)(er)不亂,則生(sheng)滅道(dao)斷(duan),一切三昧,無(wu)不見前”。正如《道(dao)樞》所講:“閉氣(qi)(qi)者(zhe)(zhe),非閉噎(ye)其氣(qi)(qi)也(ye)(ye),乃(nai)神定氣(qi)(qi)和(he),絕思(si)忘慮(lv),使鼻(bi)(bi)之息悠(you)然,若有(you)若無(wu)”。即(ji)漸可達到呼(hu)吸之息氤氳布滿身中(zhong),一開(kai)一閹,遍布毛竅與(yu)之相應,而(er)(er)鼻(bi)(bi)中(zhong)反不覺氣(qi)(qi)之出入,直到呼(hu)吸全止,開(kai)闔俱停的(de)人定境界。

文章來源(yuan)于(yu)網絡(luo),所(suo)有權(quan)歸原(yuan)作(zuo)者(zhe)所(suo)有,大道(dao)家(jia)園(yuan)只作(zuo)為存儲空間(jian),如有侵(qin)權(quan)請聯系(xi)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168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yu)保護作(zuo)者(zhe)版權(quan),注重分(fen)享,被刊用文(wen)章因無法核(he)實(shi)真實(shi)出處,未能及時與作(zuo)者(zhe)取(qu)得(de)聯系,或有版權(quan)異議的(de),請(qing)聯系管理員,我們會(hui)立(li)即處理,本站部分(fen)文(wen)字與圖片資源來(lai)自于(yu)網絡(luo),轉載是(shi)出于(yu)傳遞更(geng)多信息之目的(de),若有來(lai)源標注錯誤或侵(qin)犯了您(nin)的(de)合法權(quan)益,請(qing)立(li)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qing)況(kuang)屬(shu)實(shi),我們會(hui)第一(yi)時間(jian)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nin)表示歉(qian)意(yi),謝謝!

上一(yi)篇:

下(xia)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