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解惑錄一》耕云先生講述。
問:持咒如何持才是正確?要不要回向?
答:持咒可以消業障,啟發內心的光明,咒又叫總持,把三藏十二部經典濃縮成幾個字,是佛法的總綱。
持咒要領,第一、不要希求什么,不求超常識的神秘,佛法是超功利的,一切無求,你所得到的遠比你所求、所想像的多得多。第二、持咒之前先調心,沒有雜念和妄想,也不求什么,只為朝向發掘真我、追求真實、認識自己而持誦,這是真正的持誦,真正的發心。
至于要不要回向?回向不回向都沒有關系。回向是一種愿力,我們的心一念三千,愿力可以改變周邊環境,可以改變自我,由凡夫修成佛是由于愿力。密宗有活佛轉世,也是愿力的實現,絕非迷信。回向很好,為某事而回向,為眾生而回向,為世界和平回向,為國泰民安回向,這都很好,你如果不回向,也不會落空,正因得正果嘛!
持咒、參禪、觀心都是修行者很好的方便法門,但是要打成一片,有空就提起,坐公車、火車、騎機車……都可以念,可以默念,也可以用只有自己聽得見的金剛念。
持咒的威力不在咒的本身,它只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你心靈的無盡藏,持任何一個咒,功德都是一樣。咒愈短愈好,文殊菩薩有‘一字咒’。咒有一個字、二個字、十個字、二十個字的,再多就不頂好。有些咒很長,其實它的本文只有幾個字,持的時間、地點都無限制,睡覺可以持,上廁所也可以持,只要默念、不出聲就可以了。
(本站建議:對于初學來說,還是堅持如理如法的回向為上,這樣會更穩妥些!回向文請參閱相關文章:常用回向偈、回向文。此外再提醒初學,修學佛法任何一個法門,一定要在發菩提心、自度度他的基礎之上,努力修持,才能感得殊勝果報,即耕云先生所說的“正因得正果”。感謝瑞笛師兄的建議。)摘錄《解惑錄一》耕云先生講述。
問:持咒如何持才是正確?要不要回向?
答:持咒可以消業障,啟發內心的光明,咒又叫總持,把三藏十二部經典濃縮成幾個字,是佛法的總綱。
持咒要領,第一、不要希求什么,不求超常識的神秘,佛法是超功利的,一切無求,你所得到的遠比你所求、所想像的多得多。第二、持咒之前先調心,沒有雜念和妄想,也不求什么,只為朝向發掘真我、追求真實、認識自己而持誦,這是真正的持誦,真正的發心。
至于要不要回向?回向不回向都沒有關系。回向是一種愿力,我們的心一念三千,愿力可以改變周邊環境,可以改變自我,由凡夫修成佛是由于愿力。密宗有活佛轉世,也是愿力的實現,絕非迷信。回向很好,為某事而回向,為眾生而回向,為世界和平回向,為國泰民安回向,這都很好,你如果不回向,也不會落空,正因得正果嘛!
持咒、參禪、觀心都是修行者很好的方便法門,但是要打成一片,有空就提起,坐公車、火車、騎機車……都可以念,可以默念,也可以用只有自己聽得見的金剛念。
持咒的威力不在咒的本身,它只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你心靈的無盡藏,持任何一個咒,功德都是一樣。咒愈短愈好,文殊菩薩有‘一字咒’。咒有一個字、二個字、十個字、二十個字的,再多就不頂好。有些咒很長,其實它的本文只有幾個字,持的時間、地點都無限制,睡覺可以持,上廁所也可以持,只要默念、不出聲就可以了。
(本站建議:對于初學來說,還是堅持如理如法的回向為上,這樣會更穩妥些!回向文請參閱相關文章:常用回向偈、回向文。此外再提醒初學,修學佛法任何一個法門,一定要在發菩提心、自度度他的基礎之上,努力修持,才能感得殊勝果報,即耕云先生所說的“正因得正果”。感謝瑞笛師兄的建議。)摘錄《解惑錄一》耕云先生講述。
問:持咒如何持才是正確?要不要回向?
答:持咒可以消業障,啟發內心的光明,咒又叫總持,把三藏十二部經典濃縮成幾個字,是佛法的總綱。
持咒要領,第一、不要希求什么,不求超常識的神秘,佛法是超功利的,一切無求,你所得到的遠比你所求、所想像的多得多。第二、持咒之前先調心,沒有雜念和妄想,也不求什么,只為朝向發掘真我、追求真實、認識自己而持誦,這是真正的持誦,真正的發心。
至于要不要回向?回向不回向都沒有關系。回向是一種愿力,我們的心一念三千,愿力可以改變周邊環境,可以改變自我,由凡夫修成佛是由于愿力。密宗有活佛轉世,也是愿力的實現,絕非迷信。回向很好,為某事而回向,為眾生而回向,為世界和平回向,為國泰民安回向,這都很好,你如果不回向,也不會落空,正因得正果嘛!
持咒、參禪、觀心都是修行者很好的方便法門,但是要打成一片,有空就提起,坐公車、火車、騎機車……都可以念,可以默念,也可以用只有自己聽得見的金剛念。
持咒的威力不在咒的本身,它只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你心靈的無盡藏,持任何一個咒,功德都是一樣。咒愈短愈好,文殊菩薩有‘一字咒’。咒有一個字、二個字、十個字、二十個字的,再多就不頂好。有些咒很長,其實它的本文只有幾個字,持的時間、地點都無限制,睡覺可以持,上廁所也可以持,只要默念、不出聲就可以了。
(本站建議:對于初學來說,還是堅持如理如法的回向為上,這樣會更穩妥些!回向文請參閱相關文章:常用回向偈、回向文。此外再提醒初學,修學佛法任何一個法門,一定要在發菩提心、自度度他的基礎之上,努力修持,才能感得殊勝果報,即耕云先生所說的“正因得正果”。感謝瑞笛師兄的建議。)
本文地址://n85e38t.cn/fzfs/61717.html.
聲明: 我們(men)(men)致力于保(bao)護作者版(ban)(ban)權(quan),注重分(fen)享,被(bei)刊用文(wen)章(zhang)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chu),未能及(ji)時(shi)與作者取得聯(lian)系(xi),或有版(ban)(ban)權(quan)異議的,請(qing)(qing)聯(lian)系(xi)管理(li)(li)(li)員(yuan),我們(men)(men)會立(li)即(ji)(ji)處(chu)理(li)(li)(li),本站(zhan)部分(fen)文(wen)字(zi)與圖片(pian)資源(yuan)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di)更(geng)多信息之目(mu)的,若有來源(yuan)標注錯誤(wu)或侵(qin)犯了您(nin)的合法權(quan)益,請(qing)(qing)立(li)即(ji)(ji)通(tong)知我們(men)(men)(管理(li)(li)(li)員(yuan)郵箱:),情況(kuang)屬實,我們(men)(men)會第一(yi)時(shi)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i)向您(nin)表示歉意(yi),謝謝!
上(shang)一篇(pian):
咒──叫(jiao)你不起分別(bie)心
下(xia)一篇(pian):
關于佛教咒(zhou)語真(zhen)言注音(yin)的(de)說(shuo)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