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羲黃大學 >> 學術之聲 >> 百家論道

易經雜說第02部分,系辭雜說(10)在線學習

網(wang)絡 2023-09-22 07:47:32
當前位置:首頁 >> 南懷瑾全集 >> 《易經雜說》

《易經雜說》第02部分 系辭雜說(10)


陰陽與剛柔

接下來:“陰陽合德(de),而剛柔有(you)體,以體天地之(zhi)撰,以通神明(ming)之(zhi)德(de)。”

意(yi)思(si)說(shuo)(shuo)人把(ba)乾坤(kun)的(de)道理弄清楚(chu)了,就可(ke)以通(tong)天通(tong)地,而上面這一個表,就是說(shuo)(shuo)明“乾坤(kun)其易之門邪”的(de)道理,先要把(ba)乾坤(kun)兩卦的(de)變化(hua)研究清楚(chu)。

這(zhe)(zhe)圖表自內向外(wai)(wai)(wai)為(wei)序的(de)(de)第二(er)圈,畫(hua)的(de)(de)是(shi)(shi)(shi)卦象,第三圈是(shi)(shi)(shi)地支(zhi),代表月(yue)(yue)份。如今天(tian)是(shi)(shi)(shi)中(zhong)國(guo)歷的(de)(de)十(shi)(shi)(shi)月(yue)(yue),為(wei)亥(hai)月(yue)(yue),天(tian)氣(qi)已冷,但有(you)幾天(tian)暖和,是(shi)(shi)(shi)“小陽(yang)春”。十(shi)(shi)(shi)一(yi)(yi)月(yue)(yue)是(shi)(shi)(shi)子(zi)月(yue)(yue),十(shi)(shi)(shi)二(er)月(yue)(yue)是(shi)(shi)(shi)丑(chou)月(yue)(yue)……,依次配合,再(zai)外(wai)(wai)(wai)面第四圈,應鐘(zhong)、黃鐘(zhong)、大(da)呂(lv)(lv)(lv),是(shi)(shi)(shi)中(zhong)國(guo)音(yin)樂的(de)(de)名詞,這(zhe)(zhe)十(shi)(shi)(shi)二(er)個(ge)音(yin)樂上的(de)(de)名詞,通稱為(wei)律(lv)(lv)呂(lv)(lv)(lv),也(ye)是(shi)(shi)(shi)氣(qi)候的(de)(de)變化。最近(jin)看到(dao)一(yi)(yi)份報上,有(you)一(yi)(yi)位研究(jiu)音(yin)樂的(de)(de)教(jiao)授(shou)大(da)罵律(lv)(lv)呂(lv)(lv)(lv)的(de)(de)文章,其實是(shi)(shi)(shi)他不(bu)懂什么是(shi)(shi)(shi)律(lv)(lv)呂(lv)(lv)(lv)。另外(wai)(wai)(wai)一(yi)(yi)位大(da)學(xue)(xue)者(zhe),說(shuo)外(wai)(wai)(wai)國(guo)音(yin)樂只有(you)七個(ge)音(yin)階,而我們(men)(men)中(zhong)國(guo)有(you)十(shi)(shi)(shi)二(er)個(ge)律(lv)(lv)呂(lv)(lv)(lv),這(zhe)(zhe)又錯了。還有(you)一(yi)(yi)位申(shen)請某(mou)項經費的(de)(de)老教(jiao)授(shou)的(de)(de)論文中(zhong),也(ye)說(shuo)到(dao)律(lv)(lv)呂(lv)(lv)(lv)的(de)(de)問題,但似是(shi)(shi)(shi)而非(fei),所以(yi)要研究(jiu)中(zhong)國(guo)文化,這(zhe)(zhe)些都要了解的(de)(de)。再(zai)第五(wu)(wu)圈是(shi)(shi)(shi)二(er)十(shi)(shi)(shi)四個(ge)節氣(qi),將(jiang)來(lai)研究(jiu)《易(yi)經》象數(shu)方面,亦即(ji)(ji)科(ke)學(xue)(xue)方面,這(zhe)(zhe)個(ge)十(shi)(shi)(shi)二(er)辟卦的(de)(de)法則(ze),一(yi)(yi)定(ding)要記(ji)住。一(yi)(yi)年當中(zhong),分(fen)十(shi)(shi)(shi)二(er)個(ge)月(yue)(yue),這(zhe)(zhe)十(shi)(shi)(shi)二(er)個(ge)月(yue)(yue),一(yi)(yi)半(ban)(ban)是(shi)(shi)(shi)陰(yin),一(yi)(yi)半(ban)(ban)是(shi)(shi)(shi)陽(yang)。以(yi)一(yi)(yi)天(tian)計(ji)算(suan),同樣(yang)一(yi)(yi)半(ban)(ban)是(shi)(shi)(shi)陰(yin),一(yi)(yi)半(ban)(ban)是(shi)(shi)(shi)陽(yang)。以(yi)每天(tian)的(de)(de)子(zi)、丑(chou)、寅、卯(mao)、辰、巳(si)六個(ge)時(shi)辰,亦即(ji)(ji)深(shen)夜的(de)(de)十(shi)(shi)(shi)一(yi)(yi)時(shi)零分(fen)零秒(miao)(miao)至次日上午的(de)(de)十(shi)(shi)(shi)時(shi)五(wu)(wu)十(shi)(shi)(shi)九(jiu)分(fen)六十(shi)(shi)(shi)秒(miao)(miao)是(shi)(shi)(shi)陽(yang),而午、未、申(shen)、酉、戌、亥(hai)六個(ge)時(shi)辰,亦即(ji)(ji)上午的(de)(de)十(shi)(shi)(shi)一(yi)(yi)時(shi)零分(fen)零秒(miao)(miao)至夜間的(de)(de)十(shi)(shi)(shi)時(shi)五(wu)(wu)十(shi)(shi)(shi)九(jiu)分(fen)六十(shi)(shi)(shi)秒(miao)(miao)為(wei)陰(yin),這(zhe)(zhe)是(shi)(shi)(shi)我們(men)(men)中(zhong)國(guo)古代的(de)(de)科(ke)學(xue)(xue)。現(xian)代西方人研究(jiu)中(zhong)國(guo)針灸,也(ye)就以(yi)現(xian)代的(de)(de)科(ke)學(xue)(xue)來(lai)求證(zheng),證(zheng)明它的(de)(de)道理,不(bu)能(neng)說(shuo)它不(bu)科(ke)學(xue)(xue)。

我(wo)(wo)們(men)中(zhong)國的(de)(de)(de)(de)(de)(de)(de)(de)這個(ge)(ge)歷(li)(li)(li)是(shi)(shi)(shi)夏禹(yu)的(de)(de)(de)(de)(de)(de)(de)(de)歷(li)(li)(li)法,又叫夏歷(li)(li)(li),又叫陰歷(li)(li)(li),因(yin)(yin)以(yi)(yi)(yi)太陰——月(yue)(yue)(yue)亮(liang)為(wei)標(biao)(biao)準,每月(yue)(yue)(yue)十(shi)五,月(yue)(yue)(yue)亮(liang)從東(dong)方出來(lai),一(yi)(yi)(yi)(yi)定(ding)是(shi)(shi)(shi)圓的(de)(de)(de)(de)(de)(de)(de)(de),用這個(ge)(ge)標(biao)(biao)準,可(ke)(ke)以(yi)(yi)(yi)知道(dao)(dao)各(ge)地(di)潮水的(de)(de)(de)(de)(de)(de)(de)(de)起伏升降,推測出農(nong)作的(de)(de)(de)(de)(de)(de)(de)(de)時(shi)間(jian)等(deng)等(deng)。我(wo)(wo)們(men)中(zhong)國人(ren)(ren)過年,還(huan)是(shi)(shi)(shi)喜(xi)歡(huan)過陰歷(li)(li)(li)年,而(er)(er)正月(yue)(yue)(yue)是(shi)(shi)(shi)寅月(yue)(yue)(yue),十(shi)二地(di)支,以(yi)(yi)(yi)“子”開始,而(er)(er)夏歷(li)(li)(li)的(de)(de)(de)(de)(de)(de)(de)(de)子月(yue)(yue)(yue)是(shi)(shi)(shi)十(shi)一(yi)(yi)(yi)(yi)月(yue)(yue)(yue),十(shi)一(yi)(yi)(yi)(yi)月(yue)(yue)(yue)的(de)(de)(de)(de)(de)(de)(de)(de)節(jie)氣有(you)(you)冬(dong)(dong)至(zhi)(zhi)、大(da)雪。一(yi)(yi)(yi)(yi)個(ge)(ge)月(yue)(yue)(yue)有(you)(you)兩(liang)個(ge)(ge)節(jie)氣,其中(zhong)一(yi)(yi)(yi)(yi)個(ge)(ge)是(shi)(shi)(shi)節(jie),一(yi)(yi)(yi)(yi)個(ge)(ge)是(shi)(shi)(shi)氣;大(da)雪是(shi)(shi)(shi)節(jie),冬(dong)(dong)至(zhi)(zhi)是(shi)(shi)(shi)氣,這個(ge)(ge)時(shi)候是(shi)(shi)(shi)復卦。所(suo)(suo)謂復卦,我(wo)(wo)國古(gu)(gu)人(ren)(ren)即(ji)知道(dao)(dao),地(di)球(qiu)的(de)(de)(de)(de)(de)(de)(de)(de)外面(mian),是(shi)(shi)(shi)太陽(yang),月(yue)(yue)(yue)亮(liang),金、木、水、火、土五大(da)行星圍繞,月(yue)(yue)(yue)亮(liang)本(ben)身不(bu)(bu)會(hui)發光,是(shi)(shi)(shi)借太陽(yang)的(de)(de)(de)(de)(de)(de)(de)(de)光反射(she)(she)而(er)(er)亮(liang)的(de)(de)(de)(de)(de)(de)(de)(de),而(er)(er)且(qie)知道(dao)(dao)月(yue)(yue)(yue)亮(liang)半(ban)圓時(shi),另一(yi)(yi)(yi)(yi)半(ban)是(shi)(shi)(shi)在(zai)(zai)黑影中(zhong),并(bing)不(bu)(bu)等(deng)到近世用儀器或太空(kong)人(ren)(ren)爬上去才知道(dao)(dao)的(de)(de)(de)(de)(de)(de)(de)(de),而(er)(er)且(qie)知道(dao)(dao)各(ge)星球(qiu)都(dou)有(you)(you)放(fang)(fang)射(she)(she)能(neng)(neng)量的(de)(de)(de)(de)(de)(de)(de)(de)功(gong)能(neng)(neng),而(er)(er)地(di)球(qiu)一(yi)(yi)(yi)(yi)方面(mian)在(zai)(zai)吸(xi)收其他(ta)(ta)星球(qiu)放(fang)(fang)射(she)(she)的(de)(de)(de)(de)(de)(de)(de)(de)功(gong)能(neng)(neng),同時(shi)它本(ben)身也(ye)(ye)在(zai)(zai)放(fang)(fang)射(she)(she)其能(neng)(neng),和其他(ta)(ta)星球(qiu)的(de)(de)(de)(de)(de)(de)(de)(de)功(gong)能(neng)(neng)相互影響;這些理論在(zai)(zai)古(gu)(gu)書上都(dou)有(you)(you)記載,可(ke)(ke)知我(wo)(wo)國古(gu)(gu)人(ren)(ren)對宇(yu)宙(zhou)的(de)(de)(de)(de)(de)(de)(de)(de)科(ke)學(xue)(xue),非常了(le)解。地(di)球(qiu)吸(xi)收太陽(yang)和宇(yu)宙(zhou)的(de)(de)(de)(de)(de)(de)(de)(de)功(gong)能(neng)(neng)原是(shi)(shi)(shi)這樣的(de)(de)(de)(de)(de)(de)(de)(de):夏至(zhi)(zhi)一(yi)(yi)(yi)(yi)陰生以(yi)(yi)(yi)后,開始漸(jian)漸(jian)吸(xi)收宇(yu)宙(zhou)的(de)(de)(de)(de)(de)(de)(de)(de)功(gong)能(neng)(neng),一(yi)(yi)(yi)(yi)直到冬(dong)(dong)至(zhi)(zhi)吸(xi)到地(di)心(xin),在(zai)(zai)古(gu)(gu)代是(shi)(shi)(shi)說陽(yang)氣下降到地(di)心(xin),到了(le)冬(dong)(dong)至(zhi)(zhi)才開始漸(jian)漸(jian)外放(fang)(fang)。古(gu)(gu)人(ren)(ren)并(bing)說陽(yang)氣從地(di)球(qiu)放(fang)(fang)射(she)(she)到高空(kong)的(de)(de)(de)(de)(de)(de)(de)(de)時(shi)候,可(ke)(ke)到達九萬六(liu)千(qian)多丈(zhang),這不(bu)(bu)能(neng)(neng)說我(wo)(wo)們(men)的(de)(de)(de)(de)(de)(de)(de)(de)古(gu)(gu)人(ren)(ren)不(bu)(bu)科(ke)學(xue)(xue)。幾千(qian)年前,他(ta)(ta)們(men)就知道(dao)(dao)地(di)球(qiu)的(de)(de)(de)(de)(de)(de)(de)(de)放(fang)(fang)射(she)(she)功(gong)能(neng)(neng),到太空(kong)的(de)(de)(de)(de)(de)(de)(de)(de)其他(ta)(ta)星球(qiu),有(you)(you)一(yi)(yi)(yi)(yi)個(ge)(ge)界限,也(ye)(ye)就是(shi)(shi)(shi)現(xian)代所(suo)(suo)稱(cheng)的(de)(de)(de)(de)(de)(de)(de)(de)游(you)離電子層那個(ge)(ge)界限。地(di)球(qiu)到了(le)冬(dong)(dong)天(tian)把陽(yang)能(neng)(neng)——現(xian)在(zai)(zai)可(ke)(ke)稱(cheng)作太陽(yang)的(de)(de)(de)(de)(de)(de)(de)(de)放(fang)(fang)射(she)(she)能(neng)(neng)吸(xi)到地(di)心(xin)去。我(wo)(wo)們(men)從井水的(de)(de)(de)(de)(de)(de)(de)(de)情形(xing)就可(ke)(ke)以(yi)(yi)(yi)知道(dao)(dao),夏天(tian)的(de)(de)(de)(de)(de)(de)(de)(de)井水是(shi)(shi)(shi)涼(liang)的(de)(de)(de)(de)(de)(de)(de)(de),冬(dong)(dong)天(tian)的(de)(de)(de)(de)(de)(de)(de)(de)井水是(shi)(shi)(shi)溫的(de)(de)(de)(de)(de)(de)(de)(de),就是(shi)(shi)(shi)因(yin)(yin)為(wei)地(di)下有(you)(you)陽(yang)氣。所(suo)(suo)以(yi)(yi)(yi)我(wo)(wo)們(men)中(zhong)國人(ren)(ren)吃東(dong)西,也(ye)(ye)是(shi)(shi)(shi)依照宇(yu)宙(zhou)的(de)(de)(de)(de)(de)(de)(de)(de)法則來(lai)的(de)(de)(de)(de)(de)(de)(de)(de),冬(dong)(dong)天(tian)可(ke)(ke)以(yi)(yi)(yi)吃冰淇淋,吃大(da)涼(liang)的(de)(de)(de)(de)(de)(de)(de)(de)東(dong)西也(ye)(ye)沒有(you)(you)關系,因(yin)(yin)為(wei)胃(wei)的(de)(de)(de)(de)(de)(de)(de)(de)陽(yang)能(neng)(neng)內斂,夏天(tian)外面(mian)熱得很,而(er)(er)陽(yang)能(neng)(neng)向外放(fang)(fang)射(she)(she),里(li)面(mian)是(shi)(shi)(shi)空(kong)的(de)(de)(de)(de)(de)(de)(de)(de)、是(shi)(shi)(shi)寒的(de)(de)(de)(de)(de)(de)(de)(de),所(suo)(suo)以(yi)(yi)(yi)不(bu)(bu)吃冷(leng)的(de)(de)(de)(de)(de)(de)(de)(de),因(yin)(yin)此中(zhong)國人(ren)(ren)以(yi)(yi)(yi)前空(kong)腹(fu)不(bu)(bu)吃水果,飯后也(ye)(ye)不(bu)(bu)吃水果,一(yi)(yi)(yi)(yi)冷(leng)一(yi)(yi)(yi)(yi)熱,慢(man)慢(man)易出毛病,現(xian)在(zai)(zai)卻學(xue)(xue)西方了(le),飯后吃水果,反認為(wei)科(ke)學(xue)(xue)。

到了十一月(yue),陽(yang)氣重新生(sheng)起來。中國(guo)人(ren)冬(dong)至(zhi)(zhi)進(jin)補,就是(shi)這個(ge)道理(li),因為這時消化力特別(bie)強,補品吃進(jin)去(qu),營(ying)養容(rong)易吸收,同地球的道理(li)一樣,所以冬(dong)至(zhi)(zhi)一陽(yang)生(sheng),是(shi)十一月(yue)開(kai)始,卦象是(shi)復(fu)卦“”,上面都是(shi)陰爻(yao),代表寒冷,一陽(yang)生(sheng),從地底的功能發(fa)生(sheng)來的。

古(gu)書上說:“冬至(zhi)一(yi)陽生,夏至(zhi)一(yi)陰(yin)生”。那(nei)么陽是(shi)(shi)什(shen)么?它(ta)是(shi)(shi)說明地球的(de)物(wu)理,這是(shi)(shi)其(qi)中之一(yi)。《易經(jing)》包括(kuo)的(de)學(xue)問太多了,如學(xue)醫(yi),先要把《易經(jing)》研究(jiu)透,因為(wei)人體的(de)內部也有一(yi)陽生,有些(xie)年紀大的(de),或者(zhe)比較(jiao)衰弱的(de),不(bu)必害(hai)怕(pa),因為(wei)人隨時有一(yi)陽生的(de)現象,只(zhi)要把握住這初(chu)生的(de)一(yi)陽,適當(dang)調攝,就對健(jian)康有益(yi)。像有些(xie)人睡不(bu)著,好像是(shi)(shi)失(shi)眠,其(qi)實(shi)是(shi)(shi)體能消耗到要恢復以前,可能精神非常(chang)旺,不(bu)想睡,要注意(yi),這不(bu)是(shi)(shi)陽氣(qi)而是(shi)(shi)陰(yin)氣(qi),和地球物(wu)理一(yi)樣,但過了這個階段,非常(chang)想睡,會大睡,那(nei)就是(shi)(shi)一(yi)陽生的(de)現象,這就是(shi)(shi)復卦(gua)。


道家經典.CN

南懷瑾先生《易(yi)經雜說》札(zha)記

讀到過許多書。大部分的書作者都在窮盡辦法論述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只有南懷瑾老師,他的謙虛是這樣的:他把自己知道的東西,想慈鳥哺育雛鳥一樣,一句一句的講給聽眾,一句一句的寫給讀者,但是他不知道的,或者說是自我否定的,都化成了一個一個的問號,啟發后人孜孜不倦的去探索和研究。

南懷瑾老師雖然說通篇是在講易經,但是又跳出了易之外,古今百科,娓娓道來,天衣無縫,他的潔凈精微已經達到了渾然天成的境界。

南懷瑾老師真的是在講易經嗎?是也是也,非也非也。他在講天地運行的規律,他在講人生成長的歷程,他在講社會發展的法則,他在講養生修身的原理,他在講為人處世的智慧,他在講大千世界的奧秘,他在講參禪悟道的玄機。

通篇讀下來,經常遇到似曾相識的理念,也經常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這本書雖然說不是很長,讀完之后就有一種感覺,南懷瑾老師明確講出來的東西,要遠遠的少于他,提出來自己還沒有弄清楚的東西。這就像一杯水,只倒進去了1/3甚至更少,還有更多的空間,還有更多的問題,老師明確的提出來沒有得到解決。也許這就是那個著名的卦:“謙”吧!

南懷瑾老師明確指出:學習易經的目的有一個六字真言,就是要知道“進退存亡得失”,在人生的成長歷程中,選擇要比努力重要不知道多少倍!一個最高明的人就是在這六個字上做的最適當,選擇了最正確答案。整個歷史的演變進化也是在這六個字之間,該進的時候進,該退的時候退。如果說學習易經,能從里面得到一些選擇的技巧和方法,那就是有大的收獲。

這也是一本可以買來放在枕邊反復去參讀、參悟的書,十年之后如果有緣再次打開,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感悟吧!

閑坐小(xiao)窗讀《周易(yi)》,不知春去已多時~

易經雜說--南懷瑾3

◆ 錯綜復雜

>> 錯綜復雜

>> 我們中國人說話,常常都是來自《易經》,如說“不三不四”,為什么不說“不五不六”或“不一不二”呢?“不三不四”這句話,又是根據《易經》來的。因為《易經》的道理,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這兩爻在卦的正中間,亦是中心的位置,如果一個人不成樣子,就被形容為“不三不四”。又如“亂七八糟”,即是從游魂卦、歸魂卦來的。中國人處處都在引用《易經》的話,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 錯綜——正對與反對

>> 錯綜——正對與反對

>> 卦的錯綜復雜是什么意思?現在先說綜卦,為了使大家看八卦圖案的方便,還是舉乾卦為例來說明:

>> [插圖]乾卦的第一爻變為[插圖]姤卦,如果把這個[插圖]姤卦倒過來看,或者是平放在桌面上,站到對面來看,就成了[插圖]夬卦,這就是姤卦的綜卦。綜卦是相對的,全部六十四卦,除了八個卦以外,沒有不相對的,這綜卦是象,而綜卦的理,是告訴我們萬事要客觀,因為立場不同,觀念就完全兩樣。

>> 。除此之外,其余五十六卦都是相對的,這表明宇宙間事物都是相對的,這就是綜卦的道理。

>> 錯卦,是陰陽交錯的意思,錯卦的理是立場相同,目標一致,可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見也就不同了。如:[插圖]天風姤卦,它的第一爻是陰爻,其余五爻都是陽爻,那么在陰陽交錯之后,變成了[插圖],這樣第一爻是陽爻,其余五爻是陰爻,如上面的這個卦象,它的外卦是坤,坤為地,內卦是震,震為雷,就是地雷復卦,所以天風姤卦的對錯卦,就是地雷復卦。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對錯的卦

>> 以《易經》的道理去看人生,一舉一動,都有相對、正反、交錯,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人贊成就有人反對,人事物理都一定是這樣的,離不開這個宇宙大原則。

>> 以現在的觀念來解說,綜卦可以稱之為反對的或相對的,錯卦可稱之為正對的。

◆ 復雜的道理

>> 復雜的道理

>> 《易經》還有一個道理——復雜,亦即等于交互卦的道理,我們都講究互助,這個互象就是《易經》的圖案,像同樣的掛鉤交相掛住,就是一個“互”字

>> 換句話說,這是告訴我們看事情,不要看絕了,不要只看一面,一件事情正面看了,再看反面,反面看了,再把旁邊看清楚,同時旁邊亦要看反面,這樣四面都注意到了,還不算完備,因為內在還有變化,而內在的變化,又生出一個卦了。

◆ 交互卦

>> 交互卦

>> 現在談交互卦,以[插圖]火雷噬嗑為例,說明如下:[插圖]火雷噬嗑,如以噬嗑卦的第二爻與第三爻、第四爻卦配上去,便成為[插圖]代表山的艮卦,這就是噬嗑卦的互卦。又把噬嗑卦的第三爻,交到第四、第五爻上去,便成為[插圖]代表水的坎卦,這就是噬嗑卦的交卦。再把噬嗑卦的交卦[插圖]和互卦[插圖]重疊起來,便成為[插圖]水山蹇卦,于是我們知道,噬嗑卦的交互卦就是蹇卦,以圖示之即:[插圖]

>> 至于復雜,復就和綜卦一樣,是重復的意思,雜是指彼此的相互關系,六十四卦可發展到無數的卦,每一卦牽一發而動全身,都是彼此相互的關系。

>> 再告訴大家一個有趣的事,這六十四卦八宮卦的最后一卦是[插圖]雷澤歸妹,而《周易》卦序的最后一卦是[插圖]火水未濟,這就告訴我們,自宇宙開始,人生最后永遠是未濟,有始無終,沒有結論,所以學了《易經》,沒有人能下一個結論的。歷史沒有結論,人生沒有結論,宇宙亦沒有結論,把握到了這個哲學,研究《易經》的道理就出來了。

>> 后人把它編成了一個韻文的歌,叫做《上下經卦名次序歌》,幫助我們便于記憶。我們要懂《易經》且知道運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萬事萬物都能未卜先知。

◆ 六十四卦的方圓圖

>> 六十四卦的方圓圖

>> 下面有個伏羲先天卦的方圓圖,很重要。

>> [插圖]

>> 上面這個圖,圓圖是管宇宙的時間,代表宇宙的運行法則,亦可說代表太陽系統時間運行的法則或原理,圓圖中的方圖管空間,代表方位方向,這就是前人的秘訣了。

◆ 方圖

>> 方圖

>> 先說方圖,右邊第一行最下為[插圖]乾卦,我們由下向上看,為什么先從下看?八卦的卦爻是自下向上畫的,所以這方圖亦是自下向上看,因此,乾卦上邊的第二卦是[插圖]天澤履,第三卦是[插圖]天火同人,第四卦是[插圖]天雷無妄,第五卦是[插圖]天風姤,第六卦是[插圖]天水訟,第七卦是[插圖]天山遁,第八卦是[插圖]天地否。

>> 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那么我們從方圖的第一行由下往上看,全部八個卦,每卦的上卦,亦即是外卦,都是天亦即乾卦,而每卦的下卦,亦即是內卦,都是依照先天卦的次序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配合的,所以成了乾、履、同人、無妄、姤、訟、遁、否等八個重卦。

>> 我們再從乾卦起,從右向左看橫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夬、大有、大壯、小畜、需、大畜、泰等八個卦,再仔細分析這八個重卦的內外卦,又可以發現,內卦都是乾卦,而外卦從右到左,則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又是先天卦的次序。

>> 如果以數字來代表,直行的乾是11、履為12、同人13、無妄14、姤15、訟16、遁17、否18。橫列乾11、夬21、大有31、大壯41、小畜51、需61、大畜71、泰81。以圖示之如下:六十四卦方圖數字圖[插圖]

>> 這個六十四卦的方圖,變化無窮。應了解這個圖。以前的讀書人學了八卦,就能未卜先知,做事遇到困擾,如有人被重兵包圍了,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就用這個方圖來算卦,找到最有利的方位,安全地沖出重圍。

>> 例如在目前所處的房間內,亦可以劃分成六十四卦,而算出在某一時間,自己處在某一方位最有利

>> 因此中國古代文化的未卜先知,能知道未來的事情,只是一種非常精密的計算方法,但是如要算得正確,還是要靠人的。

◆ 圓圖

>> 圓圖

>> 圍繞在這個方圖外的圓圖,亦是六十四卦,要從哪里開始看起?這更麻煩了,等于我們的羅盤,到處都是八卦,不知道上面有些什么名堂

>> 其實這也是一個法則問題,圓圖是代表時間,和代表空間的方圖配起來,某一空間在某一時間會起作用。

>> 那么這個圓圖的六十四卦,是用什么方法排列起來的呢?我們看圓圖上面頂端左邊的第一個卦是[插圖]乾卦,再看最下面右邊第一個卦是[插圖]坤卦,在這乾、坤之間有一條線,代表夜間天空中的銀河,亦代表地球南極、北極的磁場,然后再來排列圓圖。

>> 但要特別注意的,如果是畫卦,還是要內卦畫在內圈,外卦畫在外圈,切不可錯。

◆ 京房十六卦變

>> 京房十六卦變

>> 現在講卦的變化方法,這方法用之于卜卦,人事的預知,最早是在漢朝的京焦易,由焦贛傳給京房這一系統,后來演變成各家的卜法,而京焦易這一系統,也是來自孔子。

>> 京房的易變名十六卦變,后人把它歸納起來成為四句話:“自初至五不動復,下飛四往伏用飛,上飛下飛復本體,便是十六變卦例。”我們以乾卦為例說明:

>> 乾卦,第一爻變為天風姤[插圖],第二爻再變為天山遁[插圖],第三爻再變為天地否[插圖],第四爻再變為風地觀[插圖],第五爻再變為山地剝[插圖],第六爻不能變了,如再變成為坤卦就變完了,所以第六爻不變,因之第六爻在用的方面是不動的,這不動的第六爻,便成為宗廟。

>> 所謂下飛,實際上是上飛,從下往上飛,上飛是從上往下飛。

>> 像《系傳》上孔子所說的:“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 從《系傳》看京氏十六卦變

>> 從《系傳》看京氏十六卦變

>> 繼續談到卦變,下飛四爻,變成火地晉游魂卦后,跟著八宮卦的變法,下面是最后一變——內卦三爻全變,成為火天大有[插圖]卦,但京房十六卦變的變法則不相同,是到了游魂卦以后,下飛三爻變,成了火山旅[插圖],這名為外在卦,剛才提出孔子在《系傳》中所說的“外內使知懼”,就是這個外在。

>> 現在把乾卦十六變的卦名依次記在這里:乾、姤、遁、否、觀、剝、晉(游魂)、旅(外卦)、鼎(內卦)、大有(歸魂)、離(絕命)、噬嗑(血脈)、頤(肌肉)、益(骸骨)、無妄(棺槨)、同人(墓庫)、乾(還原)。京房十六卦變表[插圖]

>> 其他坎、艮、震、巽、離、坤、兌等十六卦變,也都同乾卦一樣。

◆ 京房卦變與人生

>> 京房卦變與人生

>> 這種十六變卦,又說明了一個道理,由游魂、外在、內在,到歸魂告一個階段,也就是說明了人生的程序

>> 如以乾卦比人生,十歲到二十歲為天風姤很好,二十歲到三十歲為天山遁,事業一帆風順,年齡步入中年,三十到四十歲為天地否,差不多了,眼睛快老花了,快腰酸背痛了,四十到五十歲更變了,到了六十歲則是山地剝了,六十以后游魂之卦,靠后天打坐、練太極、瑜伽術、吃補藥等培養,到底不是本命的力量。游魂卦弄不好,就火天大有,進入歸魂,如果搞得好,中間還可以變外卦內卦。所以人生到了這個時候,要曉得外在、內在的因素,如果還不能自知,而認為自己尚在天風姤卦的階段,還想張揚得意,什么事都干的話,說不定一下子就到墓庫去了,最后回到本體,就進入宗廟,到祠堂里放木頭牌子(靈位牌)了。

◆ 京房卦變的用法

>> 京房卦變的用法

>> 以上已介紹了京房的十六卦變,至于如何用呢?其大要是這樣的:“占者遇:變入本宮卦者,災福應十分。外戒卦:吉兇從外來。內戒卦:禍福從內起。骸骨卦:生則羸瘦,死不葬埋。棺槨卦:病必死亡。血脈卦:主血疾漏下。絕命卦:事多反復,為人孤獨,不諧于俗。游魂、肌肉卦:精神恍惚,如夢如癡。歸魂、冢墓卦:墳墓吉,而無事可成也。”

>> 第一個變卦入本宮的,災與禍應十分,就是十六變卦,最后動爻一變還是乾,就進入本宮卦,如果壞是十分的壞,好也十分好。

>> 外戒卦則不同,要看動爻的關系,吉兇是從外來的,譬如卜問房子,如是外戒卦好,這好是外來的,意想不到的;壞的話,說不定一架飛機掉下來,把整個房子壓垮,不是本身的問題。

>> 內戒卦碰到禍福從內起,從本身起來的,或自己家里,或公司內部發生問題。

>> 骸骨卦是對人的看法,生來瘦,瘦得過分,有病的瘦,叫做羸瘦。死不葬埋,死了連一塊地都占不到,死無葬身之地。卜到棺槨卦,如果是生病問卦,得到這個卦,就不要考慮痊愈的問題了。血脈卦,若生病就要開刀,或者外傷,或者要見血等。

>> 絕命卦,做事情反反復復,很難滿意,如果看人的命運,一生都是孤獨的,而與別人合不來。如果是游魂卦或者肌肉卦,對于人而言,一輩子頭腦昏聵,精神恍惚,如夢如癡。

>> 假使卜到歸魂卦或冢墓卦,除了安葬是好以外,其他免談,都是不好的,人算命如走到墓庫運了,還有什么好說的!

◆ 先知——邵康節的毛病

>> 先知——邵康節的毛病

>> 這方法找不到,他把這個鑰匙藏起來,不告訴人,如果把這鑰匙一開,就沒有什么了不起。可是話說回來,他也真值得尊敬,他可以把孔子以后古人們的各種法則融匯在一起,構成一套完整的法則,的確是了不起的。可是我常常說我對《易經》僅只玩玩,不愿深入,我怕深入了成為邵康節。他五十九歲就死了,而且一年到頭都生病,風一吹就垮,夏天外出,車子外面還要張掛布幔,還要戴帽子,一年四季要天氣好才敢出門,因為用腦過度了。

>> 可是在歷史上一般懂《易經》的人,能未卜先知的都不健康。《易經》要學通,智慧頭腦要爽朗,如不爽朗被困進去,就變成蝸牛了。

◆ 五行思想的起源

>> 五行思想的起源

>> 《易經·系傳》中說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我們先要認識另一個東西,才能對這句話有更深入一層的認識與了解

>> 占卜等數術方面的體系,就是用八卦、五行、干支配合起來,去作推算。

>> 那么陰陽五行的文化,可以說比《易經》的文化,亦即中原文化還要更古老一點,可能是黃河下游,北京、河北這一帶的文化,如黃帝、伏羲這一時代的文化一樣。

◆ 什么是五行

>> 什么是五行

>> 五行的文化,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現在研究它第一個要注意的,假使算命先生算命,把行認為是走路,那就絕對錯了。我們看乾卦象辭的“天行健”這句話,這個“行”是代表運動的意思,就是“動能”,宇宙間物質最大的互相關系,就在這個動能

>> 這個“動能”有五種,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

>> 所謂“金”并不是黃金,“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樣,千萬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種物質。上古文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就是現代的地球文化,地球外面的五星,對我們的關系很大,現在先解釋這五個字。

>> 金,凡是堅固、凝固的都是金。上古時不像現代的科學分類,當時對于物質世界中有堅固性能的,以金字作代表。

>> 木,代表了樹木,代表了草,代表了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草木被砍掉以后,只要留根,第二年又生長起來。

>> 這就是木的功能,生長力特別大亦特別快,木就代表了生發的生命功能。

>> 水,代表了流動性,周流不息的作用。

>> 火,代表了熱能。

>> 土,代表了地球的本身。

>> 所以稱它們為五行,是因為這五種東西互相在變化,這個物質世界的這五種物理,互相在影響,變化得很厲害,這種變化,名叫生、克。

◆ 五行的生克

>> 五行的生克

>> 說到生、克,我們研究《易經》,都知道綜卦。綜卦就是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正反兩個力量:有生,有克。

>> 在學術思想上,則為禍福相倚,正與反,是與非,成與敗,利與害,善與惡,一切都是相對的,互相生克

>> 幫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難中救濟一下,他永遠感激,但幫助太多了,他永不滿足。往往對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結果反對自己的,正是那些得過你的恩惠的人,所以做領導的人,對這點特別要注意

>> 現在青年人談戀愛也知道,愛得愈深,恨得亦愈深,這亦就是“恩生于害”的原理,也是生克的法則。關于五行的生克道理,可以用下面這兩個圖案來表現:[插圖]

>> A圖的箭頭是表示相生的,就是依時針的方向順序,依次而生,成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B圖上的箭頭是表示相克的,五行的位置,和第一圖相同,箭頭所指的方向,也是順時針方向,所不同的,相生圖的箭頭,是指向緊靠自己的鄰居,而相克圖的箭頭,是跳了一個位置,指向隔鄰的位置上,于是成了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五行的方位

>> 五行的方位

>> 上面的兩個圓圖,只是便于說明五行相互生克的關系,而五行所處的方位,并不如上圖,而是像下面的五行方位圖:[插圖]

>> 上面這個五行方位圖(必須要記住的),為東方木(請特別注意,圖中的方位,是以《易經》的方位為準,不是現代畫地圖的方位),西方金,北方水,南方火,中央土,這個方位非常有道理。

>> 西方金,在西藏,越到西方,藏金越多。東方木,植物易生發,早受陽光熱能。南方火,氣候炎熱。北方水,冰雪最多。

>> 金生水,《千字文》——這篇文字很妙,以一千個不同的字,寫成了這篇文章,把天文、地理、物理、政治等等,都容去了,幼年讀來好像無所謂,實在是一篇很偉大的著作——其中有一句“金生麗水”,這個麗水不是浙江的麗水縣。麗水是形容水多,凡是藏金的地方,一定是雨帶地區。

>> 金克木,當然砍木頭要用鐵器,或用鋸子去鋸,這還不足為奇。在古代,假如門口有一棵大樹,認為風水不好,而又覺得砍伐麻煩,不如讓它自己枯死,就用一枚大鐵釘打到樹的中心,這棵樹很快就枯萎了,這就是金克木的現象。

>> 例如金生水,在古代就說:“水者金之子。”水是金的兒子,于是水生木,木是水的兒子,木生火,火是木之子,火生土,土是火之子,土生金,金又是土之子。

>> 克則是隔代相克

>> 所謂隔代相克,逢三必變,這是一個法則

>> 在生克之中,恩生于害,害又生恩

◆ 天干與五行

>> 天干與五行

>> 五行之外,還要加上干支,要學《易經》的卜筮,沒有什么秘訣,不外是五行卜筮,重點在五行,不是在八卦

>> 現在介紹的是天干文化,天干文化也很古老。我們研究《易經》發展史、中國文化發展史,知道天干文化也比《周易》古老得多。天干地支,我們現在可以從甲骨文里找出來,可見這個文化的來源很早

>> 天干就是五行的法則,意思是說:在這個太陽系中,地球和外面的星球,彼此干擾的作用。

>> 發現了五行的雙重作用,天體在物理世界中,又用了十個字的符號,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并編定圖案如下:[插圖]

◆ 天干五行配

>> 天干五行配

>> 看到上面的圖案,和前面五行的方位圖案配合起來,就可以知道,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 這里要問,東方或木,都是一個方位或一個動能,為什么要用甲和乙兩個符號來代表?這中間又有另一個法則,這套法則在中國的算命卜卦上很用得到。

◆ 天干的陰陽

>> 天干的陰陽

>> 但是這一套法則,是來自科學的,如東方木,又為什么用甲、乙兩個字來代表,而成為甲木和乙木呢?甲木是代表生長的原素,乙木是成形了的代表,換言之甲木是代表生發的物理,乙木是代表成形的物質。丙與丁亦是如此,丙是代表火的原素,丁是代表成形的火。戊己、庚辛、壬癸都是如此。而這中間又分陰陽,如甲木為陽木,乙木為陰木,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為陽水,癸為陰水,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如中國醫學,在《內經》上女人的第一次月經來,我國古代認為直接說出女人的隱秘很不禮貌,所以說“女子十四而天癸至”。為什么不說“天壬”至?因為月經是成形了的水,同時女子屬陰,所以稱為“天癸”

>> 中醫對于人身各部位的代表為木屬肝,火屬心,金屬肺,水屬腎,土屬脾

>> 這個五行和內臟的關系現在懂了,那么金生水,肺出了問題的時候,腎一定虧,所以生肺病的人,臉紅紅的,而是腎水不足,火氣上升。肺病到了相當嚴重,腎盂就特別擴大,就是腎虧,所以中醫之難學是除了講究內臟的個別功能以外,還講究互相影響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因素,也就是生克的道理。

>> 以中醫能站得住,針灸亦是一樣,中醫的醫理,病在上者其治在下,病在下者其治在上,病在左者其治在右,病在右者其治在左,病在內者其治在外,病在外者其治在內。

>> 由(you)此可(ke)知人必須(xu)讀(du)《黃(huang)帝內經》,懂了《黃(huang)帝內經》就懂得養生之道,亦懂得如何修(xiu)道了。

9、簡讀南懷瑾《易經雜(za)說》:京房(fang)十六(liu)卦(gua)變

卦的變化方法,用于卜卦事情的預知。

孔子——商瞿——(漢朝)京焦易——京房

以乾卦為例說明:

乾、姤、遁、否、觀、剝、晉(游魂)、旅(外卦)、鼎(內卦)、大有(歸魂)、離(絕命)、噬嗑(血脈)、頤(肌肉)、益(骸骨)、無妄(棺槨)、同人(墓庫)、乾(還原)。

其他坎、艮、震、巽、離、坤、兌等十六卦變,也都同乾卦一樣。

規律如下:

“自初至五不動復,下飛四往伏用飛,

上飛下飛復本體,便是十六變卦例。”

說明:下飛是從下往上飛,上飛是從上往下飛。

一切的變易,并非亂動亂變,而是循了一種固定的法則而變的。如何去找到這一固定的法則,還是要靠各人自己智慧的成就;成就了這種智慧的人,就可以得到未卜先知的道理,因為道是不虛行的。

我們看人(ren)(ren)生的(de)階段,中國的(de)人(ren)(ren)生哲(zhe)學,人(ren)(ren)到(dao)絕命(ming)完了,但(dan)后(hou)面的(de)還(huan)有(you)流傳下去(qu),有(you)血脈、肌肉、骸骨流傳下去(qu),最后(hou)返本還(huan)原。這(zhe)(zhe)(zhe)是(shi)非(fei)常有(you)趣的(de),也非(fei)常清楚(chu)地(di)說明了人(ren)(ren)生哲(zhe)學,所以中國文化的(de)人(ren)(ren)生哲(zhe)學,對于生死(si)并(bing)沒有(you)看得很嚴重(zhong)。于是(shi)中國人(ren)(ren)產生了老師傳徒(tu)弟的(de)制度(du),過(guo)去(qu)一(yi)個(ge)老師找到(dao)了好徒(tu)弟,把(ba)所有(you)本領(ling)學問(wen)都教給徒(tu)弟,然后(hou)老師自(zi)(zi)己(ji)很高興,認為這(zhe)(zhe)(zhe)個(ge)徒(tu)弟就是(shi)將來的(de)自(zi)(zi)己(ji),徒(tu)弟的(de)成功亦是(shi)自(zi)(zi)己(ji)的(de)成功。西方文化可沒有(you)這(zhe)(zhe)(zhe)種(zhong)精(jing)神(shen),這(zhe)(zhe)(zhe)種(zhong)血脈子孫的(de)觀念(nian),就是(shi)中國文化的(de)精(jing)神(shen)長(chang)存不死(si)。

本文地址://n85e38t.cn/ddjy_131/60611.html.

聲明: 我(wo)們致力(li)于保護作(zuo)者版(ban)權(quan),注重(zhong)分(fen)享(xiang),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yu)作(zuo)者取得(de)聯系(xi),或有(you)版(ban)權(quan)異議的,請聯系(xi)管(guan)理員,我(wo)們會(hui)立即處理,本站部分(fen)文字與(yu)圖片(pian)資源來自于網絡(luo),轉載是出于傳遞(di)更(geng)多信息之目的,若有(you)來源標(biao)注錯誤(wu)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an)益(yi),請立即通知我(wo)們(管(guan)理員郵箱(xiang):),情況屬實,我(wo)們會(hui)第(di)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yi)篇(pian):

下一(yi)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