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1846年到1886年是(shi)中國茶(cha)(cha)葉(xie)生產(chan)的興盛時期(qi)(qi),這時期(qi)(qi)茶(cha)(cha)園面積(ji)不斷擴大,茶(cha)(cha)葉(xie)產(chan)量迅速(su)遞增,有力地促(cu)進(jin)了對外貿易的發展。
第二階(jie)段:1886年到(dao)1947年是中國(guo)茶(cha)葉生產(chan)的衰(shuai)落時期。除政治和(he)經濟(ji)方面的逆境(jing)影響外,還有(you)一(yi)個原因是在國(guo)際茶(cha)業市場競爭中失(shi)敗。
第三階段:1950年(nian)到1988年(nian)是中國茶葉生產的(de)恢復時期,由于政府的(de)重視,積極(ji)扶持茶葉生產,因而(er)使枯萎的(de)茶業得到恢復和發展。
“茶”字(zi)(zi)從“荼”中簡化(hua)出(chu)來的(de)(de)萌(meng)芽,始于(yu)漢(han)(han)(han)代,古(gu)漢(han)(han)(han)印中,有些“荼”字(zi)(zi)已減(jian)去一筆,成為(wei)“茶”字(zi)(zi)之(zhi)形了。不僅(jin)字(zi)(zi)形,“茶”的(de)(de)讀音在(zai)西(xi)漢(han)(han)(han)已經確立(li)。如現(xian)在(zai)湖(hu)南(nan)省(sheng)的(de)(de)茶陵,西(xi)漢(han)(han)(han)時(shi)曾是(shi)劉欣(xin)的(de)(de)領地,俗稱“荼”王城,是(shi)當時(shi)長沙國13個屬(shu)縣(xian)之(zhi)一,稱為(wei)“荼”陵縣(xian)。在(zai)《漢(han)(han)(han)書·地理志(zhi)》中,“荼”陵的(de)(de)“荼”,顏(yan)師古(gu)注為(wei):音弋奢反(fan),又音丈加反(fan)。這(zhe)個反(fan)切(qie)注音,就是(shi)現(xian)在(zai)“茶”字(zi)(zi)的(de)(de)讀音。從這(zhe)個現(xian)象看,“茶”字(zi)(zi)讀音的(de)(de)確立(li),要早于(yu)“茶”字(zi)(zi)字(zi)(zi)形的(de)(de)確立(li)。
六堡是地名,今廣西梧州六堡鎮。明朝時,此地有頭堡、二堡,一直到六堡。因六堡所產的茶在該茶產區品質最佳,故以“六堡”作為這個茶產區茶的名字。六堡茶有著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以散茶為主,按六大茶類的分類方法,歸屬黑茶類。六堡茶因其獨特的祛濕調腸胃功效而興盛與傳承。六堡鄉鎮及周邊地區自古產茶,茶業發展經歷四個階段。
?
一、肇始階段
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大業起,被派遣駐扎在嶺南的五十萬大軍便開始尋求緩解潮濕悶熱氣候而引起的水土不服。自古南方多瘴氣,智慧的嶺南先人便會采摘野茶直接煮飲,以祛濕解暑,秦人們紛紛效仿。而先進的農業技術也由秦人帶入,采摘野茶慢慢地形成零散種植,喝茶逐步成為流行,同時也形成了客至奉茶的待客禮儀。至三國時期,出現制茶工藝萌芽,采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曬干或烘干。在《晉書》記載“吳人采茶煮之,曰茗粥”。可見,茶經過秦漢、三國、晉代的漫長時期,茶在生產、工藝、品飲上都處于一個相對原始的階段。
參考文獻:
1、廣西地方志編簒委員會編.廣西通志·農業志[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306
2、裴淵.廣州記[M].東晉
3、茶的歷史[M].中華五千年網
?
二、發展階段
自唐至宋,興盛朝代下,文人推崇,喝茶更是成為時代潮流。隨后貢茶興起,貢茶院對制茶技術的研究,促使了茶葉生產不斷改革。同時,茶葉的重心南移,福建,兩廣地區氣候較暖,茶葉得到迅猛發展,逐漸取代長江中下游茶區。品飲方式由煎茶轉為點茶,茶葉形態也由團茶轉為散茶。
?
值得一提的是,陸羽《茶經》中所提到的“蒸之”,在宋朝發展成為主要六堡茶的制茶工藝。在今天六堡鄉里,仍有制茶人傳承著,用于六堡茶老茶婆的殺青,去除鮮葉青氣。而六堡茶的茶葉形態則從宋元開始,古法六堡茶一直以散茶的形式存在。雖說當時六堡茶尚未得名,但史書上均有六堡茶的身影。宋代《太平寰宇記》中記載的“春紫筍茶,夏紫筍茶”和北宋詩人鄭剛中“予嗜茶而封州難得有一種如下等修仁殊苦澀而日進兩杯”。據考,當時的封州正是今天封開縣,是六堡茶外銷的必經之地。再者,在六堡周邊的叢林里,不難發現一些樹齡在800年以上古樹,這也足以證明,宋朝,六堡茶已經有栽培管理、茶葉加工技術。
?
梧州出土的銅制盉,外形與茶急較為相似,現藏于梧州市博物館
參考文獻:
1、陳椽.茶業通史[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2、唐.陸羽.茶經[M]
3、李綱.梁溪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23
4、宋.樂史.大平寰宇記[M]
5、茶的歷史[M].中華五千年網
三、鼎盛階段
六堡茶經歷了宋元大發展之后,自明代起,確立了茶名。明代推行保甲制度,蒼梧縣下設多賢鄉等十一個鄉的建制,多賢鄉設頭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六堡,因六堡所產的茶在該茶產區品質最佳,故以“六堡”作為這個茶產區茶的名字。六堡茶大多以大籮筐裝散茶形式在民間售賣,俗稱六堡散茶。
在明代至清中期,人們泡茶的方式、器具乃至制茶都發生了很大改變,大茶壺的泡飲逐步流行,在嶺南的廣府文化區,人們習慣用一種民窯粗瓷洋桶大茶壺來泡茶飲用,正是廣東人的嗜茶習慣,刺激了六堡茶在廣東的消費,增加了茶葉的需求量,也促進了六堡茶后來的興盛。在咸豐、同治年間,六堡茶以其味厚、耐泡、隔夜不變餿的特點,慢慢深入人心,成為廣東很多地方的民眾日常用茶。
?
清代,廣東人在嶺南園林庭院飲茶的場景
在清中后期,當時社會動蕩不安,南方華人為了躲避亂世,紛紛背井離鄉,遠渡南洋。同時,馬來西亞發現的巨大錫礦,吸引了大批華人移民。這些華人不僅帶去了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還帶去六堡茶和他們飲茶的習慣。人們發現常飲六堡茶的礦區工人甚少得病,于是六堡茶調理腸胃、祛濕驅痢的功效很快就傳開了,也帶動了嶺南人們鐘愛的六堡茶大量出口南洋。
?
清代“落南洋”謀生的廣東人
在六堡茶需求量大幅度增長和航運發展迅速的背景下,六堡茶的工藝得到飛躍的發展,炊蒸壓簍、焗堆、雙蒸雙壓等工藝逐步出現并日益成熟,成為六堡茶現代工藝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愛新.廣西茶業史[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2、《中國農業全書·廣西卷》編輯委員會.中國農業全書廣西[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3、民國.溫雄飛.南洋華僑史[M].東方印書館.1929
4、楊璐.尋訪南洋老六堡[M].三聯生活周刊
5、黃濱.近代粵港課上與廣西城鎮經濟發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6、王炳坤、王棟.蒼梧縣志[M].同治13年(1874)刻本
7、蒙起鵬、黃誠沅.廣西通志稿[M].民國38年(1949)
8、李民.歷史時期廣西茶業研究[M]
四、衰落階段
1938年,日寇在廣東“大亞灣”登陸,戰爭切斷了西江水運,六堡茶產量一落千丈。直至抗戰結束,許多茶莊均已停業或倒閉,六堡茶產業大傷,跌入谷底,從此一蹶不振。在全國解放后,即使有短暫的復興時期,但后來的種種政治原因,六堡茶的鼎盛只能停留在過去。六堡茶的古法工藝也因此基本是半“銷聲匿跡”狀態。甚至有學者說:六堡茶斷代了。
參考文獻:
1、陳愛新.廣西茶業史[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2、《廣西航運史》編審委員會.廣西航運史[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自(zi)上世紀(ji)九十(shi)年(nian)代開始,中華傳統文化明(ming)顯復(fu)興(xing),茶(cha)(cha)文化再(zai)度興(xing)盛(sheng),六(liu)堡(bao)茶(cha)(cha)也開始并一再(zai)被提起(qi),而經過(guo)了二(er)十(shi)幾年(nian)的(de)后的(de)今天,人們對于(yu)茶(cha)(cha)的(de)認識,更趨于(yu)理性,也正(zheng)因如此,六(liu)堡(bao)茶(cha)(cha)重入茶(cha)(cha)人視線。這個千載名(ming)茶(cha)(cha),必將伴隨中華民族復(fu)興(xing)而再(zai)次走(zou)向鼎盛(sheng)!
一、茶的起源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
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
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
洲等。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
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
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于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今人不少人認定在云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后斷言,云南
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于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載。
其實到底在哪里現在對我們飲茶者來說并不重要。也許具有文化意義。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學術界的一些說法:
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
物起源最終都歸結于神農氏。歸到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
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
"?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槚"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飲茶發源的地點考證: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于茶樹的發源地,有這么幾種說法:
1.西南說:"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說法所指的范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說: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
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么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云南說:認為云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
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說: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
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說: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
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
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說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
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發明飲茶的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說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
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后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
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
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這幾種方式
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說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說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
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
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說,茶發
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并不為大眾所熟知。
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
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為人們發現和
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并確認中國西南地
區,包括云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于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并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產地
茶樹起源于何時?必是遠遠早于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前。歷史學家無從考證的問題,最后由植物學家解決了。他們按植物分
類學方法來追根溯源,經一系列分析研究,認為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歷史了。
茶樹原產于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
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
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云南的一株,樹
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云南省內樹干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群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
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布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
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
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致深入的分析和
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主要論據,簡單地講,有三個方面:
1.從茶樹的自然分布來看
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余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余種,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
山茶屬有100多種,云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占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
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說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
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2.從地質變遷來看
西南地區群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
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里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
成了熱帶型和亞熱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溫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
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3.從茶樹的進化類型來看
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于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
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二、茶的傳播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于最早發現并利用茶這種植物,并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
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中國茶業,最初興于巴蜀,其后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以致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后被西方引
進。所以,茶的傳播史,分為國內及國外兩條線路。
1.茶在國內的傳播
茶樹是中國南方的一種"嘉木",所以,中國的茶業,最初孕育、發生和發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國茶業的搖籃(先秦兩漢)
顧炎武曾經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飲之事",即認為中國的飲茶,是秦統一巴蜀之后才慢慢傳播開來,也就是說,中國
和世界的茶葉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為業的。這一說法,已為現在絕大多數學者認同。
巴蜀產茶,據文字記載和考證,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此時巴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區,并以茶為貢品之一。
關于巴蜀茶業在我國早期茶業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漢成帝時王褒的《童約》,才始見諸記載,內有"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
兩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帶,西漢時不僅飲茶成風,而且出現了專門用具;從后一句可以看出,茶葉已經商品化,出現了如"武陽"一類
的茶葉市場。
西漢時,成都不但已形成為我國茶葉的一個消費中心,由后來的文獻記載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不僅僅是
在秦之前,秦漢乃至西晉,巴蜀仍是我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重要中心。
(2)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成為茶業中心(三國西晉)
秦漢統一中國后,茶業隨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交流而增強。尤其是茶的加工、種植,首先向東部南部傳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
就很能說明問題。茶陵是西漢時設的一個縣,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鄰近江西、廣東邊界,表明西漢時期茶的生產已經傳到了湘、
粵、贛毗鄰地區。
三國、西晉階段,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條件,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
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
三國時,孫吳據有現在蘇、皖、贛、鄂、湘、桂一部分和廣東、福建、浙江全部陸地的東南半壁江山,這一地區,也是這時我國
茶業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區域。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范圍有很大的發展,而已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
西晉時長江中游茶業的發展,還可從西晉時期《荊州土記》得到佐證。其載曰"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說明荊漢地區茶業的明
顯發展,巴蜀獨冠全國的優勢,似已不復存在。
(3)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茶業的發展(東晉南朝)
西晉南渡之后,北方豪門過江僑居,建康(南京)成為我國南方的政治中心。這一時期,由于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
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我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
現今溫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僅如此,如《桐君錄》所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晉陵即常州,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
朝時,長江下游宜興一帶的茶業,也著名起來。
三國兩晉之后,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化了。
(4)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中國茶葉生產和技術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產和飲用,已有一定發展,但北方飲者還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經手錄》所載"
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產,隨
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
唐代中葉后,長江中下游茶區,不僅茶產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術,也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這種高水準的結果,就是湖
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茶成為了貢茶。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正式轉移到了長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葉生產,集一時之盛。當時史料記載,安徽祁門周圍,千里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于茶者七八。現在贛東北、浙
西和皖南一帶,在唐代時,其茶業確實有一個特大的發展。同時由于貢茶設置在江南,大大促進了江南制茶技術的提高,也帶動了全
國各茶區的生產和發展。
由《茶經》和唐代其它文獻記載來看,這時期茶葉產區已遍及今之四川、陜西、湖北、云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
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幾乎達到了與我國近代茶區約略相當的局面。
(5)茶業重心由東向南移(宋代)
從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國氣候由暖轉寒,致使中國南方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發展了起來,并逐漸取代長江中下游茶
區,成為宋朝茶業的重心。主要表現在貢茶從顧渚紫筍改為福建建安茶,唐時還不曾形成氣候的閔南和嶺南一帶的茶業,明顯地活躍
和發展起來。
宋朝茶業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的變化,江南早春茶樹因氣溫降低,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貢到京都。福建氣候
較暖,如歐陽修所說"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作為貢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聲也愈來愈大,成為中國團茶、
餅茶制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帶動了閔南和嶺南茶區的崛起和發展。 由此可見,到了宋代,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宋朝的茶區,
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范圍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葉制法和各茶類興衰的演變問題了。
2.茶在國外的傳播
由于我國茶葉生產及人們飲茶風尚的發展,還對外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專門設立市舶司管理海
上貿易,包括茶葉貿易,準許外商購買茶葉,運回自己的國土。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從我國研究佛學回國,把帶回的茶種
種在近江(滋賀縣)。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賀縣梵釋寺,寺僧便獻上香噴噴的茶水。天皇飲后非常高興,遂大力推廣飲茶,于
是茶葉在日本得到大面積栽培。在宋代,日本榮西禪師來我國學習佛經,歸國時不僅帶回茶籽播種,并根據我國寺院的飲茶方法,制
訂了自己的飲茶儀式。他晚年著的《吃茶養生記》一書,被稱為日本第一部茶書。書中稱茶是"圣藥"、"萬靈長壽劑",這對推動日本
社會飲茶風尚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間,我國對外貿易的港口增加到八九處,這時的陶瓷和茶葉已成為我國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政府采取積極的對
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鄭和下西洋,他游遍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直達非洲東岸,加強了與這些地區的經濟聯系與貿易,使茶葉輸出量
大量增加。
在此期間,西歐各國的商人先后東來,從這些地區轉運中國茶葉,并在本國上層社會推廣飲茶。
明神宗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自爪哇來我國澳門販茶轉運歐洲,這是我國茶葉直接銷往歐洲的最早紀錄。以后,茶葉
成為荷蘭人最時髦的飲料。由于荷蘭人的宣傳與影響,飲茶之風迅速波及英、法等國。
1631年,英國一個名叫威忒的船長專程率船隊東行,首次從中國直接運去大量茶葉。
清朝之后,飲茶之風逐漸波及歐洲一些國家,當茶葉最初傳到歐洲時,價格昂貴,荷蘭人和英國人都將其視為"貢品"和奢侈品。
后來,隨著茶葉輸入量的不斷增加,價格逐漸降下來,成為民間的日常飲料。此后,英國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紅碎茶生產和出口最多的國家,其茶種源于中國。
印度雖也有野生茶樹,但是印度人不知種茶和飲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國和荷蘭人才開始從中國輸入茶籽在印度種茶。現今,最
有名的紅碎茶產地阿薩姆。即是1835年由中國引進茶種開始種茶的。中國專家曾前往指導種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種紅茶的生產
技術。后發明了切茶機,紅碎茶才開始出現,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飲料。
到了19世紀,我國茶葉的傳播幾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葉出口量達268萬擔。西方各國語言種"茶"一詞,大多源于當時海上貿
易港口福建廈門及廣東方言中"茶"的讀音。可以說,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茶的栽培加工技術,世界各國的茶葉,直接
或間接,與我國茶葉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總之,我國是茶葉的故鄉,我國勤勞智慧的人民給世界人民創造了茶葉這一香美的飲料,這
是值得我們后人引以自豪的。
三、茶的發展
隨著茶葉的傳播,目前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幾乎遍及全國和世界五大洲的國家和地區。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加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因此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居世界之首。我國地跨六個氣候帶,地理區域東起臺灣基
隆,南沿海南瓊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達山東半島,絕大部分地區均可生產茶葉,全國大致可分為四大茶區,包括江南茶區、江
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全國茶葉產區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尤以浙江和湖南產量最多,其次為四川和安徽。甘肅、
西藏和山東是新發展的茶區,年產量還不太多。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已達1600多萬畝,年產茶葉40萬噸左右,茶葉出口量達13.5萬
噸左右。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全國茶葉科研機構和教育機構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網絡,大
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廣應用,科學種茶、科學制茶和茶業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斷提高,這為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茶葉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并成為三大飲料之一,所以世界茶業的發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個國家種植
茶葉,茶區主要集中在亞洲,茶葉產量約占世界茶葉產量的80%以上。
茶葉生產和飲用已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出現新的要求。這是因為,在社會發展中,一旦人們對衣、
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滿足,就特別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這種天然保健飲料必將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
與此同時,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對人體起著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會吸引大量消費者去飲用它。茶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伴侶。
中國古代重要茶事進程錄:
◆原始社會
神農時代傳說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28世紀的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說,當為茶葉藥用之始。
◆西周
據《華陽國志》載:約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一帶已用所產的茶葉作為"納貢"珍品,是茶作為貢品得最早記述。
◆東周
春秋時期嬰相齊竟公時(公元前547---公園前490年)"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葉已作為菜肴湯料,供人食
用。(據《晏子春秋》)
◆西漢(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這表明四川一帶已有茶葉作為商品出現,是茶葉進行商貿的最早記載。
《僮約》
◆東漢(公元25--220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藥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
◆三國(公園220 265)
史書《三國志》述吳國君主孫皓(孫權的后代)有"密賜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記載。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飲用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見效。于是人們競相采之,并逐漸由藥用演變成社交飲料,
但主要還是在社會的上層。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為飲料擴大普及的時期,并從社會的上層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開始在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制"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納趙贊議,開始征收茶稅。
公元8世紀后陸羽《茶經》問世。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現專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開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甌)設宮焙,專造北苑貢茶,從此龍鳳團茶有了很大發展。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元年間(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開》一書,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茶司馬,專門司茶貿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與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發布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
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并轉運入歐。19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饋贈茶葉。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數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擔,開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聲。
1690年中國茶葉獲得美國波士頓出售特許執照。光緒31年(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考
察茶葉產制,并購得部分制茶機械,宣傳茶葉機械制作技術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機械制茶公司,是中國最早的機械制茶業。
四、飲茶史
中國飲茶歷史最早,陸羽《茶經》云:"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早在神農時期,茶及其藥用價值已被發現,并由
藥用逐漸演變成日常生活飲料。我國歷來對選茗、取水、備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嘗方法都頗為講究,因而逐漸形成豐富多
采、雅俗共賞的飲茶習俗和品茶技藝。本文旨在簡單敘述飲茶方式和習俗的發展和演變,其大體可分為幾個階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葉作為藥用而受到關注。古代人類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斂性快感,久而久
之,茶的含嚼成為人們的一種嗜好。該階段,可說是茶之為飲的前奏。
隨著人類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慣轉變為煎服。即鮮葉洗凈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連湯帶葉服用。煎煮而成的茶,雖苦
澀,然而滋味濃郁,風味與功效均勝幾籌,日久,自然養成煮煎品飲的習慣,這是茶作為飲料的開端。
然而,茶由藥用發展為日常飲料,經過了食用階段作為中間過渡。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茶葉煮熟后,與飯菜調和一起食用。
此時,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營養,一是作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記載,"晏子相景公,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
《爾雅》中,"苦荼"一詞注釋云"葉可炙作羹飲";《桐君錄》等古籍中,則有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記載。此時,茶葉利用
方法前進了一步,運用了當時的烹煮技術,并已注意到茶湯的調味。
秦漢時期,茶葉的簡單加工已經開始出現。鮮葉用木棒搗成餅狀茶團,再曬干或烘干以存放,飲用時,先將茶團搗碎放入壺中,
注入開水并加上蔥姜和桔子調味。此時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藥品,且成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統一了巴蜀(我國較早傳播
飲茶的地區),促進了飲茶知識與風俗向東延伸。西漢時,茶已是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王褒《童約》已有"武陽買茶"的
記載。三國時期,崇茶之風進一步發展,開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時出現"以茶當酒"的習俗(見《三國志.吳志》),說明華中地
區當時飲茶已比較普遍。到了兩晉、南北朝,茶葉從原來珍貴的奢侈品逐漸成為普通飲料。
隋唐時,茶葉多加工成餅茶。飲用時,加調味品烹煮湯飲。隨著茶事的興旺,貢茶的出現加速了茶葉栽培和加工技術的發展,涌
現了許多名茶,品飲之法也有較大的改進。尤其到了唐代,飲茶蔚然成風,飲茶方式有較大之進步。此時,為改善茶葉苦澀味,開始
加入薄荷、鹽、紅棗調味。此外,已使用專門烹茶器具,論茶之專著已出現。陸羽《茶經》三篇,備言茶事,更對茶之飲之煮有詳細
的論述。此時,對茶和水的選擇、烹煮方式以及飲茶環境和茶的質量也越來越講究,逐漸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時人視
回答者:全心全意888 - 助理 三級 3-24 22:03
原標題:茶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連鎖經營成茶企重要選擇
隨(sui)著(zhu)我國(guo)(guo)經濟(ji)的崛起(qi)和(he)對(dui)外輸(shu)出(chu)(chu)的不(bu)斷(duan)推進(jin),代(dai)表著(zhu)中(zhong)國(guo)(guo)文化(hua)(hua)和(he)傳統的產品(pin)也必然崛起(qi)。2012年莫言代(dai)表中(zhong)國(guo)(guo)獲得(de)諾(nuo)貝爾文學獎(jiang),這本身(shen)就是國(guo)(guo)家文化(hua)(hua)產品(pin)繁榮的標志(zhi)和(he)體現。隨(sui)著(zhu)中(zhong)國(guo)(guo)經濟(ji)的由大轉強,承載著(zhu)中(zhong)國(guo)(guo)文明(ming)、中(zhong)國(guo)(guo)文化(hua)(hua)的商品(pin)也必將出(chu)(chu)現,而茶葉則具備這樣的精髓內涵和(he)文明(ming)特(te)質。
在(zai)國內市(shi)場(chang)上,隨(sui)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ti)高(gao),人們也更加(jia)關注文(wen)化品位(wei)和產(chan)品特(te)色。高(gao)出普通手機(ji)價格一倍的蘋果手機(ji)的熱賣、《舌(she)尖(jian)上的中國》等節目的熱寶,都(dou)體(ti)現了國人文(wen)化消(xiao)費(fei)、個性消(xiao)費(fei)的潛力。未來隨(sui)著文(wen)化環境的成熟和多元化,茶葉這種傳統(tong)的、具(ju)有精神(shen)內涵的載體(ti)將越來越被國人所(suo)接受。
茶葉國內市場前景預測
如(ru)今的(de)茶(cha)(cha)葉早已(yi)走出(chu)了單純農作物的(de)范疇(chou),已(yi)經形(xing)成一個橫貫一、二、三產(chan)業的(de)龐大(da)產(chan)業鏈,市場前景向(xiang)更加(jia)廣闊(kuo)的(de)方(fang)向(xiang)發展。茶(cha)(cha)葉景區旅游、茶(cha)(cha)文(wen)化交流以(yi)及各種以(yi)茶(cha)(cha)為(wei)(wei)主題(ti)的(de)博覽會、文(wen)化節等(deng),都將(jiang)成為(wei)(wei)未來茶(cha)(cha)業發展的(de)新亮點(dian),從而(er)帶動(dong)茶(cha)(cha)葉市場的(de)消(xiao)費(fei)。另外,茶(cha)(cha)葉將(jiang)是(shi)中(zhong)國(guo)與世界進一步(bu)增進理(li)解、加(jia)強交流的(de)文(wen)化橋梁之一,特(te)別是(shi)2010年世博會之后,中(zhong)國(guo)的(de)茶(cha)(cha)文(wen)化和茶(cha)(cha)禮(li)儀必將(jiang)得到廣泛傳播。
在(zai)國內(nei)茶(cha)(cha)(cha)葉市場,除直接消費(fei)(fei)(fei)茶(cha)(cha)(cha)葉外,通過對(dui)茶(cha)(cha)(cha)葉有效物質的(de)提取(qu),包括茶(cha)(cha)(cha)色(se)素、茶(cha)(cha)(cha)多(duo)酚等(deng)在(zai)內(nei)的(de)茶(cha)(cha)(cha)葉提取(qu)物正廣泛(fan)地被運用:在(zai)日化領(ling)域(yu),以(yi)茶(cha)(cha)(cha)為主題的(de)牙(ya)膏、香皂、香波(bo)等(deng)產品(pin)深受消費(fei)(fei)(fei)者喜愛;在(zai)醫藥領(ling)域(yu),由(you)茶(cha)(cha)(cha)多(duo)酚制成(cheng)(cheng)的(de)藥品(pin)和保健品(pin)開始得到人(ren)們的(de)認可(ke);而在(zai)食品(pin)領(ling)域(yu),茶(cha)(cha)(cha)油、茶(cha)(cha)(cha)粉、茶(cha)(cha)(cha)糕點、茶(cha)(cha)(cha)糖果、茶(cha)(cha)(cha)餐等(deng)已經成(cheng)(cheng)為一(yi)種消費(fei)(fei)(fei)時尚。隨著科技手段的(de)提升,茶(cha)(cha)(cha)葉消費(fei)(fei)(fei)市場將進入更(geng)為廣泛(fan)的(de)領(ling)域(yu),茶(cha)(cha)(cha)的(de)魅力(li)還(huan)將得到更(geng)為充(chong)分的(de)展示。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茶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測算,2017年,我(wo)國(guo)茶葉(xie)產量將(jiang)達到(dao)258萬噸(dun)(dun),預(yu)計(ji)到(dao)2022年,我(wo)國(guo)茶葉(xie)產量將(jiang)達到(dao)334萬噸(dun)(dun);對(dui)應的國(guo)內(nei)市場(chang)銷(xiao)售方面(mian),2017年我(wo)國(guo)茶葉(xie)內(nei)銷(xiao)量預(yu)計(ji)將(jiang)達到(dao)199萬噸(dun)(dun),預(yu)計(ji)到(dao)2022年,我(wo)國(guo)茶葉(xie)內(nei)銷(xiao)量將(jiang)達到(dao)288萬噸(dun)(dun)。
茶葉出口市場前景預測
隨著多(duo)年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茶(cha)產業(ye)得到了(le)突(tu)飛猛(meng)進(jin)的發展,茶(cha)葉(xie)行業(ye)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部分茶(cha)葉(xie)出口企業(ye)在資本投入(ru)、設備更新改造(zao)、質量(liang)監控、清潔化(hua)生產、現代化(hua)管理等(deng)方面都取得了(le)長(chang)足(zu)進(jin)步,居于世界(jie)領先(xian)水平(ping)。
同時,隨著(zhu)茶(cha)健康與茶(cha)文化在國(guo)際消(xiao)費者心(xin)中扎根漸深,消(xiao)費群體基本形成,茶(cha)消(xiao)費正處在上升(sheng)(sheng)期。中國(guo)茶(cha)葉(xie)的出口輻(fu)射地(di)(di)區(qu)廣,雖然因茶(cha)葉(xie)傳統(tong)的出口市場(chang)設置諸(zhu)多貿易壁壘,導致(zhi)我國(guo)在當地(di)(di)茶(cha)葉(xie)市場(chang)出口下滑(hua),但隨著(zhu)我國(guo)茶(cha)葉(xie)技術提升(sheng)(sheng)及新興市場(chang)出口量上升(sheng)(sheng),市場(chang)需求更會(hui)穩(wen)步增加(jia),我國(guo)茶(cha)葉(xie)出口在國(guo)際市場(chang)上還有很大的發(fa)展空間。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de)測算,預(yu)計(ji)到(dao)(dao)2022年,我國(guo)茶(cha)葉出(chu)口(kou)量將達(da)到(dao)(dao)84.94萬噸,成為世(shi)界上茶(cha)葉出(chu)口(kou)量最大的(de)國(guo)家。
茶葉行業市場發展趨勢
在當(dang)前茶市(shi)場(chang)當(dang)中(zhong)(zhong),在茶文化熱、有機茶熱、保健茶熱、名(ming)優茶興起(qi)等多(duo)種因素下(xia),茶葉(xie)的(de)傳統區域性消費習慣正(zheng)在走向(xiang)分解,取(qu)而代之的(de)是更為(wei)現(xian)(xian)代的(de)、多(duo)元(yuan)化的(de)茶葉(xie)消費趨勢。在人們的(de)生活(huo)水平不斷提升,生活(huo)品味不斷提升,對茶文化的(de)品嘗也是情有獨鐘。自2009年以來(lai),中(zhong)(zhong)國一家草(cao)本(ben)生物(wu)(wu)科技企業,用奇花異草(cao)打造(zao)了保健茶的(de)名(ming)氣,和中(zhong)(zhong)國科學院華南植(zhi)物(wu)(wu)園(yuan)以8000萬的(de)投資,從天然植(zhi)物(wu)(wu)提取(qu)草(cao)本(ben)精髓,經(jing)過不斷試(shi)驗,于(yu)2010年底研制出了對人體(ti)降(jiang)壓(ya)、降(jiang)糖(tang)、解酒、減肥等有治本(ben)效(xiao)果的(de)保健茶。這也表明(ming),中(zhong)(zhong)國茶葉(xie)種植(zhi)加工業正(zheng)面(mian)臨著從傳統走向(xiang)現(xian)(xian)代,從粗放型(xing)走向(xiang)集(ji)約型(xing)的(de)發(fa)展歷程(cheng)。
當前的(de)茶(cha)(cha)(cha)葉市場(chang)(chang)進(jin)入(ru)門(men)檻越來(lai)越高,迫使茶(cha)(cha)(cha)產(chan)業(ye)原(yuan)有的(de)散小(xiao)品(pin)牌難以生存,加速了(le)茶(cha)(cha)(cha)葉市場(chang)(chang)品(pin)牌化(hua)整合的(de)步(bu)伐。另一方面,近(jin)兩(liang)年國(guo)際(ji)經(jing)濟環境不景氣,國(guo)內股(gu)市低迷,投資資金(jin)流入(ru)茶(cha)(cha)(cha)葉市場(chang)(chang),使茶(cha)(cha)(cha)葉企業(ye)獲(huo)得了(le)吸納資金(jin)擴大品(pin)牌影響(xiang)的(de)更多機會(hui)。此外,大型品(pin)牌的(de)迅速擴張也提高了(le)中小(xiao)茶(cha)(cha)(cha)企的(de)危(wei)機意識。無論是專業(ye)化(hua)還(huan)是規模化(hua),都成為(wei)了(le)中小(xiao)茶(cha)(cha)(cha)企經(jing)營(ying)中難以回(hui)避的(de)壓力(li)。除(chu)此之外,撲面而來(lai)的(de)各地茶(cha)(cha)(cha)城,使得中小(xiao)品(pin)牌的(de)直營(ying)店布(bu)點(dian)難以追趕上大型品(pin)牌。
因此,茶葉店連鎖(suo)經營成為了中(zhong)小(xiao)茶企拓(tuo)展(zhan)品(pin)牌的重要(yao)選擇,從市場發展(zhan)趨勢來看(kan),未來幾年仍將(jiang)保持茶葉店連鎖(suo)經營模式。
轉摘:
新世紀,松陽茶的發展前景看好,但放眼縱觀可謂任重道遠,首先是
松陽茶葉如何面對:市場與銷售
說到市場,當然有必要游覽一下省內外的茶葉市場及其銷售情況。
浙江省有68個縣市產茶,是全國名優茶重要產地,但在計劃經濟年代,大宗茶多,名優茶少。1978年全省名茶產量僅為400噸,產值不過3000萬元。近些年浙江省堅持名優茶的發展,產量產值年年攀升。1999年全省茶葉總產量達11.84萬噸,產值22億元,平均每公斤價格16.71元。其中名優茶2.47萬噸,產值14.47億元,均價58.58元。浙江茶葉的均價要高出全國4.22元,名優茶均價則高出全國18.9元。
注重名茶的品牌效益與市場效益的高度統一,是近幾年我省茶葉市場的主攻方向,2000年我省各地的名茶品牌建設熱潮是一浪高過一浪。這一年全省各地由各級政府主辦的不同規模的名茶宣傳活動近40個。在北京舉辦的首屆“覺農杯”中國名牌名優茶拍賣會上,我省的“覺農舜毫”和“綠劍茶”(各50克),分別拍出了1.7萬元和1.55萬元的天價。
而新昌縣的名優茶發展則被人稱為“新昌模式”。2000年該縣的名優茶產值達2億元,平均每公斤81.30元,比全國均價高出41.62元。該縣有20多個名茶,其中12個獲全國和部、省級名茶稱號。新昌人市場意識較強,全縣有17個茶葉市場,其中“浙東名茶市場”,占地面積達17500平方米,年交易額高達3億元。該縣在全國開設20多個銷售窗口,全縣有1萬多人從事茶葉銷售。
“喝名茶是既顯品位又顯身價”,在各行各業日益注重品牌效益的今天,誰擁有響當當的名牌,等于就占有市場,贏得滾滾財源,這已成為全縣共識。因而產松陽名茶,創松陽品牌,使茶葉成為松陽支柱產業的“興茶戰役”在新世紀初就全面拉開了序幕。
平心而論,如今松陽茶葉已是名聲鵲起,這里援引三例佐證。
去年的一天,松陽茶葉市場經理鄭志龍公差到當時的蕭山市(現已改為杭州市蕭山區),發現市區某茶社大廳小黑板上赫然標著“松陽銀猴70元/杯,西湖龍井60元/杯”。老鄭細品,結論是此銀猴茶在松陽當地售價120~160元/公斤。可在300公里之外的蕭山,居然高達70元一杯,且價在西湖龍井之上,足見松陽名茶名不虛傳。這是其一。
其二,新興鄉茶青市場交易日趨紅火。該鄉2000年僅茶葉產值就達1918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3241元,其中45%來自茶葉。春茶時節,新興的茶青市場不但有本地茶農入市交易,還有杭、寧、滬等地客商紛至沓來。今年最好的茶青曾賣到116元/公斤。
其三,坐落在縣城東郊省道龍麗公路邊的由長運公司創辦的“松陽茶葉市場”自2000年春天開市以來,名聲遠揚,當年成交額就高達1.6億元,2001年可望突破2億元。交易高峰期每天有150多位外地客商入場,如今已吸引江蘇、安徽、上海、福建、內蒙、山東、甘肅及本省各地的大批茶商。該市場目前已成為麗水及周邊縣市最大的專業茶葉市場。更有意思的是,初始,蘇杭等地一些精明客商從松陽這里購得茶葉,再轉道銷往東三省,而如今聰明的東北漢子則從網上自個兒找到了浙西南的松陽。
“松陽名茶如碧螺春、松古龍井、玉峰、銀猴、山蘭、香茶等在大西北那一帶蠻有口碑”,縣茶葉市場鄭志龍經理告訴記者幾個耐人尋味的數字故事:“松陽銀猴”在甘肅的蘭州,其價達400多元/公斤,比當地名茶“小白兔”還高;而松陽龍井在那邊價位每500克高達999元;安徽最早只有一輛貨車到松陽購茶,現在每逢市日平均有六七輛車子,有些客商起先不知松陽有好茶,也不知松陽在何方,就悄悄跟蹤他人采取盯梢的辦法,一路到松陽的,你說有意思否?”
松陽有名茶,但名茶效益現在還不那么凸現。為什么?業內人士分析還是極有見地的。與新昌縣相比,我們在市場的建設、名牌的宣傳等方面因經濟的捉襟見肘,投入甚少。松陽茶葉市場雖幾經擴建,但至今占地面積僅7933平方米,只有“新昌浙東名茶”的一個零頭數。雖然縣長運公司規劃茶葉市場再上三期配套工程:擴大營業房800平方米;建冷庫設備房500平方米;修建市場招待所500平方米,但這需800萬元的投資,對松陽來說,這不是個小數目。至于在名茶的宣傳、促銷上,這些年幾乎沒有什么錢投入過。新昌縣每年拿出100萬搞名茶的宣傳、促銷活動,在西湖博覽會上,該縣豎一塊“新昌大佛龍井茶”巨型廣告牌就化了30萬元。至于營建一個濃厚的“茶”的氛圍在松陽更有許多文章亟待去做;開設茶館、茶社、茶園,舉行品茶會、斗茶賦詩會,甚而舉辦茶藝表演、茶葉節,延請名人雅士、明星大腕蒞松促銷宣傳,每年組團到主要大中城市進行松陽名茶形象宣傳等等。中國茶文化底蘊深厚,內涵豐富,松陽做“茶”的文章竊以為還剛剛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踏進新世紀,松陽人更清楚地意識到“一畝茶等于十畝糧”的茶葉效益,已把茶業的發展擺在松陽農業四大支柱產業之首,縣里已專門成立了茶葉開發辦公室,該辦公也制定了較為詳盡的、可操作的,極具前瞻性的茶業發展規劃。可能無須多久,過境公路邊上若干塊宣傳松陽形象的巨幅廣告牌將會同時崛起:“游松陽桃源,看古城風貌,品銀猴名茶,嘗金獎果品”,將會給南來北往的人們以更多的驚喜。
從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看,一個企業也好,一個產業也罷,要獲得成功,一般必須具有五大優勢:資源、規模、科技、品牌和市場。這,松陽茶業均有,但優勢尚難盡顯。松陽茶葉現同全省一樣,正處在第二次創業階段,必須與省里提出的茶葉“四大戰略”接軌(即精品戰略、名品戰略、綠色戰略、文化戰略),必須加快實現松陽的茶葉“四化”(即茶園良種化、生產標準化、采制機械化、產品無公害化)的進程。我們不能孤立地看或談茶葉市場的紅火與否,銷售形勢的好差與否,沒有茶業的“四大戰略”和“四化”基礎,侈談茶葉的市場和銷售那是底氣不足,后勁乏力的。
松陽茶業已成氣候,但除了市場不多不大,宣傳不夠不力之外,制約茶葉效益的提高、銷售的暢通還有不少因素。在縣茶葉產業化辦公室召開的茶葉銷售大會上,業內人士認為至少還有如下因素:1、無公害茶或有機茶數量不大,茶葉中的農藥殘留關短期內還無法完全通過;2、千家萬戶的采摘和加工,使得名茶制作技術還跟不上;3、有的茶農為一己私利在制茶中出現摻雜現象;4、營銷大戶畫地為牢,自設壁壘,沒有做到有分有合。譬如去年四月,曾有一外地老板欲購松陽銀猴500公斤,但隨便哪一家銷售大戶均無此數量,而彼此又沒互通有無、形成合力;5、松陽名優茶主靠外地客商上門收購,導致銷路、價格基本上控制在他人之手。因此,增強松陽名優茶的市場競爭力,建立市場網絡,拓展松陽名茶的銷售渠道,也就是如何“走出去”已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了。當然,若按縣茶葉產業化辦公室制定的擴大茶葉營銷設想,那將是樂觀的:用三年的時間培養名茶年銷售額在20萬元以上的營銷戶100個,五年內達到1000個以上,同時培養和扶持一批產供銷一體化的名茶龍頭企業。也只有解決了銷售問題,我們才能從容地談
松陽茶葉如何面對:生產與加工
要研究松陽茶葉如何面對生產與加工,其立足點必須定在:茶葉的生產與加工如何圍著發展無公害茶、有機茶上來。通俗地講,無污染、安全、優質、純天然的茶就是有機茶,它已成為當今世界時尚飲品,尤其受到歐美等國消費者的青睞,其售價比同等級別的茶葉高30%~100%,發展無公害茶(有機茶)將成為新世紀的熱點。浙江是茶葉大省,近三年來,茶葉無公害生產熱浪滾滾。目前已建立省級示范縣的有開化、新昌、安吉3個縣,建立縣級示范點的有武義、諸暨、義烏、嵊州、泰順等近20個縣(市)。全省有50余家茶葉生產企業的近15000畝茶園通過國內與國際有機茶認證機構的認證,其中與松陽毗鄰的武義縣以10家企業的3500畝茶園通過認證而成為全國有機茶生產規模最大的縣,扛回了“中國有機茶之鄉”的名牌;諸暨市也成了“中國無公害茶之鄉。”
松陽地處浙西南山區,土層深厚,酸堿適宜,四周群峰連綿,立體氣候明顯,生態環境甚佳,且幾乎無工業污染,為茶葉優異的天然品質的形成,為無公害茶葉的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大自然恩賜的這一條件,松陽人是不會也不應該放棄的。二年前,縣農業局的專家們就完成了《無公害生態綠茶開發研究》課題,并獲1999年度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今秋,縣茶葉產業化辦公室已制定出臺了《松陽縣無公害茶葉生產實施方案》。現今松陽已在新興的上安村、樟溪的福村、赤壽的半古月村及大東壩鎮的二灘壩茶場建成了無公害茶葉示范基地,面積1080畝。面上推廣則達1.5萬畝。同時有2萬畝低農殘茶生產基地被列入農業部“豐收計劃”。但對照浙江省無公害茶葉生產標準,在環境監測、質量檢測等方面還大有文章可做。
無公害茶葉第一要過的當然是生產技術關。品種:應是高產、優質、抗病蟲的無性系良種;施肥準則:合理施肥,平衡協調施肥,綠肥覆蓋茶園土壤,禁用有害、有毒物質的垃圾和污泥,倘發生了病蟲草害,只能采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機械防治及其有限地使用天然化合物防治。
至于無公害茶葉的加工也是非常嚴格的,松陽現在許多茶農衛生質量意識淡薄,加工企業衛生環境較差,生產廠房和生活用房混在一起的甚多,極易造成茶污染。浙江大學茶學系教授潘根生指出:有機茶加工應有不受污染的專用車間、機具、茶葉貯存倉庫及包裝材料和運輸車輛;嚴禁在茶葉加工中使用色素、防腐劑、粘著劑及其他添加劑,并注意防范制茶機具與貯茶器具有重金屬的危害污染;生產者進入要換上鞋和穿工作服,禁止吸煙、禁止家禽、家畜及貓狗等進入;夜間作業要防止照明燈招來昆蟲混入茶中。而這些,對松陽許多土生土長的茶農茶工來講似乎顯得挺遙遠的。但松陽茶葉要增效、增收,不管多艱難,這道門坎是非跨不可的。道理很簡單,要打響松陽茶葉的品牌光有宣傳推介上的“吹”和營銷隊伍的“眾”還是很不夠的,沒有茶葉衛生質量的意識,沒有標準化的生產和加工,沒有統一的品牌、標識、包裝,沒有對茶園土壤、環境、產品的標準化檢測,松陽茶葉的清香是飄不多遠和多久的。這樣看來,在“十五”期間,我縣茶業的發展的確還有蠻長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系松陽縣政協常委。本文曾發表在2001年9月18日《松陽報》。文章中所剖析的當年松陽縣茶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與缺憾。文章曾對松陽茶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近些年,特別是“十五”期間,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松陽茶葉的農業主導地位已經確立,品牌戰略日益深入,易地所建的浙南茶葉市場規模大、功能全,交易量居全省茶葉市場之首。茶葉的種植、加工、銷售等方面都日趨茶園良種化、生產標準化、采制機械化、產品無公害化。“十一五”期間,松陽將努力打造浙江綠茶第一縣,中國綠茶集散地這兩張名片。相信,松陽的茶香一定能飄香很遠,飄得很久。本書收錄五年前作者撰寫的新聞綜述性文章,意在讓讀者對松陽現代茶業發展的軌跡有個比較清晰的全面的了解。
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ben)文地址://n85e38t.cn/chawenhua/8257.html.
聲明: 我(wo)們(men)(men)致力(li)于(yu)保護作者(zhe)版權,注(zhu)重分(fen)享,被(bei)刊用文章因無(wu)法(fa)核實(shi)真實(shi)出處(chu),未能(neng)及時(shi)與(yu)作者(zhe)取(qu)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yi)的(de),請聯系管理(li)員,我(wo)們(men)(men)會立即處(chu)理(li),本站部分(fen)文字與(yu)圖片資源來自于(yu)網絡,轉載是出于(yu)傳遞(di)更多信息之目(mu)的(de),若有來源標注(zhu)錯誤或侵(qin)犯了您的(de)合法(fa)權益,請立即通知我(wo)們(men)(men)(管理(li)員郵箱:),情況屬實(shi),我(wo)們(men)(men)會第一(yi)時(shi)間予(yu)以刪(shan)除,并同時(shi)向您表示歉(qian)意,謝(xie)謝(xie)!
上(shang)一篇: 北(bei)京的大碗茶文化是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