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機構(gou):青田縣林(lin)業局
第一章 我國油茶產業發展現狀與必要性
一、油茶產業發展現狀
(一)油茶主產區分布范圍
我國油茶主產區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福建、廣東、湖北、貴州、安徽、云南、重慶、河南、四川和陜西14個省(區、市)的642個縣(市、區)。其中,種植面積大于10萬畝的縣(市、區)有142個,種植面積在5~10萬畝的縣(市、區)有97個,種植面積在1~5萬畝的縣(市、區)有142個,種植面積小于1萬畝的縣(市、區)有261個。
(二)油茶主產區林地資源現狀
根據14個油茶主產省(區、市)林地資源統計結果,我國油茶主產區現有林業用地面積223067.20萬畝,其中有林地148271.40萬畝,疏林地5327.10萬畝,灌木林地37044.90萬畝,未成林造林地3620.70萬畝,無林地28803.10萬畝。在無林地中,有宜林地25692.00萬畝,其中適宜種植油茶的面積有5380.7萬畝。
(三)油茶主產區油茶種植現狀
目前全國14個油茶主產省(區、市)共有油茶林面積4531.2萬畝,其中:產前期面積180.2萬畝,初產期面積239.6萬畝,盛產期面積1977.7萬畝,衰產期面積2133.7萬畝,分別占總面積的3.97%、5.29%、43.65%和47.09%。受氣候、地貌等自然條件的影響,油茶種植面積以湖南、江西、廣西3省(區)最大,分別為1778.0萬畝、1120.0萬畝和552.4萬畝,3省(區)面積占全國現有油茶林總面積的76.2%。2008年全國生產油茶籽97.55萬噸,生產茶油26.25萬噸,平均畝產茶油5.79公斤。
(四)油茶主產區油茶加工企業現狀
全國14個油茶主產省(區、市)現有油茶加工企業659家,油茶籽設計加工能力可達到424.83萬噸,年可加工茶油110.79萬噸,加工能力在500噸以上的企業有178家,具有精煉能力的企業達到200多家,油茶加工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具備一定基礎。油茶副產品綜合開發利用技術進一步成熟,目前可年產茶粕68.39萬噸,茶皂素1.86萬噸,油茶籽利用程度接近100%,資源利用水平較高。
(五)油茶主產區油茶良種種苗生產狀況
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食用油市場供需矛盾的加劇,油茶產品市場逐漸升溫,特別是油茶無性系品種高產優質特性逐步為社會所認識,油茶主產區特別是湖南、江西、廣西等省(區)陸續建立了一批高產無性系(品種)采穗圃基地。據統計,目前湖南、江西、廣西等8個省(區)共建有油茶采穗圃基地33處,現有油茶良種苗木生產能力13610萬株。林業科學研究部門已選育出100多個優良無性系品種,這些良種的測產每畝在35公斤至50公斤,有的畝產茶油已達到75公斤。
1、油茶良種選育狀況
油茶主產區14個省(區、市)中,湖南、江西、廣西、浙江、安徽、湖北、福建、云南和重慶9省(區、市)通過國家或省級審(認)定的油茶良種有174個,其中通過國家級審(認)定的良種54個(詳見附件1),省級審(認)定的良種120個。
2、油茶良種基地生產能力
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福建、湖北、貴州、安徽8個省(區)共建有油茶良種基地33個(30個采穗圃和3個種子園),總面積4414畝,油茶良種苗木現有生產能力約1.36億株,良種穗條現有生產能力約7500萬條。
3、油茶良種種苗供應能力
2009年春、秋兩季,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福建、廣東、湖北、貴州、安徽9個省(區)可提供油茶良種苗木5100萬株左右,可供造林約46萬畝。其中,春季可提供油茶良種苗木約2900萬株,可供造林26萬畝;秋季可提供油茶良種苗木約2200萬株,可供造林20萬畝。
2009年冬季和2010年春季9省可生產油茶良種苗木1.2億株,可供造林110萬畝。
4、油茶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情況
目前,開展油茶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的有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和貴州省。湖南省林科院從2003年開始,收集保存了200多個油茶優良無性系、家系等。江西省林科院收集保存優良無性系和農家品種100多個。浙江省林木種苗站與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合作,在浙江金華東方紅林場建立了油茶種質資源庫,收集保存了275個油茶無性系。貴州省黎平縣林木良種繁育中心收集保存了75個優樹的繁殖材料。
二、我國油茶產業發展沿革
我國現有油茶林面積4531.2萬畝,以普通油茶為主,涉及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的14個省(區、市)。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經過近60年發展變化,曾幾起幾落, 直到進入90年代,隨著人們對油茶認識的提高,油茶科研工作的深入和新成果的逐步推廣,特別是油茶優良無性系等良種的大規模示范應用,加之地方政府強有力推動,油茶生產才真正步入了平穩發展軌道。進入21世紀后,產量突破了20萬噸。
(一)油茶生產起步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始于上世紀50年代。建國前,我國油茶生產處于半荒蕪狀態。建國后,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油茶生產和其他各項建設事業一樣,得到迅速發展,分到土地的農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大力發展糧棉油生產。在原政務院《關于發動農民增加油料作物生產》的指示下,各省林業部門制定了各項政策,組織山區群眾發展油茶。這一時期,群眾發展油茶的積極性很高,對大面積荒蕪的油茶進行了墾復,產量逐漸上升,1952年全國茶油產量為5萬噸,1956年茶油產量達到8萬噸,比建國初增加了一倍。1958年,全國的油茶產量達到了一個高峰。
這一階段,我國經濟落后,物質匱乏,科技水平低,油茶生產處于原始耕作狀態,油茶造林分散,苗木大多為實生苗,經營管理主要靠“人種天養”,以致油茶產量低,平均每畝茶籽產量只有10公斤左右,茶油產量2.5公斤。這是一個粗放經營的低水平生產時期。但是,油茶生產同大力發展的糧棉生產一樣,同樣為國家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緩解了國家食用油不足的困難。
(二)油茶生產恢復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為上世紀60~70年代。1958年以后,受公社化運動和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油茶生產出現滑坡,產量下降。到60年代中期,全國掀起了大面積營造油茶林基地的群眾運動,昔日的荒山變成了大片油茶林。十年動亂,油茶生產受到嚴重的影響,茶山荒蕪,產量又一次大幅度下降,1976年產量退到建國初期的水平。從1976年開始至1979年,國家專項撥款1億多元,用于建設以木本油料為主的基地,推動了新林營造和老林改造,油茶林面積迅速增加,產量穩步上升,“六五”期間油茶籽的產量比“五五”期間增長了23.8%,茶油產量達到11萬噸。
這一時期,土地和山場歸集體所有,雖然油茶生產有起有落,但是,由于油茶種植面積擴大,地塊相對集中,撫育管理水平得到較大提高,特別是油茶科研的加強,油茶示范場的建立,油茶優樹和農家品種選育在生產中得到普遍應用,產量也獲得較大幅度的增加。然而,產量的提高并沒有給廣大農民帶來經濟上的實惠,加上茶油加工產業落后,大規模的油茶基地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使得油茶產業發展緩慢,效益低微。
(三)油茶生產平穩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為上世紀80~90年代。進入80年代以后,更多優惠政策被落實,新品種新技術逐漸推廣,油茶產量逐年增加,出現了不少高產典型,全國油茶林面積比建國時擴大了50%,一度達到6000萬畝的歷史最高水平。之后,由于市場經濟的沖擊和比較效益低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油茶生產再次跌入低谷,不少立地條件較好的油茶林,被改種比較效益好的果樹或其它經濟林、用材林,油茶面積下降。90年代初開始,油茶低產林改造被列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重點項目,加大了油茶低產林改造技術和良種化的推廣應用,并給予一定的經濟扶持,油茶生產有所回升。到上世紀末,由于油茶面積穩中有升,雖然單產沒有明顯的提高,全國茶油年產量還是穩定在13萬噸以上。
這一時期,廣大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重新回到農民手中,加上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利益為目標的商品生產在農村得到充分體現,哪樣商品賺錢就生產種植哪種商品,在解決了溫飽之后,油茶的發展才在農村得到重視。首先發展起來的是油茶良種繁育,全國油茶良種繁育協作組在湖南、江西等省選育出大量優良農家品種并進行了區域性試驗。但是,由于油茶優良品種繁育基地建設滯后,其推廣應用工作發展緩慢,低質、低產油茶林仍占據著主導地位,難以形成高產油茶林基地。同時,茶油產品生產企業規模偏小,加工技術落后,深度開發能力受到限制,以致油茶產業仍處于低水平徘徊局面。
總之,我國油茶產業幾起幾落,長期在低水平上徘徊,始終沒能走出低水平、低效益、低產能的發展圈子,與油茶生產經營及其管理體制機制性障礙有著密切的關系,其制約瓶頸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油茶良種選育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突破性進展和產生質的飛躍,少數省經過努力雖然選育出一些適宜當地生長的優良品種(系),因受資金的限制,在生產中推廣和應用緩慢;二是鼓勵和扶持政策措施不到位,林地權屬不穩定,生產經營主體不明晰,推動力不足,難以充分發揮林農的生產積極性,以致大多數油茶林處于自然生長狀態,生產力低下,既形成不了規模生產,也無法產生規模效益;三是各級政府財力有限,對油茶生產投入嚴重不足,又沒有形成常態的油茶建設扶持資金,致使前期投入要求較高的油茶生產難以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的經營水平。
三、當前油茶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數十年來,我國的油茶產業雖然在基地建設方面曾有過幾次大的發展過程,但全國油茶產業卻一直沒有發展壯大起來。綜合分析各方面原因,當前制約我國油茶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必要的扶持政策
據調查,油茶新造林和老林更新改造的前期一次性投入很大,一般每畝投資約1500元左右;高接換冠,每畝成本約2000元左右;低產林復墾改造,每畝年成本在200元左右。對油茶林新造或改造,如此高的前期投入,一般農戶難以承受。雖然在油茶產業發展中各地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多數地方由于財力限制,對油茶的發展未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
(二)比較效益相對較低
目前,全國現有油茶林大多數是上世紀60、70年代的老林,畝產茶油一般在5公斤左右,油茶的每畝產值不超過200元。與其它經濟林相比,效益相對較低。如浙江省的常山縣,其主要的經濟林樹種一常山胡柚,每畝的產值在2000~3000元,大大高于油茶林。因而,造成了近年來常山縣立地條件比較好的油茶林紛紛被改種為胡柚,農民缺少油茶再生產的積極性,其結果是油茶林大面積荒蕪,產量下降,限制了油茶產業的發展。
(三)高產優良品種未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到目前為止,油茶種植大省中,江西、安徽兩省的油茶林大部分還是上世紀50、60年代的普通實生苗林,湖南省約有50%以上的油茶林是建國之前就存在的,屬于多代萌生,品種混雜,產量極低,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展的油茶豐產林基地建設,到90年代以來的油茶低產林改造,全省使用良種更新造林的油茶面積不足150萬畝,僅占全省油茶林面積的8%左右。其它省區油茶良種應用率更低。油茶林品種老化,經營粗放,在油茶主產區是一個共性問題。只有通過大面積的優良油茶品種更新換代造林,油茶潛在的資源優勢才能轉化為產業優勢。進入21世紀以來,各地選育了一系列油茶高產優良品種(系),其中不乏適宜當地的高產優良品種(系),但大面積推廣應用到生產中卻不多。原因在于大面積的推廣應用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譬如建設油茶種苗繁育基地、良種采穗圃等,由于投資有限,當前還不能做到大批量生產油茶高產優良種苗以滿足生產用苗的需要。
(四)宣傳不到位
油茶與油橄欖、油棕、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具有優質食用油全部功能特性,其化學組成、脂肪酸比例與橄欖油相似,一些指標還要高于橄欖油。然而,人們對橄欖油特性的認識卻遠遠高于對茶油的認識,一般認為橄欖油是高品質油,而對茶油的認識和了解甚少,只是在油茶主產區人們才對其有一定的了解,我國北方和西部大多數地區對茶油基本處于陌生狀態。我國每年進口橄欖油約4500噸,用匯2000多萬美元,除食用外,相當一部分用于制造高檔化妝品和保健品,橄欖油的價值十分可觀。而全國茶油每年僅有少量出口,國際市場認知度極低,這與長期以來人們對茶油停留在自產自用和宣傳上的不到位有直接關系。
四、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必要性
(一)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保障國家食用油安全的有效途徑
解決我國13億人口的糧油供給安全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發展糧油生產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糧油供給能力。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國際糧油價格的上漲壓力不斷加大,實現糧油長期供需平衡仍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目前,進口植物油已占國內市場的大部分,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進口國,也是世界上油料進口大國。我國有4531.2萬畝油茶林,目前的產出水平很低,每畝僅產油5.8公斤左右。如果將現有低產油茶林全部進行改造,再新造近2500余萬畝高產油茶林(平均每畝產油40公斤),通過良種和豐產栽培技術應用,使油茶高產穩產,屆時茶油產量有望達到250多萬噸,將大幅提高茶油在現有食用油供給中的比例,緩解日益緊張的食用油供給矛盾,保障國家食用油安全。
(二)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解決國家耕地資源剛性短缺的需要
長期以來,我國耕地剛性短缺已是不爭事實,而對耕地的精耕細作程度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糧油單產提升空間非常有限。作為林地資源,在14個油茶林主產省(區、市)現有2.87億畝林業用地中,適宜種植油茶的宜林荒山荒地面積約為5381萬畝,發展油茶有著雄厚的林地(土地)資源基礎。
經多年的科研和實踐積淀,油茶單產大幅度提高存在巨大空間。經測算,油茶林地的產出水平可以在現有水平上增加10倍左右,油茶籽的產油水平基本相當于同等種植面積的油菜籽。發展油茶具有不與糧食爭地的顯著特點,不僅不占用耕地,還可以騰出更多的耕地資源來種植其他農作物,從而大大緩解國家耕地資源短缺的壓力。因此,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對國土資源高效利用和維護國家糧油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促進農民增收就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我國69%的國土面積是山區,全國有56%的人口居住在山區,發展山區經濟,解決農民群眾增收問題,是破解“三農”問題的關鍵。油茶主要栽培區基本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而油茶又是這些地區最具特色的林業資源,發展的基礎條件好。規劃實施后,僅油茶正常經營管理一項,即可長期解決近200萬農民的就業。農戶種植10畝優質油茶林,穩產期每年收入可達2萬元。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是振興我國山區經濟,促進油茶主產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山區群眾致富的重要途徑。
(四)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優化食用油消費結構,提高國民膳食健康水平的需要
目前,我國食用油消費主要是豆油、菜籽油等普通油品,高檔保健食用油消費比例很低。茶油號稱“東方橄欖油”,是我國的特產。從其食物功能看,其色清味香,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長期食用茶油,對于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已將其作為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食用油。因此,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提供品質優良的茶油供應市場,滿足國人對高檔食用油的需求,有助于改善國民食用油消費結構,提高國民身體素質。
(五)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加速國土綠化、實現林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
油(you)(you)(you)茶(cha)(cha)(cha)屬于(yu)常綠(lv)(lv)樹種,四(si)季(ji)常青(qing),根系發(fa)達,耐(nai)干旱瘠薄,適生(sheng)范圍廣,生(sheng)態(tai)效益(yi)顯著。大力(li)發(fa)展油(you)(you)(you)茶(cha)(cha)(cha),能夠綠(lv)(lv)化荒山(shan)(shan)、保(bao)持水土、防火防蟲、改善農村生(sheng)態(tai)面(mian)(mian)(mian)貌和人居環境。同時,由于(yu)油(you)(you)(you)茶(cha)(cha)(cha)適生(sheng)區(qu)域大部分又是(shi)(shi)集(ji)(ji)體林(lin)(lin)權改革省份(fen),大力(li)發(fa)展油(you)(you)(you)茶(cha)(cha)(cha)產(chan)業(ye),對(dui)于(yu)鞏(gong)固和擴大集(ji)(ji)體林(lin)(lin)權制(zhi)度(du)改革成果(guo)具有(you)(you)重要意義。對(dui)廣大農民(min)來講,獲得林(lin)(lin)木所有(you)(you)權和林(lin)(lin)地使(shi)用權只是(shi)(shi)第一步(bu),更重要的(de)(de)是(shi)(shi)能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de)(de)利益(yi)。只有(you)(you)把包括(kuo)油(you)(you)(you)茶(cha)(cha)(cha)在內的(de)(de)木本糧(liang)油(you)(you)(you)等林(lin)(lin)業(ye)產(chan)業(ye)發(fa)展起來,農民(min)才有(you)(you)經營山(shan)(shan)林(lin)(lin)的(de)(de)積極性,林(lin)(lin)業(ye)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de)(de)發(fa)展,林(lin)(lin)權制(zhi)度(du)改革的(de)(de)成果(guo)才能長久鞏(gong)固。據(ju)統計(ji),我(wo)國油(you)(you)(you)茶(cha)(cha)(cha)林(lin)(lin)面(mian)(mian)(mian)積僅占全國森林(lin)(lin)面(mian)(mian)(mian)積的(de)(de)1.73%,充(chong)分利用山(shan)(shan)區(qu)林(lin)(lin)地資源(yuan),擴大油(you)(you)(you)茶(cha)(cha)(cha)種植面(mian)(mian)(mian)積,提高(gao)現有(you)(you)油(you)(you)(you)茶(cha)(cha)(cha)林(lin)(lin)經營管理水平,既充(chong)分利用了土地資源(yuan),綠(lv)(lv)化了國土,又能有(you)(you)效改善生(sheng)態(tai)環境,美化山(shan)(shan)區(qu)面(mian)(mian)(mian)貌。
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精神傳達
及貫徹意見
為進一步推進油茶產業科學、有序、健康發展,2010年9月27日,國家林業局在湖南耒陽組織召開了第三次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會議總結了第二次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以來全國油茶產業發展情況,深入研究了創新油茶產業發展的模式和機制,全面部署了2011年以及“十二五”期間油茶產業發展工作。
一、 會議主要精神
會議精神主要體現在國家林業局賈治邦局長、祝列克副局長的重要講話中。會議認為,一年來全國油茶產業發展取得了新進展和新成效:一是油茶良種種苗矛盾大大緩解,苗木質量進一步提高。二是油茶造林穩步推進,去冬今春,全國新造油茶林面積達到260多萬畝,是2009年的4倍。三是油茶低改撫育得到了加強,全國撫育低改面積超過300萬畝。四是扶持油茶產業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全國一年來投入到油茶產業的資金達到51.7億元。五是社會各方面參與油茶產業發展的積極性日益高漲。六是科技支撐力度進一步增強,新品種選育、產品深加工、技術推廣培訓取得了新的成果。
會議指出,目前油茶產業發展亟待解決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隨著良種生產供應能力不斷提高,資金已成為制約產業發展新的瓶頸。二是面向基層直接為生產一線提供技術服務的技術人員嚴重不足。三是促進油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如油茶良種補貼還沒有落實,新造林補貼標準偏低,有些地方發展模式還不科學,機制不夠靈活等。四是重造輕管現象普遍,個別地方不顧條件還在盲目發展。五是加工領域亟待整頓秩序,規范管理。
會議強調,“十二五”期間,油茶產業發展要把握好五個重點:
一是著力抓好高產油茶林基地建設。要嚴把種苗、種植和管護這“三道關”,扎實抓好良種壯苗這個基礎,確保造林苗木來自省種苗部門確認的定點生產單位,真正做到不是良種壯苗堅決不讓上山造林;要進一步加大種苗執法力度,嚴格執行油茶苗木生產許可證制度,對非定點育苗單位,堅決做到發現一起取締一起;嚴格執行油茶造林技術規程和標準,有條件的地方,要組建專業隊伍進行造林作業,高度重視造林后期管理和撫育。
二是認真抓好產品加工這個關鍵環節。要加強茶油精深加工和副產品開發及綜合利用,延長產業鏈,提高綜合經濟效益;不斷創新加工工藝,規范操作流程;嚴格產品質量監管,確保茶油食用安全。
三是繼續強化政策扶持的重要保障作用。重點在建立多渠道的投資機制上下功夫,積極爭取國家進一步提高油茶新造林補貼標準;落實油茶良種補貼制度;盡快出臺林地流轉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大省、縣兩級財政支持力度,擴大專項資金規模;通過創新機制和模式,廣泛吸引企業、金融機構、社會團體、造林大戶等社會投入;進一步挖掘潛力,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加大對油茶產業的支持。
四是充分發揮科技的強力支撐作用。抓好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的實施;加大培訓力度,大力推廣應用現有的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制定和完善油茶產業發展各個生產環節的標準。
五是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繼續大力宣傳良種在油茶產業發展中的極端重要性;宣傳各地在推進油茶產業發展中好的發展機制和模式;宣傳茶油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
二、充分認識我省油茶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和存在問題
(一)省委省政府對油茶產業高度重視。一年來,我省出臺了一系列扶助油茶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一是省政府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副省長陳達恒任組長,由各相關部門組成的省油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并在省林業廳設立了辦公室,統籌全省油茶產業的發展。二是省政府今年3月下發了《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贛府發[2010]11號),編制了《江西省2011-2020年油茶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明確了我省油茶產業發展目標。三是從2010年始,省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設立省級油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油茶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精深加工產品研發和油茶產業科技園建設等。四是進一步加大林業、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扶貧、農業產業化、以工代賑、水土保持、科研創新等項目資金的整合力度,扶持油茶產業發展。
(二)油茶種苗生產管理進一步規范。進一步加大了苗木執法檢查力度;按照《江西省油茶種苗質量管理辦法》(贛林造字〔2009〕300號)和《關于規范我省油茶苗木定點生產及項目造林用苗管理的通知》(贛林造字[2009]472號)的相關規定,開展了油茶采穗圃的認定工作,實行苗木定點育苗;開展了“油茶苗木質量月”活動,進一步完善了油茶苗木生產、經營許可證制度,規范了油茶苗木生產管理。
(三)造林面積不斷增加,造林標準進一步提高。據統計,2009年全省新造油茶林面積達到58.2萬畝,比2008年增加40萬畝以上,為歷史最高年份,吸引了一大批有實力的企業和大戶參與油茶產業開發。在項目造林過程中,嚴格執行《江西省油茶無性系豐產林培育技術規程》(DB36/T 551—2009),加強監督檢查,造林質量明顯提高。
在看到我省油茶產業良好發展態勢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對油茶苗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些種植企業、大戶,甚至少數林業主管部門對油茶苗木質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些地方還在使用非定點育苗單位的苗木造林,對無證生產的苗木執法不嚴。二是造林質量提高,有些地方的造林作業設計和施工沒有達到油茶豐產林造林規程的要求。三是少數縣未完成項目造林計劃任務。四是重栽輕管現象普遍,造林成活率下降,苗木生長不良。五是產業發展模式和機制亟待完善,一些好做法、好經驗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
三、當前要著重抓好的幾項工作
為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結合我省油茶產業發展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繼續發揮政策扶持的引導作用。隨著油茶產業的快速發展,資金短缺和服務體系缺失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各地要在積極爭取政府對油茶產業給予政策扶持的同時,由政府牽頭,積極搭建融資平臺,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企業、金融機構、社會團體、個體私營業主等社會資金參股,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發展機制。要充分發揮政府統籌各類項目資金的優勢,加大對油茶產業的投入,引導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當地資源為依托,以科技力量為支撐,以油茶專業合作社、種植企業和農戶以及加工企業、流通企業、服務單位等為主體的油茶產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對油茶產前、產中、產后提供技術、資金、信息、管理、培訓、生產資料供應以及產品加工、銷售等服務。
(二)強化苗木質量管理。要切實增強對油茶良種極端重要性的認識,按照國家林業局《關于加快油茶種苗發展和強化種苗質量管理的通知》(林場發〔2008〕213號)和省林業廳下發的《江西省油茶種苗質量管理辦法》(贛林造字〔2009〕300號)、《關于規范我省油茶苗木定點生產及項目造林用苗管理的通知》(贛林造字[2009]472號)等相關規定及“四定三清楚”要求,組織開展種苗生產,嚴格執行油茶苗木生產、經營許可證制度,堅決取締無證生產和非定點育苗點,逐步改變混系育苗的現狀,積極推進分系育苗,做到油茶種苗品系清楚、造林多品種有效配置。
(三)全力抓好油茶高產示范林基地建設。一是要把好苗木質量關。高產示范林必須使用省定點育苗單位的合格苗木,否則項目不予驗收,資金不予撥付。同時,積極推廣使用容器苗和兩年生苗,提高造林成活率。二是把好造林質量關。要按照《江西省油茶造林作業設計規范》(試行)和《江西省油茶無性系豐產林培育技術規程》(DB36/T 551—2009)要求進行施工。在堅持“四不栽”的前提下,不搞全墾和帶墾,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盡量采用大穴整地方式造林。三是把好造林進度關。要保質保量完成當年項目造林任務,如出現尾欠,第二年不再安排項目。四是要把好造林后期管護關。要加強栽后管理,落實好撫育、整形修剪、施肥等技術措施,確保造林質量和成活率。
(四)認真抓好產品加工這個關鍵環節。目前,我省油茶加工能力接近10萬噸,但規模以上加工企業生產的茶油產量每年不足2萬噸,大部分由設備和技術落后的企業,甚至是手工作坊生產,產品利用率低,產品安全沒有保障。一是要提高加工準入門檻。按照“扶大、扶強、扶優”的原則,培育一批競爭力強、帶動面廣的油茶龍頭加工企業,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鼓勵現有加工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資本運作等方式,加快技術改造和工藝設備更新,規范操作流程,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二是要盡快啟動注冊“江西山茶油”商標的工作,統一使用“江西山茶油”品牌對外宣傳,提高市場競爭力,促進全省油茶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三是要加強產品加工科技創新、茶油精深加工和副產品的開發,提高出油率,延長產業鏈,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四是加強產品質量監督,確保茶油質量安全。督促加工企業進一步強化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真正把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行業和企業的生命。盡快制訂我省茶油加工技術標準、產品質量標準,完善產品安全檢測制度。
(五)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科研部門在完成現有領域的油茶技術研究的同時,要采用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倍性育種等現代技術開展油茶良種選育的研究。加強加工工藝領域的研究,提高精深加工技術水平。
(六)總結(jie)典型(xing)經(jing)(jing)驗,創新油(you)茶產(chan)業(ye)發(fa)展機(ji)制和(he)(he)模(mo)式。正(zheng)確處理(li)好政府引導(dao)和(he)(he)市場主(zhu)導(dao)、企業(ye)效益(yi)和(he)(he)農戶利益(yi)、政策(ce)扶持和(he)(he)社會化服(fu)務等方面的(de)關系(xi),調動各(ge)方面參(can)與支持油(you)茶產(chan)業(ye)發(fa)展的(de)積(ji)極性。總結(jie)和(he)(he)推(tui)(tui)廣企業(ye)帶動型(xing)、種植(zhi)大戶型(xing)、專(zhuan)業(ye)合作組織(zhi)型(xing)、自主(zhu)經(jing)(jing)營(ying)型(xing)等經(jing)(jing)營(ying)管理(li)模(mo)式,采(cai)取召開現場會、組織(zhi)外出參(can)觀學習(xi)等形(xing)式,進一步創新發(fa)展機(ji)制,推(tui)(tui)動油(you)茶產(chan)業(ye)健康(kang)快速發(fa)展。
本文地址://n85e38t.cn/cha/26491.html.
聲明: 我(wo)們(men)致力于保護作(zuo)者版權(quan)(quan),注重分享,被刊用(yong)文章因無(wu)法核(he)實(shi)真(zhen)實(shi)出處,未(wei)能及時與作(zuo)者取得聯系(xi),或有版權(quan)(quan)異議的,請聯系(xi)管理員,我(wo)們(men)會立即(ji)(ji)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zai)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wu)或侵犯了(le)您(nin)的合法權(quan)(quan)益,請立即(ji)(ji)通(tong)知我(wo)們(men)(管理員郵箱(xiang):),情況屬實(shi),我(wo)們(men)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nin)表示(shi)歉意(yi),謝(xie)謝(xie)!
上一(yi)篇(pian): 納洛(luo)酮聯合氨茶堿治療早產兒原發性(xing)呼吸···